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务员考试选岗的一点心得

avatar
关注


写在前面:选岗对公务员考试至关重要,如果说高考报志愿会决定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就业,那么公务员选岗会决定未来的整个人生。我们都见过很多高考报志愿之后后悔的同学,但其实考上一些不好岗位之后后悔的公务员比例更高。可以说考上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的公务员岗位所得到的生活质量天壤之别。考上公务员不是一个结束,不是完成任务,不是万事大吉;它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你四十年职业生涯的开端,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新生活的起点。选择不同的岗位你会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请务必慎重的进行公务员报考选岗。
  
 一、关于公务员岗位及选岗的一些科普
       1.层级。我国的政府分为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对应政府机关国家部委为部级、各省省直单位为厅局级、各市市直机关为处级、各县县级机关为科级,乡镇一般不再分设职能部门,乡政府为科级;对应部委一把手为部级、省直单位一把手为厅局级、市直单位一把手为处级、县级机关一把手为科级、乡镇一把手为科级。
 另外:(1)县级=区级=县级市,乡=镇=街道。社区和村的工作人员不在公务员序列,驻村工作队等情况除外。
           (2)一些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情况各不相同,主要看是省管还是市管还是县管。比如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市管、区级,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为长兴岛管辖、乡镇级。
           (3)各副省级城市高半级。比如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是正厅级、局长正厅级,丹东市生态环境局是正处级、局长正处级,大连市为副省级城市,所以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是副厅级单位,局长和第一副局长为副厅级,其他副局长为正处级。
        一般来讲单位的层级越高单位就越好,有着明确的正相关性。
       2.职级。我国公务员的职级分为正国级、副国级、省部级、厅局级、处级、科级,科级以下单位内设股级。比如市级机关,阜新市审计局局长是正处级,副局长为副处级,各中层负责人为科级。而省直机关,比如辽宁省审计厅,厅长为正厅级,副厅长为副厅级,各中层负责人为处级。处级之下则是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也就是说单位级别越高,内部人员的级别就越高,职数就越充足,晋升也就越容易。
         在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经常会在“招考职位”中写明“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就是指入职定级最高定到四级主任科员。一般来说本科应届入职会定为科员,而研究生应届入职会定为四级主任科员。但如果单位级别较低、四级主任科员职数紧张则只能定到科员,相对应的未来的职级晋升通道也比较狭窄。
        可能有人认为自己考公务员就是来躺平的,对于升职很佛系,并不是非要升职。其实很多人在入职之初都这样想,但几年以后就会被环境裹挟,被迫参与竞争。我在体制内工作几年,亲眼看到很多领导、同事眼中并不谋求晋升,似乎对领导职位很佛系的同事却在没能晋升之后做出种种与自己之前形象不符的事。有举报领导的,有捶足顿胸气到住院的,有得躁郁症的,有彻底黑化开始给领导送礼甚至奉献自己的。但最多的是逐渐消极怠工变成单位里的老油条,他们虽然在行为上躺平了,心理去并不服气,整天被负能量包围,精神状态很差。
        我觉得出现这种问题,一是年轻人进入体制内会被迫的承担大量的工作,有很多没人愿干的脏活累活,而自己在工作中加班加点主动或被动的奉献了几年,领导却把晋升给了关系户,心理自然难以平衡;二是如果一直是底层科员会一直处于缺少尊重甚至缺少尊严的情况下,一把年纪还被呼来喝去安排一些打杂工作的感觉并不好受,而这种尊严缺失会在自己的同龄人甚至年轻人成为自己领导后无限放大。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在大学学生会中如果你大三还是普通部员,你的大一学弟部长对你吆五喝六的安排你去打字复印,你愿意干吗?而大学学生会你不愿意干了可以不干,你如果考上公务员后三十多岁拖家带口,你受委屈不愿意干了,你能辞职吗?三是在公务员不允许搞副业的今天,体制内几乎只有职级晋升一条路来实现个人价值。学生时代可以学习、可以进学生会、可以搞社团、可以运动唱歌甚至打游戏等方式都能带来个人认同,而公务员几乎只有这一条路。长期缺乏认同感就容易带来抑郁。
         所以很多开始很佛系的人在几年后不得不加入到了职级的竞争。所以选择一个高层级的单位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非常重要了。
       3.专业。
    (1)首先请在国家教育部官网搜索《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查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搜索《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查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确定自己专业的所属分类。比如“软件工程”属于“计算机类”属于“理学类”。在选岗专业筛选时除了可以报考招收“软件工程”的岗位,还可以报考招收“计算机类”、“理学类”的岗位。
    (2)自己专业的名称曾经出现过变更的请在教育部官网搜索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查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如果是近几年有专业名称变更也请在教育部官网搜索类似文件查看。有的地区招考仍沿用专业旧名称,或有的学校的专业仍沿用旧名称。可以通过此类文件证明自己的专业与招考岗位所需专业为同一专业,自己符合报名条件。
      4.地域与收入。地域除了离家远近以外更多的是决定收入水平。
   (1)公务员工资普遍在当地居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2)全国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公务员收入越高。江苏、浙江、广东位居第一档,北京、上海、天津等省份位居第二档,辽宁、山东等省份位居第三档,河南、山西等省份收入较低。在知乎、脉脉上有很多公务员收入情况的帖子可以查看。
   (3)同省份,一般情况下,省会等发达城市市直>省直>其他市直>县直>乡镇。但是有些开发区有额外补贴,工资会很高。个别省份,比如江苏省,乡镇比市直、县直要高。
      5.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务员遴选考试分为国家遴选和地方遴选,是面向全体公务员选拔到市直、省直、部委等更高层级单位的一种考试。为什么还没讲公务员考试就先介绍公务员遴选考试?因为很多人考到乡镇之类的苦逼岗位会寄希望于通过遴选考试来翻身,而更多对基层公务员工作不甚了解的同学想着“先随便考上一个好考的岗位再说,反正还有遴选”。这种想法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遴选很难,并且将越来越难。
    (1)遴选考试的招考也看专业,很多冷门专业会没有岗位可报。
    (2)很多公务员有最低服务期限,最低两年最高五年,可能五年以后你已经失去学习的精力和能力了。而且很多单位到了服务期限也不愿放人失去干活主力。
    (3)遴选考试在报名参加笔试时就要单位盖章同意。一旦你提出参加遴选考试,单位后来的晋升、各项荣誉基本就与你无缘了,单位还不一定同意你报考。
    (4)遴选考试面试并不是双随机,你的面试考官就包括你报考单位的领导们,所以有关系背景很重要。关系背景一方面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帮你忙,另一方面可以把你先借调到你想考的单位,让你去和领导们处好关系。
    (5)近十年公务员多数都是考进来的,考试能力越来越强,你要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6)遴选考试只考申论不考行测,并且申论是偏向于机关公文的内容,平时在文字材料岗才会比较有优势。
    (7)遴选考试是差额考察。就是说这个岗位招一个人,但是面试前两名进考察,报考单位领导再根据一些条件主管的筛选出最后他们要的人。这个环节家庭背景好、有关系的会有优势。而没关系又长相普通的已婚未孕女性最吃亏,因为已婚未孕大概率考进来时已经三十岁上下,不久就要生育,多数体制内女性在生育前后都要划水加直接休息个三年,以后也会把重心转移到家庭上,单位等于白招,所以都愿意要男的。
      所以不要对遴选考试报太大希望,

