攻防一体——乔丹体育 战戟IV 实战测评
·战戟家族的新征途——真正的全能
在残酷的职业篮球赛场上,攻强守弱注定无法取得最好的成绩,而守强攻弱也只能说明这是一个角色球员,只有“攻守兼备”才是真正的全能,才能挑战更高的成就,竞技如此,战靴亦是如此,唯有做好脚感与保护才能让球鞋拥有全面且均衡的实战性能,乔丹体育战戟家族最新战靴战戟IV这次就以“攻守兼备”为设计核心,巭PRO缓震再次进化出新形态,鞋面与中底稳定性全面提升,力求让战靴在球场上面面俱到,挑战全能,成为全能。
·巭PRO科技+高弹EVA材料,双密度中底的战戟IV
战戟家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来到了系列第四代,与旗下另外一款旗舰产品毒牙PRO不同的是,战戟IV中底除了配备巭PRO缓震外,还额外添加了一层高弹EVA材料,组合成双密度中底,稳定同时释放最大限度缓震脚感。巭PRO缓震近期在论坛的讨论声音很多,而这个科技对于我自己是一个新事物,巭PRO使用了超临界发泡技术铸造,比平常的EVA材料更轻、更弹、更软,目前网上穿着过巭PRO的鞋友绝大部分都给出了相当积极的评价。市面上两种缓震材料叠加的实战鞋款并不多,但几乎每一款都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可以看出乔丹体育对战戟IV的重视程度和创新决心,运动品牌每一次科技更新都可能是一次变革,这让我非常期待战戟IV的实战表现。除了中底的创新外,战戟IV相比前几代也更加强调保护,力求做到 “全能”与“攻守兼备”,下面为设计师@骑猪放羊牵着牛的狼 的发出的设计图:
战戟IV设计资料图,可以看出古代战甲、护踝等灵感来源
详细设计历程可以参考帖子:https://bbs.hupu.com/44764028.html @骑猪放羊牵着牛的狼
·把护具与球鞋合而为一!
相比于前几代的灵活轻质锋卫鞋风格,战戟IV有了一个明确的产品定位方向:全能。相比前几代战戟系列产品,战戟IV在保护与稳定方面做出了巨大优化,从资料可以得知,帮面结构想法来自于体育用具——护踝,从这一方向出发衍生出了鞋身帮面锁定系统(鞋面与中底均有大面积TPU支撑),而经过三天实测,巭PRO的脚感与缓震保护都可圈可点,鞋身的保护效果也确实非常强悍,详细测评如下:
测评人信息:
身高:180cm
体重:86kg
打法:50%投射+30%突破+20%背打
尺码:44码
场地:水泥外场
科技配置:
·高弹EVA材料中底
·全掌巭PRO回弹科技
·中底U型Q-TBS抗扭转TPU支撑块
·鞋身帮面锁定系统
·香草黄/太阳橙混合出的中秋节配色让外观看上去很有趣,虽然内里填充很厚,但上脚后还是显得很修长,不会有太多臃肿的感觉。战戟IV的整体感觉还是偏向于团队鞋定位,没有能让人一视难忘的亮眼设计,但配色讨巧,视觉细节量丰富,在球场上虽不抢眼但也绝不低调,颜值始终在线。
·用料异常丰富,鞋面使用热塑搭建,外贴一层织物材料,遍布鞋身的方格状图案灵感来源于古代士兵的战甲;前足的两对鞋带孔设有收紧拉带,用刺绣的方式缝合在鞋面,这个设计很罕见咧;鞋面拉带与支撑块都设有纹路,图案似乎同样参考自古代战甲;鞋头与鞋眼位置设有热塑包膜,加强耐用度;后跟与鞋帮又使用了皮革材质加强,后跟外置的补强块还设置了刺绣边缘。可以看出设计师很用心,每一个小部件都尽量加入新元素,值得肯定。
·鞋身彩蛋很多,鞋舌有个很怪趣的兔子头图案,下方有个小拉带标注这中文“月”,点出这个配色关于中秋节的主题;科技配置“巭PRO”和“Q-TBS”分别标注在中底后掌和外底缕空位置,外底前掌位置还标有“战戟IV·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字样,值得一提的是,鞋帮内侧小拉带标注着“一往吴前·33”字样,显示这个配色是乔丹体育品牌代言人吴前的专属配色。
·后跟与鞋帮位置的海绵填充很厚,中足位置还设有弹力束带,鞋内空间较为拥挤,后跟的厚填充把脚掌推前到鞋头位置,而中足的拉带又把鞋面收紧,初次上脚的压迫感比较明显,我脚型并不是很宽大的类型,但穿上后还是感觉需要松开些鞋带才能更自如。实战几次过后,填充材料与鞋面适应脚型后,挤压感会逐渐降低,此时战戟IV的舒适度会提升至更高的段位,填充带来的更多是舒服的包裹而不是拥挤,因此建议视乎脚型状况,先穿着几天压马路再实战会更好。
·鞋面弹力束带的一侧设置在外层TPU支撑块内部,这个设计个人感觉值得商榷,因为拉紧鞋带时,中可以隐约感觉到束带与TPU两层材料略为突兀的厚度,而鞋身填充与鞋楦收窄本身已经做得够好了,因此弹力束带在性能上的支撑效果并不明显,仅仅增加了一些贴合感,因此个人感觉嘛,这个弹力束带去掉可能会更好。
·鞋子没有明显磕碰皮肤的位置,鞋帮与后跟边缘都有软填充包覆,可以放心穿着短袜实战;鞋面延展能力与柔软度都不错,弯折处不会对脚面造成任何不适,外侧的TPU支撑块也不会过度挤压脚掌。
·鞋面没有缕空透气孔,加上鞋内设有内靴和后跟厚填充,实战中的散热能力一般,会有明显闷热感。
