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进——安踏KT7实战体验感触分享

avatar
关注

写在前面:相对于“测评”这个名词来说,对于球鞋的实战体验我更想用“分享”两个字。“测评”起初给人一种十分专业的感觉,在当下各种平台被这个词语占据后,基于我本人所能做的以及相对主观的视角,我把这双KT7最直观的的实战感受分享给各位JRS。由于拿到鞋子后实战只有两场,所以后续随着实战的频次增加我也会进一步更新。还希望各位可以针对球鞋理性讨论,各抒己见。

在KT7发布会后我很快就拿到了鞋子的实物,从汤普森2015签约安踏,到2021年第七代战靴问世,这期间我既是勇士球迷,被水花兄弟带来的球场技艺所惊叹,同时也因为自身和安踏还有克莱的一些故事与经历,由克莱的职业精神、对中国球迷的回应还有安踏接地气的一些运营而好感倍增。两年时间没有打球的克莱,等到他回归赛场投中那颗三分球时,我大概能预测到那时我的思绪了。


回到球鞋本身,KT7是安踏设计师郑永先在这一系列中的第二双作品,不同于Robbie Fuller带来同时期球鞋上那种工业风格与凌厉,郑老师所设计的KT6、7系列都是以中国风的山水元素为整双鞋打下基调。从KT1-7的实战中,2代、5代低帮以及现在的7代是我认为三双实战性排在全系列中较前的三双。KT系列优秀的球鞋在我感受下来就是性能均衡,穿着踏实。穿7代之前,我近期大部分实战都是以5代低帮为主。

简单概括下KT7:性能依旧均衡,鞋楦可以满足大部分脚型需求,缓震改良明显,适合投手,变相居多的选手不建议入手。鞋子刚性略强,需要实战多场以适应,部分细节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整双球鞋的使用体验带来一些折扣。综合下来建议性价比合适时入手。

结合实战时的感受从各个方面分享下这双鞋的优点缺点以及革新之处

一.  外观设计

前面提到郑永先老师将KT7依旧沿用了国风与山水融合的线条设计,如果说KT6是山,刚劲是他最大的特点。那么以水为灵感的7代,在多处设计上都体现出“柔”的特点,这也是对6代整体刚性过猛问题的改良。在我看来,KT7就是6代与“星标”系列篮球鞋的融合并加以升级。首发的留白配色的实物是那种乳白色配以淡绿色点缀,一种“玉”的感觉呼之欲出。两代球鞋均以留白作为率先推出的配色,像汤普森一样,低调但是耐看,简洁但不失内涵。有意思的是,后跟“激流勇进”和“Above The Waves”(克莱康复纪录片片名),就近期KT频繁开船出海,或者是时不时跳到海里游泳,还是挺呼应的。

 

二.  中底感受(氮+SMART.SUM)

KT7最大的升级之处,在于中底的全新安踏“氮”科技,在众多品牌都开始使用超临界发泡材料的时候,安踏也终于在自家旗舰款上使用了,并且随着今年的安踏创新科技大会举行,一并发布了众多使用氮科技中底的鞋款。



这次KT7搭载的氮科技实际是Nitroedge发泡,类似于ETPU,相比安踏旗舰跑鞋C202GT来说,密度更高,也就是实际上脚感受可能不如跑鞋上那么爆炸。

初上脚的脚感是几乎好于之前每一代KT球鞋的,前面几代球鞋不是砖的脚感要不就是软踏踏的泄力,上脚的明显脚感同时得益于氮科技鞋垫,不过这个鞋垫的设计确实不好,美中不足的是防滑有点差。静态时穿着的脚感相对于实战中更为明显。

中底的重心整体不算高,前低后高基本能满足多个位置的需求,前掌在实战中的启动不会拖沓泄力,中底带来的反馈也是比较直接的。需要说明的是,这次虽然使用了发泡材质,但是中底因为碳板还有侧向的尼龙材质以及大块TPU包裹,所以刚性非常强。我身高178、130斤左右的体重不能算重,用力起跳后的形变不是很明显,所以我认为大体重选手能够对这双鞋的回弹感有更好的感受。两次实战打下来,到第二天膝盖大腿也不会酸,这一点相对于我上一周穿着GT Cut后大腿肌肉酸痛能够形成对比。

