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完结很久以后】为什么我喜欢《排球少年》
作为近些年最佳运动类漫画之一,虎扑这个体育论坛里的各位想必也都有所耳闻,而这部漫画对我本人来说也是意义重大。前几天在看漫画的时候意外的又刷到了小排球,一时间不少曾经的感动又涌上心头,于是一时兴起,决定写写我在看这部漫画时的真实感受。受限于本人拙劣的文笔,无法还原这部漫画本身的魅力还请谅解,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完整的看完原作漫画,原汁原味地感受这部作品的魅力。(鉴于小排球前三季动画的整体完成度已经相当之高,而本人也是从乌野VS白鸟泽的部分才开始追漫,对后续剧情感触较深,且春高部分漫画的质量较前期有明显提升,故本文会较多提及动画第三季后的部分)
古馆春一,我的超人
古馆春一,何许人也?1983年生,岩手县人受到母亲的影响中学曾加入学校的排球部,担任副攻。可能也正因如此,没有超能力的排球少年,才能带给我们如此真实且纯粹的感动。古馆在连载排球少年之前还有一部名为《诡辩学派,四古前辈的怪谈》的处女作。这部恐怖漫画连载时间不长便喜提腰斩,所以在排球少年开始连载之时,说他是新人漫画家或许也不为过。尽管在这个时期画功还算不上成熟,但已初步显露其个人特色。(贱山你跟人家学学🐶)
而随着时间发展,古馆的画技进步可以说是瞎眼可见了。出色的镜头选取,充满速度感与力量感的线条相当具有辨识度,让人隔着屏幕都仿佛能感受到屏幕另一端的热血。
(第一话 VS 314话)
而到了漫画后期古馆春一选取镜头的创造力更是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升了画面的表现力。平均每话一个的跨页大分镜更是让我直呼:古馆春一,永远滴神!而一些看似简单的画面也会在不经意间击中你的心灵。(神分镜过多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某731堀狗还不进来学怎么画幼驯染🐶)
相比古馆更广为人知的绘画功力,他对剧情展开与叙事节奏的把控能力毫无疑问被低估了。古馆对笔下的每一场比赛的节奏把控都堪称完美,比赛节奏极其紧凑令人窒息而又毫不拖沓。尤其是对白鸟泽和稻荷崎的比赛,更是有足足四十话之多,然而看完整场比赛仍会觉得意犹未尽,四十话的比赛宛如一瞬之间。不仅仅是在比赛中,小排球前期同样有不少较为老套的剧情,也因其出色的叙事节奏,显得不再乏味。富坚义博曾评价鬼灭之刃是一部希望/绝望比例出色的作品,我认为类似的评价也可以用在排球少年上:排球少年是一部轻松/严肃比例出色的作品。比赛中仍会时不时出现的搞笑剧情能让你会心一笑,而待比赛战至高潮时气氛又会变得剑拔弩张。日常训练中的轻松愉快与紧张严肃同样交错有度,古馆春一还会时不时地拾起他的老本行,增添一些恐怖片剧情来活跃气氛。通看全篇,可以说小排球的剧情与节奏无疑才是其成功的基石,出色的画面与分镜更多是锦上添花。
成长与回忆
人物的出色刻画,是一部优秀运动漫必不可少的要素。成长,是运动类漫画永恒的主题,是最能感染读者的元素之一,更是最能塑造起人物形象的工具。而在成长这一点的描绘上,排球少年无疑接近了我心中的极致。对于一部优秀的运动漫,角色不仅仅会在技术与身体上去的成长,更会在精神上取得成长,排球少年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日向与影山,看似传统老套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男一男二组合(其实是两个没头脑🐶),在排球这个相对小众的题材中焕发出了与普通运动漫不同的光芒。影山的成长并没有在与日向恢复默契,彻底融入队伍而停止,而是在经历集训之后,变得不仅仅迎合攻手,而是能用传球激发攻手潜力的“球场上的王者”。另一边的日向则是整部漫画戏剧冲突的集中爆发点,他寄托着作者想通过这部作品传递的东西。日向仿佛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极速进化着。从胆小畏缩,变得敢于硬刚牛若、毫不怯场。从孩子气地一味梦想成为“王牌”“小巨人”,到下决心成为“最强的诱饵”,再到追上“小巨人”的脚步之后,坚定地不断前行。我想,从看到日向在得知小巨人不打排球之后的平静,以及春高结束后,在路口无言地凝视着远方的画面,我们才发现,曾经那个只会在球场上傻傻地向上跳的小男孩,终于长大了。
剧情、标题与分镜的大量前后呼应,无疑是小排球的又一特色。这个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作文中被用烂了的四字真经,可以说是被小排球玩明白了。大量的前后呼应与回忆引导着读者回想过去的剧情,正是有了这样的对比,读者才能感受角色的成长。刻意而为却又恰到好处的前后呼应与的回忆让读者自然的感受到角色的成长。这样的设计更是串联起了整部漫画,让剧情浑然一体,正如宫侑在最后说的那句话:“我们经历过的种种,早就化为我们身上的肌肉了。”