·包裹超级强悍,后跟与鞋帮的填充加厚到极致,鞋楦进行了适当的收窄,弹力束带时刻把鞋面与脚掌结合成一个整体,运动中脚掌不会在鞋内有丝毫晃动的感觉,这种紧密的包裹感是全方位的,前掌、中足、后掌、脚背,到处都有厚实的包覆,实战中安全感十足。
·鞋身支撑保护同样超群,外侧的TPU支撑块并不是装饰,它给予鞋面强度的提升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做变向动作时,脚掌侧向发力能明显感觉到TPU提供的支持;中底框架时刻把脚掌固定在正确的位置,特别是中底在后跟位置的三个三角形上延,极大地提升了后跟的强度,结合厚填充包裹,脚跟能始终处在稳固的支撑中。实战中,战戟IV的脚踝保护、鞋面支撑、脚掌锁定始终处在一个极高的水平,而且这种保护很有力量感,它能令你在实战中更放心地用尽全力,这是只有贴合与支撑都做好的鞋子才有的感觉。
·底盘抗扭转支撑很到位,中底的大面积TPU支撑板一直延伸到中底外侧,并与鞋面的TPU部件连结,实战中足弓位置不会产生多余的弯折。由于中底配置了两种缓震材料,因此相比速度型后卫鞋来说,战戟IV中底是稍厚的,而鞋子又只使用了中帮高度,这在设计逻辑上似乎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这是战戟IV在保护性方面为数不多的扣分点,但必须强调,鞋子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有着极高的安全感。
中底配备了两种缓震材料,上层为全掌巭PRO回弹科技,下层为高弹EVA材料中底,首先我并没有穿过之前配置了巭PRO的球鞋,这次的测评是仅仅从战戟IV的实际表现出发。双重缓震材料的实际效果很不错,相比于一踩到底的“软”,巭PRO的感觉更偏向于“弹”,而且这种“弹”在使用过程中还分为两种状态:在跑动或者站立的时候,材料始终处于适度的形变,它能提供稍软的感觉,不会因为过度塌陷而“卸力”,中底处于一种“微微弹”的状态中;当蓄力起跳或者空中落地的时候,巭PRO材料会产生更大的形变,但这个形变幅度也不是很夸张,它形变到某个程度就马上进入回弹的过程,而且提供的弹力比某些缓震材料要好一点。总的来说,巭PRO的形变纵深不大,没有夸张的踩棉花感,但弹性很足,回弹速度极快,而且弹力随着脚掌用力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这是一种充满力量的缓震类型,非常适合飞天流球友,对于内线背身推进打法也非常受用。
·足弓的TPU抗扭转支撑块让前后掌的过渡很迅速,前掌提足弯折时,后掌能相应及时地跟上,但由于中底稍厚,鞋子前掌并没有太多贴地的感觉,而且外底并没有使用分块设计,中底前后掌高度差也不算太明显,因此相比一些中底较薄的鞋子,战戟IV在实战中需要脚掌稍微多些力量才能驱动。
·44码单鞋重量456克,这个数据中规中矩,实战中虽然没有显著的轻快感,但负重感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战中并不会有太多笨重或者迟缓的感觉。战戟IV的中底非常适合中锋或者前锋球员,而轻型后卫穿着时速度方面可能会略为降分,但对于重型后卫或者追求缓震的球友则没有太大问题,鞋子虽然谈不上“极速”,但实战中还是能跟上脚掌各种动作要求。
·外底在5小时的实战中出现了两次打滑的情况,可能与新鞋未磨合有关。外底纹路只有一种高度,没有设置不同纵深,因此在制动的时候会有些“好像咬不紧”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只是偶尔出现,并没有对实战造成太大影响。
·虽然鞋帮填充很厚,但只有中帮高度,因此脚踝在运动中还是能活动自如,并不会有明显束缚或者阻碍的感觉,这个鞋帮既能做到贴合包裹、稳固支撑,又能兼顾充足的活动空间,相得益彰。
实战5小时后的外底并没有太明显的损伤,鞋底橡胶并不是很硬,而纹路深度约1.2mm,根据经验这种外底并不算很耐磨的类型,但也不是ZK5那种打一场掉层皮的脆弱,在水泥外场可以打一段时间,但建议最好在木地板或者塑料地穿着。
战戟IV非常适合锋线球员选用,中底缓震极限高,弹性十足同时不失力量支持,鞋身包裹性与支撑都相当出色,犹如一双稳固的脚掌装甲,这种接近极限的填充包覆并没有太多球鞋可以做到,这也符合设计师把护踝与球鞋合而为一的创作初衷。初次尝试巭PRO缓震也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很有力度的缓震反馈,我不太清楚战戟前几代的脚感如何,但我真的很期待双重缓震中底后续能配置在后卫专用鞋款上。官方定价549元,中端的定价,丰富的细节做工+旗舰科技加持+弹性缓震+极致保护,性价比颇高的全能型实战利器。
NBA状元秀哈哈
· 黑龙江官司不是输了吗?为啥现在还可以继续用乔丹这个名字和这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