二、选岗所要考虑的几个核心维度
      1.专业:(1)要明确自己专业是公考热门专业还是公考冷门专业。法学、汉语言属于岗位多、竞争小的T0专业;计算机、会计属于岗位多、竞争大的T1专业;机械等工科专业普遍属于基本没啥地方招的T10086专业,如果专注于报考家乡,那很多时候只能卷三不限。所以如果你是公考热门专业,那么就把专业这个维度的考虑优先级降低,毕竟有很多岗位可以选择;如果你是公考冷门专业则要首先考虑招考专业,如果国考全国就一个岗位你能报那就根本不用考虑后面的几个维度了。
    (2)尽量选择要求具体专业的岗位,少选择大类招考的岗位。如多选择招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安全”的岗位,少选择招考“计算机类、建筑类、机械类”的岗位,可以有效降低同岗位竞争人数。
    (3)尽量选择招考专业较少的,少选择招一堆专业的,也可以有效降低竞争。
      2.地域:(1)尽量不要报考非发达地区的乡镇岗位。如果你执意要报考或者你的专业等情况只能报考乡镇、那么请多考虑一个维度,即“基层最低工作年限”,尽量选择年限短的岗位。
     (2)如果你的专业属于公考热门,能报考的岗位很多,那么优先选择家乡所在的市和省内的发达城市,其次选择周边省份的发达城市。如果你的专业属于公考冷门,被迫全国巡考,那么优先选择周边省份发达城市、二线城市,尽量避开山东这种考试难度大、收入又不高的低性价比考区和河南、山西这些公务员低收入地区,同时综合考虑收入、气候、饮食、医疗教育等因素。
      3.层级:一般来说省直和市直的性价比最高,要高于部委高于县直。部委主要是考试难度大,但是工资却不能满足在北京购房、且分房越来越难,考入之后竞争也激烈,很难晋升实职,所以性价比不高。当然家境好、在部委有相关关系背景或学历能力出类拔萃或经历千军万马杀出重围考入部委仍能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同学请直接报考部委。
      4.单位:(1)对于多数公考冷门专业来说其实没得选,能报的单位就是那两个,比如环境工程基本只能报生态环境局,无非是锦州市生态环境局还是旅顺口区生态环境局的区别。而对公考热门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来选择一下单位。比如想较快晋升又不怕累可以选择两办、组织部等部门,想逍遥自在选民盟、妇联,想去实权职能部门可以考虑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想多赚点工资又不怕累选公检法、海关、出入境。个人建议尽量避开财政、发改、城建等腐败多发部门,避开应急管理局、监狱等苦逼部门,避开纪检、审计等出差又多又累、责任还重的部门。税务、海事两个国考大户比照十年前的自己各方面差了很多,有其他岗位可选的情况下谨慎报考。
       (2)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报考公务员而不是报考参公。在以前参公的地位介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之间且更贴近于公务员,在晋升时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领导会优先将公务员正科提拔为副处、而不是将参公正科提拔为副处,但是其他方面基本按照公务员配套。但在18年机构改革之后很多地区的参公单位改的很乱套,对个人发展和工作开展都很不利,所以现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建议降低报考参公单位的优先级。
       5.职级。报考岗位的职级通常被缺乏体制内工作经验的考生所忽略,其实这将很大程度的影响你未来的个人发展。一般来讲能拿出较高级别职级来招考的单位、职数普遍比较充裕,将来更容易晋升,可以优先选择。而在其他几个报考纬度接近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的岗位,其他“二、三级、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的岗位优先级以此类推。对于公考热门专业的考生来说可以重点考虑以下报考岗位的层级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应届研究生、入职能直接定位四级主任科员,如果你是一个工作四年的研究生、入职能直接定为二级主任科员,那么你无疑将在未来的个人晋升抢占先机。