后跟的SMART.SUM沿用了上一代的缓震科技,在落地后这块材质能够迅速吸收能量聚合以达到缓冲。实际缓震面积相对6代更大了,实际体验下来虽然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但是比之前一些KT球鞋如砖一样的“脑门缓震”好多了。

这一套中底材料相对于上一代来说能明显感受到重量是减轻了的,在整体增加了鞋身的重量后,中底的重量还能减轻7%。



考虑到这双鞋是给经历过两次大伤后的克莱打造,其中缓震对克莱的膝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踏以最大限度从球鞋设计上来避免他的再次受伤。



最后聊一聊中底的质感,因为各品牌的中底材料我基本都有试穿,氮材料更像是质感更好的boost,大多数发泡科技会存在耐久度不高的通病,这双鞋的耐久度还需要长期实战来考量。



综合一下,这双搭载全新中底的球鞋,
需要自身有一定运动能力以及足部力量强的选手才能更好发挥它的实战性能,对于我来说,中底是够用了,但是可能对于提升运动表现来说还差一点。



三. 防侧翻与支撑

KT球鞋相对于此前最大的变化,即是球鞋整体刚性的不断增加,相对于前5代来说,6代的刚性过猛,反倒成了拖沓整体的一个表现。而7代更多的是保证保护性的同时,带来更加自然的贴合和过渡。(不过有一说一,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刚性还是有点过了)。

这一套系统由中足的大面积碳板、两块环绕式型尼龙材料、从外侧延伸至后跟的大块TPU,各位知道克莱在19年总决赛时受伤所穿的KT4代,纵然有着良好的脚感,但是鞋面果然导致的支撑性差一直是一大隐患,虽然不能将克莱受伤与球鞋直接挂钩(克莱的起跳落地习惯非常不好),但是鞋面的支撑一定引起了品牌方重视。

先说外侧的大面积TPU,为了测试这双鞋的防侧翻和支撑,我单独做了多次折返跑并有意将最后一下蹬地加强,鞋子的保护性可以说是做到了无死角(因为做了太多这样的动作,第二天决定去做了个足疗)后跟的TPU对于鞋跟的固定也是不用担心。


尼龙材料的设计在SAMPLE时据说是碳板,但是因为碳板带来的刚性过强,品牌还是选择了无论在重量还是缓冲都有一定缓解的尼龙片。外侧尼龙片延伸到TPU下方的防侧翻处,能够带来双重的保护。在内部的尼龙片也是给中底带来了一定支撑,防止材料因缺少支撑造成的内翻。



碳板几乎占据中底的三分之二,带来了更强的抗扭属性。另外这块碳板的设计是有弧度的,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推动力,这种感觉在试穿时比较明显,在突破发力的第一下也能给予最直接的推动力。

整体的保护性,安踏通过材料的搭配以发挥鞋子最强的性能。对于一开始实战这双鞋来说,这种鞋身强度的确需要磨合以适用,初期的鞋脚一体化因为整体刚性并不是很协调,还需要多场穿着以适应。


四.  鞋面与包裹(SPEED FIBER)



我对于一双鞋的包裹性的重视程度比中底的软弹感要高,KT7也给我了满意的体验。先从鞋面来说,SPEED FIBER鞋面兼用了编织、网纱、鞋面外侧一直延伸到鞋头的鞋面橡胶加固,内侧在足底边上的网纱更有助于透气性,而外侧的加固保护的脚趾并且连接中底处在最大程度保证鞋面的形变。整体的贴合很不错。



另外后跟的小枕头填充设计能够锁定足部,类似于猫舌的倒刺设计防止了袜子的打滑和掉跟现象,这里的细节值得点赞。



说完了包裹的优点,来谈谈美中不足的地方。因为鞋楦设计虽然做窄,但是鞋垫略滑还是导致足部的包裹有受影响。鞋带附近的鞋面虽然不压脚背,但是贴合度上还是有一些不太舒服,也可能是我刚穿这双鞋,还需要磨合。另外,后跟的重量相对于前掌来说重了不少,这也在实际体验中影响后跟的包裹。



