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益坚 勇往直前】安踏KT7留白配色 测评
旗舰鞋款、氮气超临界缓震、极致保护,这几个关键词叠加在一起,你能想到什么?没错,它就是安踏下半年投下的重磅武器、新赛季陪伴汤神涅槃重生的战靴:KT7
(“斯蒂芬,试试进口鞋?”.jpg)。
从谍照造型释放,到超临界科技石锤,无不吊足了我的胃口,应该没有篮球爱好者不对氮气科技有所垂涎。十分感谢虎扑给了我这次参与KT7众测的机会,适逢国庆长假,我也得以好好地爽了一把。下面我将给各位JR分享我的安踏KT7实战穿着体验,以及购买建议。
前面测评贴也说过,我的打法是跑位跳投和防守为主,2突8投,不自觉地抢抢篮板、对位对方坦克球员。
本次测评也是分为10个部分:【颜值细节、舒适度、缓震&响应、防侧翻、抗扭、耐磨、抓地、包裹、重量、透气】进行打分,每项满分10分。
这一次我会尝试新的加总方式,即加权法,来得出对这双鞋的打分。除了颜值外,上述其余维度都是按照权重依次递减进行排序。
因为考核一双鞋的实战感受,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尽相同,相应地,每个维度在球手心中的重要性也不太一样。那么,这次的打分会不会产生令人意外的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1.【颜值细节】9/10
虽然这一块的权重不是最高,但哪有拿到球鞋不先把玩一番的理儿🐕
KT7使用的是抽屉式鞋盒,应该已经是签名鞋的最高礼遇。当然了像套装、附带小配件那样的限量包装则另当别论。
Above the waves,直译过来就是海浪之上,可以理解为激流勇进、乘风破浪。
包装纸也同6代一样,是水墨画卷。上印“云生苍海”“层波叠浪”,还是熟悉的国风味道。
留白配色美如画。干净的鞋面如同阿汤干净的球风,留白也带来更多的想象,象征无限的可能。
穿着者视角的鞋面,每段鞋带都能穿过鞋舌上的孔,最大限度保证鞋舌稳定。也方便设计:鞋舌印有RING和克莱背号11,象征克莱和勇士队在新赛季继续向着总冠军奔赴。
鞋舌上的闪卡能从不同角度呈现安踏logo、克莱logo和背号11,三变闪卡属实不常见,走心了。
中间碳板位置与地面有一定距离,保护外露碳板,减少磨损。
后跟尼龙板包边,保护脚跟之余,控制氮气发泡缓震材料的形变,增强稳定性。
尼龙材料是磨砂处理,质感十足。
后跟“氮”字标明中底科技:氮气超临界物理发泡中底。
有一个外露发泡小球,方便你在场下休息时闲来无事挤压两下,放松心情🐕
左右脚后跟鞋提分别是“激流勇进”和“above the waves”,正是中英对照。
鞋身内侧印有液滴图案
诶等等,似乎似曾相识?🐕
毒液:没错,正是在下
安踏:没想到吧,我致敬我自己
毒液水花,都是液体,一家亲🐕
鞋底大碳板,货真价实,是真的牛逼。前后掌都有延伸碳板,最大限度保证稳定。
大部分氮气超临界材料都有橡胶裹覆,因为是发泡材料嘛,尽量减少剐蹭会好一些。
前掌地方有一个小细节,写有“rings”和“do the right thing”字样,夺冠即正义!有点像王朝公牛It doesn’t mean a thing without a ring的争冠口号了
所以这个留白配色,定义为“冠军戒指”配色其实也完全OK?