(217话“轻松”vs289话“轻松2”,看到日向的蜕变你是否也和菅原一样老父亲般地鼻子一酸)
(个人最喜欢的场景之一,相当电影式的镜头,过往的回忆终将转化为现在的力量)
(363话vs393话,相同的日向vs星海,不同的结果)
胜者与败者
体育比赛中,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的欢笑与失败的泪水总是相伴的。正是因为如此,对那些不起眼的“败者”的描写,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而从对两次大赛中主角队的“炮灰”对手充满新意的刻画来看,古馆春一确实用心了。
IH预选第一轮,十分让人耳目一新地采用了双线叙事,乌野男女排的比赛双线交替出现。不同的是,男排最终获胜,而女排则成为了题目中的败者。而在比赛终局胜负一定之时,败者的两方中,都有人不轻易言弃,仍然在做着最后一搏。“球还没有落地”,如此简单的话语,配上在两场比赛中交替的镜头,却让人全身沸腾。而在比赛结束之后,拼劲全力的败者为认真对待对手的胜者鼓劲,此时的他,也已成为与过去的自己较量中的胜者。正是这样,我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排球是永远向上看的运动”这句话背后的力量。
(春高预选第一轮,异曲同工之妙,“弱者”的自我救赎,“正是因为还有来年,所以才更不应逃避”)
不只是“王道”
无王道,不热血。“及川彻不是天才”“排球是永远向上看的运动”“喜欢上排球的那个瞬间”等等让人燃起鸡皮疙瘩的名场景估计已经刻进不少人的DNA中了。细致的人物刻画与真挚的情感让这颗小小的排球点燃了我们未凉的热血。然而《排球少年》做到的,不仅仅只是如此。
(刻在DNA里的名场景)
主角们在聚光灯下闪耀,而队中默默无闻的替补、工作人员在他们阴影下被人们忽视,仿佛才是体育世界中的常态。而排球少年给我们展示了那些在赛场上并不起眼,但在训练中,场下默默奉献的不为人知的英雄们。
对阵稻荷崎的比赛,作为替补发球员的木下发出的球都被对手稳稳接到,一分也没有为球队拿到,不过正是在训练中曾无数次被木下的发球考验过的西谷,在关键时刻稳稳接起对方的发球,拿下了关键的一分。本话的标题放在最后一页才出现更是震撼人心。这看似普通的一分,可能是无数的训练,甚至是不在场上的球员的辛苦付出才能得到的。
一时兴起的只言片语或许无法完整地描绘出《排球少年》这部作品,但我认为有一点是完整地看过小排球的人们都会认同的,那就是在剧情中,人物的情感中,作者的笔触中渗透着的真情与实感,“不想输”“想不断变强”,这些词语在出现之前,便已经被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
《排球少年》中总会有一段剧情,让曾经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你找到共鸣。总会有一个镜头,能让你未冷的热血重新沸腾。
芦毛灰姑娘小栗帽
· 广东心目中运动题材里的top1,无论漫画还是动画,漫画的分镜满分,作者一看就是打过排球的,无论是动作还是规则,都很难找出bug。而动画前三季有着林友树的bgm和极其精彩的动作戏,再加上声优的发挥只能说无敌还原了,只可惜国内排球过于小众了。 排球的剧情,第一眼看起来就是普通的体育社团番,一所强校先辉煌然后落魄再崛起,但实际读起来,你是真的能切身感受到排球这项体育的魅力的,这也正得益于古馆的强项之一,用分镜讲故事,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田中那段平凡人的独白,稻荷这一战真的是全员高光,少任何一个人都赢不下来。 当然排球最为出彩的无疑就是人物塑造了,一路看下来,真的能感受到每个角色的成长,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而且这些成长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而来的,不会有莫名奇妙的开挂,都只是努力过后的水到渠成。 就我个人而言是更喜欢动画前三季的,毕竟运动题材还是动起来比较过瘾,但这不代表漫画不优秀,两者在我心中地位都是一样,只是我更偏爱于动画这个载体罢了。 最后也非常感谢古馆老师和ig社,能给我带来如此难忘的视听体验,期待下部作品和第五季(ig社求求你给点力吧,别再整得跟第四季一样了)。ps 很感谢楼主,写的真的很好,之前也有过想法写点东西安利一下排球的,但还是无法克服懒癌,所以就借这次机会说点自己想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