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堆说长津湖剧情的,我想在这儿安利下《李延年》,给这部剧打个CALL
李延年真的不错啊,虽然只有六集,但是该有的都有,远超期待值
这部剧的战术细节布置和政治工作细节刻画不是内行的肯定搞不好,太棒了,让我越来越有兴趣去了解政工干部的工作内容,这要是罗荣桓罗帅的生平细节拍成电视剧得是什么神仙剧啊。
战争剧抗美援朝的剧看过挺多的,前一段的《跨过鸭绿江》也追了,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也看了,这些鸿篇巨制类的观看好处是让我们可以宏观的来看待战争,了解战争战役的基本走向,当然了《跨过鸭绿江》和《大决战》也有对个体人物的塑造和描画,但是整体来讲,国内战争剧对于政工干部的形象和刻画表现的太少了,很容易让普通观众误认为我们在战争中的胜利单纯是靠了战士们、将领们一腔热血不怕牺牲打赢的,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是要动脑的,是离不开集体智慧的,我们的军队能够战胜国民党部队,能够打败封建军阀军队、帝国主义军队的法宝是什么,我们学历史学政治都知道,但是在这一点上一般的电视剧表现的太少了,而这部剧王雷饰演的李延年,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原型就是政工干部出身,无论是国内战场还是朝鲜战场,还是回国之后,一直都在政工领域工作,是毫无疑问的佼佼者。
刚开始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里忽然浮现了看《高山下的花环》的感觉,第一集里七连接到的任务是助攻八连九连夺取346.6高地,连长刘家龙一听是助攻不是主攻不高兴了,要求主攻,作为七连的指导员,李延年没有直接拦连长,也没有直接要领导重新分配任务,而是对营领导的任务分配做了自己分析和理解,一方面无所谓主攻助攻,七连拿下阵地后,可以继续攻击,对兄弟连队也是保护,另一方面建议恢复夜间袭扰麻痹敌人,这些分析让连长心领神会,让兄弟连队心生佩服,营领导听了也对布置细节做了调整,战斗部队提前进入阵地设伏,夜间十二点袭扰,营炮火轰炸,扫雷组排雷,侦查组提前确定敌人火力标定坐标,袭扰半小时结束后战场静默,凌晨两点正式攻击,营团师炮火覆盖,然后部队攻击,一方面尽可能在攻击前对敌方造成杀伤,另一方面也有力的保护了我方战士……太合理了,让人拍腿佩服。
打仗是要服从任务服务全局的,兄弟连队哪怕是抢着要任务也是要动脑筋的,在连队里真正让一群老兵服你是要真本事的,就像李延年和连长讨论的五项军事素养过硬还不行,还要有过硬的军事素养。
在营军事主官会上初步向我们展示了军事素养的李延年,马不停蹄和连长刘家龙赶回连队做战前布置,没想到刚回到连队就遇到了新的重大危机-解放战士小安东脱逃了,临战前战士脱逃是重大事件,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在小安东被抓回来的当口,连长的意思干净利落枪毙处理,李延年的临场处理让我们再一次见识到了一位优秀指战员的水平,一次充满不利因素的事件被转化成了一场鼓舞士气的战前总动员,说实话这场戏看哭我了,也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没有人会再跑去对面投敌。李延年的处理太棒了,让我们观众相信这就是历史真实。