总而言之,质感无敌,完全对得起999的定价!气质这一块,拿捏到位了。
2.【舒适度】7/10
极致的舒适应该是在穿着过程中感受不到球鞋的存在,也就是所谓“鞋脚一体”。不舒适的球鞋穿起来膈应,每走一步都是折磨。影响舒适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某个德国牌子祖传的不跟脚、缺鞋带孔问题,耐瓷的脚跟杀手kd11,极其影响穿着体验,实在不知道消费者们有什么必要和这样的设计妥协。
趁还能运动,要善待自己的双脚。所以我把舒适度排在第一位。
坦率讲,KT7是一双需要适应的球鞋。
刚性十足的鞋底,使得整双球鞋的一体性几近巅峰。初次穿着时会感觉像踩在木屐上,后跟前掌先后落地,层次明显。这是它搭载硕大碳板的必然代价。不过在运动过程中,这种一体性又变得恰到好处,让我跑动不拖沓,鞋子能跟得上脚。
其次,鞋舌柔软,开口够大,穿脱都不费劲。运动过后,腿部疲乏,如果脱鞋子的时候还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很可能就会导致抽筋。
鞋面和内靴中间有一层绿色的布,放在横移发力区,多一层保护,提高舒适度,延长使用寿命(不过这个位置一般都磨不破)
上脚KT7前,我是有点担心保护性过好导致在突破、跑动时会有所阻滞。但事实上完全不用担心,脚踝灵活度在KT7上得到了保证,能够放心加速。
所以,刚开始穿着KT7压马路时,舒适度可能不尽如人意,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既视感,不过在磨合开之后,尤其是在实战时,这双鞋的机动性又会令人感到舒适放心。考虑到不那么适合休闲穿着,舒适型这一块打个合格偏上的7分。
3.【缓震&响应】8/10
缓震和响应,也就是场地感,似乎是硬币的正反面,得一必然失一。所以有人会说,又要缓震极限高,又要贴地响应快,这不是白日梦么?但KT7确实做到两项兼顾。
后跟厚达5公分的氮气发泡材料,我78公斤,往下踩是肉眼可见的形变。
前掌的氮气泡棉有软度也有韧劲,踩下去不至于踩shi,可以想象成react、boost这类泡棉的感觉。突破、启动空切都不会给我卸力的感觉,软弹,但也反应迅捷、落地不震脚。
优良的缓震也得益于这副“密恐克星”氮气发泡鞋垫。
鞋垫柔软有弹性,前掌和足弓处都有打孔处理,提供形变,加强缓冲。
鞋垫的技术是氮气发泡,密度和氮气超临界中底不相同,估计就是tpee和pebax四雷的区别吧。不同密度的材料,各司其职。
在假期期间的三场球局当中,我也有多次的抢篮板过程,下落时脚跟是稳妥地踩在泡棉上,没有震脑壳的感觉,甚至有点想二次起跳🐕
巨厚的发泡材料,能保证很高的缓震极限。但在我们业余球手这个运动强度的语境下,太厚了反而踩不动,或者说需要更大的体重才能发挥出来。只能说是我太菜吧哈哈哈。
因为平时跑步多,所以我比较重视篮球鞋的缓震感受,尽量避免在篮球运动中损伤膝盖脚踝。有人穿回力、拖鞋都可以干爆外场,但实话实说,我不敢。对于篮球鞋,缓震占到我打分维度的大头,KT7的缓震表现很OK,优秀水平,8分。
4.【防侧翻】10/10
打球要打得持久,避免崴脚是重要前提。
作为阿汤的御用战靴,你可以永远相信它开始的防侧翻。KT7的防侧翻也可以用变态来形容。从上次入手KT6low开始到现在上脚KT7,我对KT防侧翻的描述已经词穷了。你只有很用力地去尝试崴脚,KT7才会稍微动那么一下。尽力起跳,放心落地,很稳妥。
前掌防侧翻角位置常规,不偏后,有外延处理,挑不出大毛病。
贯穿全脚的白色TPU和尼龙12纤维板交相辉映,侧边和后跟位置都能被锁定。在防守横移的过程当中,急停、再起,顺“脚”拈来。
前面也说到,氮气发泡材料厚度简直惊人,如同一座高山,但看似踩高跷的鞋底却不会带来防侧翻不稳的担忧,相反,KT系列的防侧保护还是一脉相承。所以山高弥坚,难能可贵。10分不为过。
5.【抗扭】10/10
直接看图吧🐕
字母沉默,PG流泪
扭不动,真的扭不动。
本身氮气超临界材料就足够厚,有一定的刚性,加上硕大的碳板、内外侧上延的尼龙片作为加固,能弯折扭动,那才是见鬼了。
如此舍得放料的一双KT7,正是大伤过后的克莱的理想型。
抗扭性能满分,谁支持,谁反对?🐕
6.【耐磨】7/10
以前一周两三场球局,耐磨程度是选鞋的首要因素。现在时间不如读书时候充裕了,球鞋的选择也多了起来,耐磨的重要性就变得往后稍稍。
鞋底的纹路算是深的水平,也很硬,用手指很难抠得动。如果纹路过软,就说明是牺牲耐磨换抓地。
