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群众的幻想”长津湖与八佰之比较。
看了半小时长津湖,我一直感觉非常别扭,但是说不出别扭在哪,尿了泡尿才想起来,原来是因为全片所有人,从主席到渔民到战士都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包括美国大兵的口音也极度做作),降低了真实感,想来我真是被八佰和团长惯坏了,不能以优秀战争片的标准去要求所有战争片。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透露出整部电影的基调,这注定是一部脱离群众的虚浮之作。当初网上对八佰的评价是“脱离群众的抵抗,虎头蛇尾的幻想”。
我觉得这句话评价长津湖正合适,片中小人物的死亡都是为衬托主角团英勇的工具,比如张小山死了是为了让万里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成排倒下的群众演员衬托出了枪林弹雨中主角的英勇无畏,最后用谈子维和黄轩的一句话话带过“上战场的都是英雄”,可是整部片子并没有展现出他们的英勇,只看到主角通过开枪射炸药包 ,坦克对射等神剧情节大杀四方。这一点长津湖连金刚川都不如,金刚川中以主角为代表的无数立功心切的战士,连战场都没上就牺牲了,但他们给身后的人铺下了路,金刚川不比长津湖更贴近群众?
我的朋友说主角团是“中国复仇者联盟”,我深以为然,诚然,历史上的志愿军中出过许多奇迹般的战神,可是这部片子把四五个赛亚人般的战士放在一个小小的连队,可不就是复仇者联盟吗?看着文质彬彬的指导员单手开车,像投篮一样炸美国战车我真绷不住了。
最后为了防止观众质疑主角团一个没死,还强行把雷公整死了(中国钢铁侠就是你了),而且他死的还非常壮烈,拉上了十几俩美国坦克垫背,真是死得其所。(哪位哥们来跟我科普一下历史上有没有志愿军勾引美军飞机炸自己坦克的实例)
长津湖几乎有八佰的所有缺点,八佰的优点却一处没粘到,美术和配乐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说,八佰中赵子龙和戏曲的隐喻贯穿全片,将中华民族数千年保家卫国的精神浓缩其中,而长津湖则是大邋邋地从头打到尾,战斗场面也是令人审美疲劳的打怪升级,不像八佰的切入点多种多样:大学教授的望远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围剿,日军敢死队的夜袭,强行攻楼等等。
最后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长津湖中人物形象过于单薄,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志愿军形象单薄,老套,和八佰没有可比性,这里不一一分析,单拉出两位主角,四字和欧豪作比较。
四字的成长非常迅速,一个混不吝的小痞子莫名其妙地混入军营,莫名其妙地搭上师长,看着唯一的小伙伴在眼前炸开花,他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接下来在战场上他冒着枪林弹雨眼皮子都不眨一下,化身神勇投弹手,炸的美国鬼子嗷嗷惨叫,再后来他渐入佳境,拿着冲锋枪围堵美国鬼子指挥官,一人歼敌12余,好一个天赋异禀的少年英雄!
八佰中的欧豪呢?鬼子扔进毒气弹,欧豪吓得尿都尿不出来,面对鬼子俘虏不敢开枪,差点自己被毙了,试图当逃兵 ,被租界里的英军逼了回去,在两天的激战中,他目睹了对岸群众的欢呼,目睹了前仆后继跳楼的战士,还阴差阳错地亲手击毙了一名日军,终于他决定成为一个英雄,就像京剧中唱的赵子龙那样,然而就在第二天的护旗战中,他被流弹打破了肠子,一个潜力十足的战斗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
哪种角色更能打动人,大家自己评价罢。
十一季稻
· 山东有口音可能是细节很到位,全普通话我觉得也没啥毛病,高山上的花环这种电影不也全普通话吗?
霸道CCCC
· 吉林最后两段不能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