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系列,部份优秀纪录片推荐(更新《热的雪》)

avatar
关注

近期跟着电影《长津湖》带来的抗美援朝热度,密集看了多部抗美援朝纪录片,感觉配合着电影看,能够对那段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看看什么叫人类轻步兵巅峰,什么叫人形高达,为什么鲜血和意志能战胜了飞机和大炮。基本内容都是在B站看的。

当然,四月等优秀的up主也创作了许多很好的视频内容,就不过多推荐了,本文还是以官方纪录片为主。

一、《断刀》

以志愿军第38军的视角,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第一阶段第二次战役中西线发生的故事。38军在连续昼夜奋战、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依然优秀的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夜奔袭75公里断美军后路,以一己之力对抗联合国军的南北夹击,生生掐断了联军主力南逃之路;包括载入史册的松骨峰战役,《谁是最可爱的人》文学原型,都出自38军在这次战役中的事迹。

作为和东线长津湖战役同时开打的西线战场,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被电影的宣传所掩盖了。然而西线战场无论战况惨烈程度、志愿军取得的战果,或志愿战士不可思议的战场表现,都值得被后世传扬。

事后,38军被彭总司令称为“万岁军”!38军军长为梁兴初。

二、《上甘岭-最长的43天》

以战争的全景视角,讲述了志愿军第15军、第12军在抗美援朝第二阶段上甘岭战役中的故事。联军总司令依然为丧心病狂的范佛里特,他以超出规定范围数倍的弹药密度、完全的火力压制著称,坐拥军事专有名词“范佛里特弹药量”。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为前所未见,炮兵火力密度也超出二战世界最高水平。

志愿军在得到了苏联装备补充,战术打法全面提升的情况下,依然惨烈无比。纪录片比较好的从基层官兵、中层干部、后勤保障、女兵、精神战等多个维度讲述了上甘岭战役,每个故事都值得一部电影。

战争中涌现了朝鲜战争唯二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一代狙神张桃芳、作为新兵就杀神附体的孤胆英雄胡修道,以及电影英雄儿女中高呼向我开炮的王成原型。

15军军长为秦基伟;12军军长为王近山(也是亮剑李云龙的原型之一)

三、《铁在烧》

以志愿军第63军的视角,讲述了抗美援朝第一阶段第五次战役中赫赫有名的铁原阻击战。第五次战役总指挥换成了稳扎稳打的李奇微,他发现了志愿军迫于后勤压力和机动性不足的“星期攻势”,并狡猾的安排策划了一场“空城计”,引诱志愿军进入,然后分割追杀。这种战术给志愿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同时几乎赢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关键时刻,63军英勇得接受了在铁原阻止联合国军的任务,保护主力撤退。于是一个后勤无法保障、疲劳饥饿、建制不全、几乎没有重武器的63军,在铁原打出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阻击战。

战役的联军指挥官就是弹药量制定者、炮火收割机、军火商的好兄弟——范佛里特。在几乎完全压制的前提下,被志愿军上了一课又一课。

63军军长为傅崇碧。

四、《冰血长津湖》

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因为电影的缘故最近非常火的纪录片,讲宋时轮第九兵团的故事,内容就不赘述了。只能说,比电影好看~

五、《较量》

是八一厂精心制作的历史文献影片,完整展现了抗美援朝的前因后果,但对于个别战役就没有讲的特别细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字幕版,背景讲解还是那种老式风格,不看字幕比较辛苦。

影片中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几乎成为了很多视频的素材库。

六、《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

我并不喜欢真人翻拍的伪纪录片,总感觉演员们的演技在喧宾夺主,但这部纪录片显然很好得把握了尺度,只有很少部分背景用了真人翻拍,绝大多数内容使用的原始纪录片素材。

这部2021年新推出的纪录片分了六集,相对完整地记录了抗美援朝中六次比较知名的战役,包括斩首行动的云山战役,东西两开花的松骨峰和长津湖,象征着铁与血的铁原和上甘岭,以及之前纪录片很少讲到的金城大捷。片中也从许多志愿军的个人事迹中侧面呈现战场的全貌,非常值得一看。

目前就看了这几部纪录片,如果各位JRS有其他相关的纪录片推荐,欢迎留言跟帖。

影视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
发布于广东阅读 10921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W是狮子还是大猫咪

· 上海

果然还是那个年代的人了解那个年代的事

亮了(54)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黑曼巴的嘲讽

· 安徽

好帖帮顶。志愿军的历史值得被更多人熟知和铭记

亮了(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