这是国庆三场球下来的鞋底,打的都是水泥地。
除了脚跟外侧容易磨损,其他部位的耐磨还是OK的,能达到及格偏上的7分。
7.【抓地】7/10
因为打球场地大多是粗糙水泥地嘛,基本上没有什么鞋会在水泥地上面打滑,所以抓地不是我那么看重的一项。
纸面实力上来看,KT7的纹路设计有点过于写意了。前掌空白的地方有点多,整体的纹路又大多是竖向的,很可能是横向移动十分OK,但直线加速有点抓急。
实际表现反馈是,还行,不拉垮,但不够极致。放假期间,就近选择在村子里打球,村子的场地虽然是水泥地,但由于人人都在上面走,村民啊车辆啊,都在上面过,早已被磨得光不溜秋,很能检验抓地成色。用力变向、加速启动时溜冰打滑的不在少数。
讲真,在光滑地面打球,我是有所收力的,但偶尔也会有打滑不稳的情况出现(当然了,相对于其他球友来说要少得多)。这一方面是场地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鞋子纹路不够导致的。即使新鞋如KT7,在这样的场地上也不能无所忌惮,可能就是因为横向纹路的缺失。
所以总的来看,抛开场地因素,KT7的抓地也是良好水平,有7分。
8.【包裹】8/10
包裹是KT7身上令我又爱又恨的一个点。
今年各大品牌似乎都提前约定好一样,都在球鞋前掌收窄上做足文章,更有甚者直接把“收窄鞋楦”挑明作为卖点。
KT7的鞋楦,给双脚的空间确实不多。我脚背较高,前掌偏宽,穿普通袜子,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活动空间,算是一个惊喜。
直观的上脚图可以看到,整双鞋的造型真的好细长。
鞋面的刚性不错,有点像织物,束紧鞋带后能直观感觉到左右方带来的贴合感。
也正是因为偏窄的前掌,我打球时会感觉这个位置有点硌脚,穿过几场后好多了。
这里给想入手KT7的JR一点建议:尽量选择大半码到1码。如果正好像我一样是43码,脚型又偏宽,那还是先去店里试穿,看44是否大到无法接受(因为没有43.5的码),我预计大概率是可以直接选择44的。
包裹很优秀,很适合大部分前掌不偏宽的球手,对于宽脚的JR也比较友好,所以给到8分。
9.【重量】7/10
拿到鞋盒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哇,好重。(已经打下了大碳板+厚鞋底=一斤重的预防针)
开箱之后发现是很大的抽屉鞋盒,似乎合理了起来。
再掏出鞋子之后,amazing,竟然也没多重,拎在手上不会觉得沉,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毕竟氮气超临界发泡嘛,减重增弹才正常。加上鞋面是织物为主,重量得到控制。
实战体验来说,重量这一块没有特别的存在感,说明和正常的鞋子重量接近,没有硬伤。
一直以来重量都不是我计较的点,所以权重不高,排位靠后。
10.【透气】7/10
KT7的透气性两极分化明显。没有TPU包围的部分透气不错,但后跟一有尼龙片,二有港宝,打完球下来发现只有后跟是湿的。不过这至少说明,除了后跟的其他部分,透气都相当过关。打球的几天,温度都在33°左右,每场两小时下来必然汗流浃背了,袜子大部分位置都还保持干爽,很OK!7分
【总分】81分
最后公布一下我的加权细则:
——————————————————————————————————————————
总结:KT7是安踏当之无愧的划时代佳作,自然寄托了消费者更高的期望。私以为,KT7 81分的表现,基本达到了我对旗舰鞋款的期许。有计划入手的JR可以等大货、新配色入手,大半码为佳。新赛季,期待阿汤穿着保护性升级的KT7,勇往直前,剑指冠军!
从KT7身上,能看得出安踏在设计上的进取、在科技上的用心。无论是硕大无朋的氮气超临界发泡中底,还是内外侧上包的尼龙片和鞋底大碳板,都是品牌秀肌肉的有力武器。安踏这一波肌肉,秀得消费者合不拢嘴,秀得友商自惭形秽。
不难预测,安踏未来旗舰款标价过千的日子已经不会遥远,不过如果能坚持像现在这样把货铺开、不搞饥饿营销,积累下来的良好口碑还是会继续“怂恿”消费者买单的。
惯例还是要来一张上脚图,世界线收束
希望大家都能买到合适的码数、喜欢的配色!国产继续加油!
哦斯奥特曼泽塔
· 辽宁看ID就知道适合KT
古典中投艺术家楼主
· 广东要是再让我开发一手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