五.  鞋底



鞋底依旧是和6代相似的以水为灵感的水波纹,在木地板板上的抓地力十分优秀,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声作证了这双鞋的防滑性能。不过不算硬的鞋底材质还是更适合在内场打,如果后期折扣力度大,性价比很优秀,那还可以在外场考虑。



鞋底的材质比较容易吸灰,需要时不时擦一擦,就可以继续放心做动作了。



不过因为这是一双对于给汤普森设计的球鞋,结合他本人的打法,鞋底虽然做了上延处理,
但是纹路基本都在鞋底了,所以这种设计也不大适合大幅度变相。

六. 整体重量

如今市面上一双篮球鞋普遍的重量(基于US9 42.5码)基本都在400克左右,除了一些极为轻便的后卫球鞋会在300多克。根据快传体育拆解,9码的KT7重量是441克。实际上脚后还是能感觉到一定重量的,所以不算轻盈。汤普森的下肢力量特别强壮,而这双KT7的适用范围更适合于锋线与内线,其保护性和中底的反馈是主打的招牌。轻体重后卫可能不太好驾驭这双鞋的力量。等到明年亦可以尝试KT7低帮。

接下来我会先对实战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说明,帮助各位更好抉择是否入手。

缺点一:不适合变相类灵活选手

首先基于克莱本人无球跑动偏多的打法,这双鞋的前掌设计旨在能最大程度稳定投手跑动定位后稳定的那一瞬间,鞋子前掌内外侧几乎没有纹路的延伸,在实战中我做变相时的传导和过渡都不能算流畅。加之大块鞋底和TPU材料刚性较强,鞋子在实战一段后往往因为高强度的动作、以及鞋子自身包裹肯定不如刚穿上系紧鞋带的时候,这时候做动作就有一种鞋子和脚略微分离的感受。



另外,
直接运用氮科技的鞋垫虽保证了脚感,但是鞋垫给我的感受是摩擦力不足,很多时候做动作有明显打滑,这也是始终导致我在急停变相或者其他动作时有一种明显的卡顿感。



如果是非常非常瘦脚型(极其瘦),很偏爱前掌包裹性极佳球鞋,那建议去实体店试穿KT7,这次鞋楦基本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不过对我来说还是稍微有一点宽,不过这一点细微的差距我觉得在进入状态后可以忽略不计的。

缺点二:鞋带扣顶脚问题


6个鞋带孔设计的KT7,在最顶端鞋带孔处,
为了增加防滑性在鞋内侧加入了钢圈以固定鞋带不会脱落。由于鞋子在鞋带收紧后鞋舌处于一个固定且立起来的状态,即使鞋舌的设计形状已经很大了,仍然没有办法挡住内侧或者外侧的钢圈,这就会使这一处与你脚踝骨头凸出来的那一块直接相顶(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但是我穿上后这里的异物感极为明显)。加厚的袜子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但是一直被这块顶着、时不时撞一下影响还是挺大的。虽然说是一处细节问题,但还是对整体的体验比较明显。


以上是我实战两场后对鞋子初步缺点的一个分析,对于上述问题,还是希望各位可以先到实体店试穿,毕竟KT7相对于一些品牌的旗舰产品来说,是全国各地覆盖各种城市的铺货,不存在试穿不到的问题。另外长期希望轻快球鞋、打法灵活、结合球动作幅度大的朋友不推荐。

 最后,KT7是安踏在篮球鞋产品进行革新的第一步,这一步让喜欢实战球鞋的人看到了诚意。足够的科技与用料、更轻的重量、兼具大部分人审美的外观和优秀的脚感反馈都是这双鞋相对于前作的升级。同时,安踏能够第一时间让大部分消费者去直观感受,足够的货量和后期亲民的折扣都会让KT7在这一年有着不错的口碑。尽管有些细节设计和瑕疵并不能让这双鞋对所有人适配,但我相信随着品牌后期的改良,也会让国产球鞋在世界各地球场有着一席之地。


希望克莱穿着这双KT7可以涅槃归来,也期待着安踏在这双优秀的作品上打造更多的创意IP。







发布于河南阅读 34437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noha

· 北京

如此用心的贴子太难得了!

亮了(163)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称孤道kingdom

· 江西

好贴,话说楼主觉得这鞋对大体重投手友好吗?

亮了(45)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