三、具体选岗怎么选
首先建议下载国考或省考的职位表,利用Excel表自己手动筛选。实在不会再用粉笔微信公众号右下角的“招考资讯”帮助选岗。
(一)公考热门专业:
       第一步,进行硬性条件筛选。在Excel表头选上“筛选”,将“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等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第二步,优先选择报考地域、城市。
       第三步,查看“备注”中的内容,看备注中要求的“限男性、需要某某证书”等条件是否符合,剔除不符合的岗位。查看“是否组织专业技能考试”,对需专业考试的岗位根据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剔除该岗位还是重点保留。
       第四步,筛选专业,将自己符合的岗位逐条复制到新建Excel中,再复制一下表头方便后续筛选。       

第五步,考虑报考单位层级,优先省级、市级。     

第六步,考虑报考部门。
       第七步,优先选择岗位级别高的职位。
       第八步,参考每日报名人数确定报考岗位。
(二)公考冷门专业
       第一步,进行硬性条件筛选。在Excel表头选上“筛选”,将“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等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第二步,优先选择专业,将能报考的岗位逐条复制到新建Excel中。       

第三步,查看“备注”中的内容,看备注中要求的“限男性、需要某某证书”等条件是否符合,剔除不符合的岗位。查看“是否组织专业技能考试”,对需专业考试的岗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决定剔除还是重点保留。
        第四步,从地域、单位层级、部门、职级、报考人数等维度综合考虑剩下的几个天南海北的岗位,确定报考岗位。
        省考报名也类似,具体某个省出公告后,公考冷门岗位也先看看自己的专业有没有能报的岗位再综合考虑其他维度进行报考。哪怕是本省本县,也要尽量避免报考乡镇三不限岗位。本县三不限和临省本专业在同一天考试的话,建议选择临省本专业来增加考上的几率。
        另外在知乎上有很多各个政府单位的讨论帖子,有各个地区公务员工资的揭秘。在你初步选定报考单位后可以去了解一下有关情况做一下参考。

四、总结
       总体而言,我的报考思路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选择能力范围上限的省级、市级的好单位,给自己设定好两年半的备考周期(从现在开始算可以至少有3次国考加3次本省省考的机会加多次外省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机会),经过艰苦卓绝的备考学习,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考上较好的部门,使自己未来四十年的职业生涯收获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多吃学习的苦,少吃工作的苦和生活的苦。


步行街主干道2022 年国考公告发布
发布于辽宁阅读 10598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辽宁辽宁辽宁楼主

· 辽宁

去年国考上岸以后一直想把我的一点经验写一写,前几天发了一个帖子了解了一下家人们大概想问的问题,也对帖子怎么写有了一点头绪。这几天会陆续把自己的一点心得写一下,帮助大家进行备考。同时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不可避免的有些谬误,欢迎各位老哥指正。

亮了(58)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辽宁辽宁辽宁楼主

· 辽宁

排版好像有点问题?我在网页发的帖,不知道APP上怎么就乱了,头疼

亮了(1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