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军师】零磨合即战力——UA HOVR HAVOC 4 CLONE实战测评
•首款搭载Clone鞋面科技的篮球鞋——UA HOVR Havoc 4 Clone
Havoc 4设计图集合
Clone鞋面拉胀特性展示
UA Clone鞋面科技可能对于大部分篮球迷来说比较陌生,根据官方资料,Clone鞋面使用了Auxetic拉胀材质,当移动脚步而拉伸球鞋鞋面时,四个方向会同时拉伸紧贴双脚,首次亮相于2019年UA 为旗下运动员 Anthony Joshua所涉及的拳击靴。此次的最新鞋款Havoc 4是Clone鞋面在篮球鞋领域的首次亮相,力求为穿着者提供 100% 相似的 “第二层皮肤”,克隆般的贴合包裹。Havoc 4的另外一大亮点是中底搭载了HOVR+Micro G双重缓震科技,这是UA两代旗舰缓震科技的大胆结合。对于近两三年UA篮球鞋了解不多的我来说,Havoc 4真是极佳的回坑之作,一款球鞋能体验到一个品牌最尖端的几项科技,那实际表现到底如何?详细测评走起:
测评人信息:
身高:180cm
体重:86kg
打法:50%投射+30%突破+20%背打
尺码:44.5码
场地:水泥外场
科技配置:
•鞋面Clone拉胀材料科技
•中底全掌HOVR+Micro G双重缓震科技
•简洁式速度型风格,使用黑白配色对撞出鞋身各个部件的轮廓,鞋面没有过多细碎配件,相对于目前市面很多花俏的造型设计,Havoc 4外观走的是彻底的干净利落路线。鞋身线条优雅流畅、鞋面蓝橙虚线点缀恰到好处、鞋型适中不臃肿,上脚效果还是非常好看,速度感十足。
•鞋身可考究的细节并不多,后跟设有3M反光鞋提,鞋舌设有蓝色半透明塑料拉带,上面标有系列名“HOVR HAVOC”,各种科技配置名字都标注在相应的地方。虽然彩蛋不多,但Havoc 4给我的第一印象绝不寒碜,特别是鞋面密布的三角箭皮革纹理,很好地提升了鞋子的质感,像一层布满血管的皮肤。
•无与伦比的即战力,我以往假如评价某双球鞋即战力强,通常是指鞋子上脚后没有太多不舒服的地方,但一般一双新鞋,初次上脚你肯定会感觉到某些位置,会与以往穿过的球鞋有所不同,而Havoc 4即战力之强完全是另外一个层次,上脚后感觉就像一双已经磨合很久很久的老战友。鞋楦形状真是恰到好处,我不太确定Havoc 4宣传片段中提到的“贴合每一种脚型”是否真有其事,还是我的脚型刚好匹配,总之这个鞋楦形状对于我的脚掌来说近乎完美,没有一点“窄”或者“宽”的感觉,拉上鞋带后脚掌又全方位严合包裹,而且这种包裹并不是靠加厚鞋身来实现的,Havoc 4没有内靴也没有厚填充,完全是靠出色的鞋楦、弹性材料鞋舌与延展性极高的Clone鞋面来实现的。
•鞋面弯折时不会过度挤压脚面,鞋帮边缘不会过度磨损皮肤,即使鞋带收得较紧,鞋面也不会有压脚背的感觉,以至于我实战一段时间后,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在穿一双新鞋,这种一拍即合,即穿即用的感觉真是奇妙。
•Clone鞋面的包裹已经做到极致,如果非要挑一下包裹方面的缺点,那就是后跟位置,鞋帮边缘与鞋跟上方有一圈加厚的海绵填充,但下方就没有设置填充,这个厚度落差稍大,以至于脚跟在运动中并不能被紧合锁定,不过可以放心,鞋跟不会有一丝松动或者脱出的感觉,只是相对于鞋面位置几乎完美的包裹,后跟下方会显得略空,拉紧鞋带就好,实战中影响不大。
•鞋身并没有找到缕空透气孔,而Clone鞋面内里还缝有一层织物布,这导致Havoc 4散热表现不太好,实战中会有一丝闷热感。
•UA与市面其他品牌球鞋的尺码标准有点不同,我一般NIKE和adidas 44码,安踏44.5码,李宁43 2/3码,而Havoc 4我选择了44.5,但上脚后还是感觉有点短,理论上我需要选择45码的,建议大家选购的时候买大一码(两个尺码位)。
•得益于拉胀材料优秀的包裹特性,Havoc 4能尽责地把脚掌紧紧地锁定在鞋内,Clone鞋面既有充足的延展性,又有强悍的支撑力度,在某些时候你甚至还能感觉到鞋面的弹性,那种微微的伸展收缩的感觉。实战中的每一个动作鞋子都能即时跟上,就像生长在脚掌上的第二层皮肤。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后跟内置的港宝较软,拉紧鞋带后,鞋帮能贴合地抱紧脚踝,但当你侧向发力的时候,会感觉到后跟会随着鞋帮与脚踝的动作而产生形变,如果港宝能更厚,或者外加一个支撑块会更好,特别在变向的时候,缺乏后跟应有的“稳如泰山”般的安全感。