夜间攻占346.6高地的指挥作战,也体现了我军指战员的战斗水平,袭扰时李源踩雷的处理,攻击时炮火定点清除,爆破手突击和机枪手的掩护,六零炮打不下的暗堡机枪安排神射手打掉,细节处理的太到位了,从神射手班长说夜间夜盲看不清坐标到照明弹打上天但是暗堡在阴影里依然看不清都交代了,虽然我们武器落后靠了人多力量大,但是我们不是单纯靠码人,每一名战士都是我们的宝贝疙瘩,每一次战斗细节都是从保护人出发,所以当徐衍宗兴冲冲拿着缴获的战利品机枪和手枪到李延年跟前希望得到表扬的时候,被李延年严肃批评了,你一个班长首先要想的是带领全班取得战斗的胜利,是要保护全班战士的安全,不是逞个人英雄主义逞个人威风,一班九个人一仗下来只剩下三个,班长缴获的战利品再多都是失职的,言有所指言必讲理,没有兵不服这样的指战员。
346.6高地打下来,针对解放战士的审查问题,李延年能在晚上短短的时间内想好新的应对方案,制定好锄奸计划,保护好解放战士的自尊心自信心,这招数太绝太厉害了,一仗打死了汉奸王觉仁,解除了解放战士内心的疙瘩,打没了美军的汉奸参谋,也解决了部队在战场上的内患,毕竟这个王觉仁之前让兄弟部队在美军轰炸中吃了很多亏。
审查完毕,七连准备重新上346.6高地换防八连九连时出现了新的问题,美军的范弗里特弹药量轰炸让人头疼,一分钟轰炸三分钟间隔,要携带弹药三分钟内穿过一千米的轰炸核心区难度重重,又是李延年实地勘察,亲身体验,为减少战士伤亡找到应对方案,这剧本写的太扎实了,我也认为是李延年指导员的亲身经历让剧本才显得真实可信度高,尊重观众智商,尊重观众观看体验,也希望这样的导演演员和编剧越来越多的。
穿越封锁线到达346.6高地后,鉴于八连九连连长和指导员牺牲,李延年迅速做出新的部署,进行班排重组,投入战斗。战斗结束的时候,副连长中了对方狙击手的黑枪之后,马上做出反应,让炮手锁定方位用六零炮轰击,使狙击手逃跑时暴露位置,被我军战士锁定击毙,战术素养干净利落,士兵执行到位,一看就是平时训练有素的结果,这样的基层指挥官不可能不招人尊敬,这样的军队不可能不打胜仗。
这样的小的战斗段落和细节太多了,让人击节赞叹,想以往的电视剧,政治工作很多都是配角,一闪而过,而事实上政治工作才是我们的法宝,平时看到的太少了,比如《铁道游击队》里队伍由于贩盐挣了钱,有人提出不打鬼子干这个,政委一句无组织无纪律体现政工工作的严肃性和残酷性,但是在以往的影视剧里这些都是一带而过,一般很少有电视剧细节刻画政治工作和具体战术细节,这方面《李延年》剧组做的太棒了。看来有时间我得把《历史的天空》也拿出来好好啃一啃,光看过介绍还没有认真看过。
剧看了四集了,《至少文武双全李延年》我愿意一直追下去,有时间也会再回来更新这个回答。
剧里面饰演配角罗厚财的演员挺有意思,因为之前于和伟的《巡回检查组》里面扮演的张一苇印象挺深,张少在这里面也挺喜庆,作为解放战士说的也挺实在:脱逃?!就看指导员那枪法,你觉得谁会干那事儿?!话歪理不歪哈哈,看好你哦张少。
李老之后在79年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太让人敬佩了,现在想起来怪不得看起来有《高山下的花环》的感觉,战斗经验可能一脉相承[捂嘴]
脂猪侠
· 广东看完长津湖,跟功勋完全就是拍人民军队战争片的两面,一个是把人民军队当美军拍,一个是拍出了人民军队强大的本质。
灯泡安登拉
· 福建伍千里!你的连呢?你的战士呢?排长班长在什么位置你知道吗?你手里有一百多名战士的生命啊!伍千里的7连与李延年的7连差距在哪里?可能就在这段话里,当李延年批评九班长的片段出现时,我可以马上想起老片上甘岭里八连指导员批评擅自出击,脱离指挥位置,搞个人英雄主义的张连长,李延年拍出了志愿军的魂,遗憾的是,长津湖没有做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