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游戏回忆]真实的战争视角是怎样的?活下去,《这是我的战争》

avatar
关注

战争题材的游戏,能让你体验到很多内容。

在游戏里,我是英明的指挥官,攻城略地。我是铁血的战士,无惧死亡。

战争的题材也用之不竭,三国,罗马,一战,二战,乃至未来战争,或是与外星对抗的战争。

可是战争,真的有如游戏里那样热血吗?真的有如游戏里那样激情吗?

《这是我的战争》讲述了一些更符合你我的故事。


战争来临,你我皆是平民

《这是我的战争》由芬兰制造商11bit Studios制作,游戏取材源自历史著名的萨拉热窝围城战。

萨拉热窝围城战,是现代战争历史上最长的围城战役,这一战从1992年4月5日一直持续到1996年2月29日,其中平民死亡就有5434人。

在游戏里,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正是城内的平民百姓。


形形色色的人们

在游戏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厨子做饭更节约食材,运动员的跑步速度更快。

这些有着正向技能的人物,在战争中一般是很容易活下去的。

但同时,游戏里还会让你扮演更多真实的情况:

女儿病重,母亲离世,你身为一个父亲该如何保护你的孩子?

没有子女,家里只有两位老年夫妇,他们该如何获得物资?

残疾的电台主播,要怎样在战乱中坚守着广播站,给百姓提供精神寄托?


克服困难,然后活着

游戏的主体分为两个时间段——白天和黑夜。

白天,人物们必须躲在房子里,因为外面的街道并不安全,狙击手躲藏在高楼内狙杀平民。

夜晚,一部分人需要睡觉休息,来养伤养病,一部分人则需要守卫房屋。

并且,你也需要派出一个人前往周边的街区,搜寻物资,或是与别人交易。

除了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和药品,你还需要搜集很多的零件和木材来给房屋加固,修建设施。

到了寒冬,你还需要给房子里修筑炉子取暖。

有些人物还有烟瘾、咖啡瘾,有些人物想要看书,我们还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战乱中的交易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易,商人会想要一些贵重的珠宝,而医院的医生们想要药品物资。

军队里的贩子则要枪械子弹等交换。


精神层面下的战争

想要表达生存元素,其实非常容易,但我觉得游戏制作者最想要表达的,是战乱下人们的精神需求。

战争很残酷,人性,更加残酷。

越是战乱,人们的精神需求边越是强烈。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被困在了家里,外面战火纷飞,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战争停止。

为了活着,你杀了你的邻居,拿走了他家里的物资。

为了活着,你偷走了别人的药品,而你其实知道他家里的孩子正发着高烧。

为了活着,你放弃了一切你喜欢的娱乐方式,甚至仅有的几本书也要拿来烧掉取暖。

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精神崩溃,失去活下去的动力了。


最早在手机上接触这款游戏,游戏本身并不难,只要多玩几次后,撑过前期的开局,在后期都能做到吃饱喝足。

但游戏带给我的思考是更重要的。

如果战争来临,身为普通人的自己,将会和游戏里的这些人物一个处境。但是游戏是游戏,现实却是现实,游戏里有设定,还有玩家为这些人物排除困难。现实里,谁来为百姓排除困难呢?

因此,最好的情况便是没有战争,我们需要感激那些献出生命的前辈们,为我们带来了没有战争的生活。

游戏区战争游戏回忆
发布于浙江阅读 17035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新垣解衣

· 湖北

极其优秀的战争反思题材的游戏,男神兵哥,女神砍价姐。

亮了(191)
查看回复(1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广工徐天堂

· 广东

曾经每玩一次都很痛苦,直到有次起手随到了兵哥哥

亮了(109)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