•掀开鞋垫后按压中底,可以发现足弓位置有内置的抗扭转支撑板,这个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整个中底都是较软的缓震材料,抗扭转没有做好的话,底盘在运动会非常不稳定的,但Havoc 4则没有这个问题,内置的支撑板起码有7cm+的长度,底盘边缘也有适当的上延支撑与防侧翻外展,运动时Havoc 4的底盘表现很稳定,无论背推、跑动还是变向,底盘都能及时给予脚掌力量支持。
•中底配置了HOVR+Micro G双重缓震科技,我之前并没有穿过单独配置的HOVR球鞋,但就我自身86kg的体重和突投参半的打法,Havoc 4这个HOVR+Micro G组合实在很难挑出缺点,我知道有些鞋友会觉得它软度与Boost、魔弹等科技相比可能不够明显,但我觉得Havoc 4的软度已经足够好了,这种“软”但又不会“软绵绵”的感觉更加适合实战,跑动中你还是能感觉到鞋底各个受力位置的压缩,脚掌能时刻处于全方面的软保护中。
•Havoc 4中底的弹性反馈相当明显,起跳落地时的弹性反馈很惊艳,中底受压后的恢复时间非常短,即使全力垂直起跳落地,前掌也不会有踩透的感觉,上脚后能很痛快地奔跑跳动。可以说,HOVR+Micro G组合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柔软、弹性、力量反馈都能兼顾,而且这三项指标在实战中的感觉极其和谐与平衡,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与鞋面一样,Havoc 4的中底并不需要磨合,首次实战就能提供出色的脚感与避震。
•中底厚度刚刚好,前掌在突破中有着很不错的灵敏度,贴地感十足,中底有内置的抗扭转支撑板,前后掌过渡表现中等偏上,从站立到启动的延迟感并不明显,这个中底给轻型快速后卫使用并没有任何问题,运动中还是有着不错的畅快感。
•Havoc 4使用了高帮设计,鞋帮贴合度很好,虽然对于脚踝活动空间的释放肯定不如中低帮鞋,但Havoc 4鞋帮的束缚感也并不是很强烈,它并没有用过度的收窄去限制脚踝的活动位置,鞋帮给你的更多感觉是贴合而不是阻碍。
•外底抓地力非常出色,前中后掌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的纹理图案,多角度的密集纵深纹路能紧紧地与地面咬合,实战几次都没有出现打滑情况,无论急停与启动,Havoc 4的鞋底都能迅速跟上。
•44.5码的单鞋重量为393克,这个数据相对于某些低帮球鞋都有优势,实战中并不会有太多负重感,脚感非常轻盈,鞋子真的就像脚掌的第二层皮肤,这种即战无负担的感觉印象中很少球鞋能够做到如此极致。
外底的纹路很深,前掌与中足位置条形纹路较粗,而后掌三角形纹路则较细,值得一提的是,前掌黑色与蓝色纹路部分相对较硬,实战几次过后,白色纹路已有明显磨损,而黑色与蓝色区域则相对完好,虽然Havoc 4不是特别为外场准备的鞋款,但相信即使在水泥场地实战,外底还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而木地板或者塑料地更不成问题。
UA HOVR Havoc 4 Clone整体表现很出色,Clone科技鞋面的即战力与舒心程度让人印象深刻,UA宣传中提到的“给你定制球鞋般体验”对于本人来说还真没夸大,脚掌真就如同被克隆般贴合。中底HOVR+Micro G双重缓震体验也非常美好,柔软与弹性都令人满意,我甚至想尝试一下之前单独配置HOVR的篮球鞋款,看看添加Micro G后的中底究竟优化了多少。唯一的遗憾就是后跟欠缺充足包裹和支撑力度较弱,这让鞋子在变向或者侧跑时的变现打了一些折扣。Havoc 4官方定价为999元,目前部分网店可以以650元左右的价位买到,作为一双高性能实战旗舰款团队鞋,性价比还是挺不错的,Clone鞋面与双重缓震中底非常值得一试,推荐球场位置为后卫、前锋与轻型中锋。
Kobe4Life2020
UA能把军师请出来,可以可以
天哥不打我也不打了
· 上海这鞋请的水军怎么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