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认为李斯、赵高矫诏废立的事未必是真,是否有这种可能性?

avatar
关注

见于《秦汉史》一书:“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晋献公之于申生是也。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胡亥独幸从,则蒙毅谓先王之举用太子,乃数年之积,其说不诬。始皇在位,不为不久,而迄未建储,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扶苏与蒙氏,非有深交,而李斯为秦相,积功劳日久,安知扶苏立必废斯而任蒙恬?斯能豫烛蒙恬用,己必不怀通侯印归乡里,岂不能逆料赵高用而己将被祸乎?故知史所传李斯、赵高废立之事,必非其实也”

历史区赵高胡亥
发布于云南阅读 11305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你欠我大米

· 陕西

肯定有这种可能性!项羽一把大火搞了个历史文化断层。所以秦始皇有没有皇后,始皇帝的儿子们生母是谁,胡亥继位时候年纪有多大,子婴到底是胡亥的兄弟还是秦始皇的兄弟,这些重大人物的基本身份信息都缺少资料无法佐证的情况下,突然间出现沙丘之谋这样有鼻子有眼,有完整对话甚至还带心理活动的资料,可能吗?连秦国第二任国君继位的时候年龄有多大,生母是谁都找不到原始资料证明的情况下,沙丘之谋的记载有点太过于详细了!详细的就像是编排好的一个故事。

亮了(165)
查看回复(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28826f7e7befe_28906449_D

· 亚利桑那
素未染确实,密谋乱政这种事怎么可能让当事人以外的人知道,过程还如此详尽,后人脑补的可能极大。但是,如果没有矫诏,扶苏蒙恬到底因何而死却不好解释收起

这不一定,比如李斯和赵高商量,不可能是李斯直接找赵高,肯定有人跑腿,也不可能找一次,司马迁当时接触的史料比我们丰富,肯定有好事的写下这些事,比如出游某天,李斯秘密找赵高,赵高进找胡亥,胡亥一开始进去,之后又去了,然后添油加醋的写,司马迁根据这些记载,还原的沙丘之变也有可能。举个例子,珍妃死,就有好几个太监,写过回忆(为了稿费),有的说是珍妃自己投井的,有的说是李莲英扔进去的,有的说珍妃慷慨激昂,有的说珍妃求慈禧饶自己,清史学家根据这些回忆,和这些人的职务,和当时符合的环境,大致也能还原珍妃之死,只是这事情离我们近,很多资料我们也能看到,几千年后,只剩下清史稿的记录,那后人也怀疑这是咋回事

亮了(41)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