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国庆观影《长津湖》【剧透警告】应试佳作,但瑜难掩瑕
如果你问我《长津湖》这部电影值不值得看,我会告诉你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其中的教育意义是任何其他类型电影都无法取代,但是如果让我给这部电影打分,我只能十分抱歉的给它打个6分。
有感动也有失望,以下仅代表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欢迎指出。还是那句话,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观看红色主题的电影,最好观看前可以查阅一定的历史背景资料,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些画面语言的言外之意。长津湖战役的历史意义我就不再赘述了,简单借鉴了一些成熟的资料,列一些数字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
志愿军方面:九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人,冻伤严重而不治3000人。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严重冻伤达22%。但从参战的九兵团20、26、27三个军军史一书中分别显示:20军阵亡4339人,负伤2890人,失踪被俘764人,非战斗减员11200余人;26军减员15000多人,非战斗减员9000余人;27军伤亡8339人,非战斗减员10588人。
美军方面:美军陆战1师在与我军的之前作战中伤亡4500余人,非战斗人员减员7300多名合计共伤亡11746人。美7师在这场战斗中共伤亡2670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一共伤亡大概为6800多人,同时非战斗人员减员达到8000余。
惨烈程度不言而喻,敌我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言归正传,回到电影中来,重点说一下我打6分的原因。有这么几个点,我认为其实可以做的更好。
1. 前后妆容服装差异
首先,战争片经常被诟病的就是打仗妆容精致的像是在排话剧,所以我重点观察了人物的妆容服装,非常遗憾的是前面大家干净无比,战斗后依旧伤的层次分明,包括地图和花名册等道具新的有些明显,尤其是最后坚守阵地时候又能明显的看出妆容换了另一种风格,皮肤皲裂棉花外露更偏向战场中破烂的真实情况,可能也是因为三个导演要求不同导致的。最终的观感就是比较出戏,而且前后不一的风格也比较割裂。
2. 主要人物伤亡情况
并不是一定要以牺牲为结局才能突出英雄的伟大,但是其中主要人物的伟大事迹美化的让我有点不太能理解。比如枪林弹雨中新兵蛋子万里的主角光环,指导员开卡车各种爆破的功成身退,神枪手全歼敌方重点工事的超高效率,实在缺少了一些合理的过度和铺垫。当然作为补充,也有新兵不敢下手的情节体现,老兵雷公牺牲的悲愤难掩,但是,瑕终究是大过于瑜的,令人观感不是很好。
3. 平河的几次突出展现
平河作为其中比较着重描写的配角,有些戏份我个人觉得值得商榷。比如有一点悬念的“百里的死”,除了能理解成死相过于残忍令人难以接受不想告诉万里外,我实在找不到好的解释,但是有了这个解释也没有体现更多的助力主角成长的价值,略有牵强并且有点故弄玄虚;其次,电影中有很多此面向观众视角的独白,平河的那句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有感动也有尴尬,我觉得可以换种方式处理的更好些。
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三个导演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一些残留的风格印记在细微衔接处体现的比较明显,有些细节并不是完美,而有些细节又令人欣慰。万里长城映入眼帘时令人热血沸腾,冲锋号响起时令人热泪盈眶,但是各种不合时宜的细节,又令人难以恭维。总之,这是一部应试之下及格的电影,但并不能称之为佳作。
最后,爱国教育永远值得提倡,向伟大的志愿军烈士们致敬。

用户2052593806
· 黑龙江我军从建军开始,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有无数部队执行过阻击任务,从来没有靠骗的。这种九死一生的任务,上级都会提前交代清楚,阻击多长时间,任务完成后自行突围。你百度一下中原突围时的皮定均,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初恋太香了
· 湖北集结号剧情全是bug,我军最大的优点就是命令明确,让你殿后就是殿后,不会模糊不清,我兵最大的优点就是执行命令,明知是死也不会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