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有肉的007,不那么全能,但也多了一份温情
昨晚看的电影,散场时出来百感交集,一半是为了蕾雅赛杜的颜值和007的结局,一半是为了后半段狗屁不通的剧情。可以说,这个结局,是丹尼尔克雷格版007最好的结局。但是还是不免枉然,无语凝噎。从2012大破天幕杀机入坑,丹尼尔克雷格可以说是我这个时代的007,青春结束了。综合打分7.9/10分
在一开始我想探讨一下好莱坞谍战片动作片特工片肉眼可见的剧本同质化问题,显而易见的,速度与激情7,碟中谍4,007大破天幕杀机是近年来同系列电影中相对优秀的系列作品,分别是2015年速度与激情7(8.4分)2011年碟中谍4(db8.3分),2006年007大战皇家赌场(db7.6分),显而易见的是好莱坞传统动作电影正在不可避免的走下坡路,很多剧情和套路前人玩过了后人再难以创新,比如邪恶组织渗透正义组织,主角进入困境以后凭一己之力脱身,上司反水,手下背叛,有个亦正亦邪的帮手等等等等,这种套路可以说在2000到2015年被各种电影玩透了,所以现在很尴尬的事情就是剧情无处可编,很难富有创造性又不至于让观众看了大喊“哎这个我看过”,所以毫无疑问碟中谍系列是其中创造力最高的一个,毕竟还有无限反转,不至于让剧情过于扁平化,但是007无暇赴死,可能标志着老一代邦德结束,也标志着编剧是真的没什么新花头了。
(以下涉及剧透,还没看过电影的就不要往下翻啦)
如果只看打斗场面,可以说007无暇赴死是一部十分优质的好莱坞影片,飞车追杀,左右开弓,动作场面依旧延续了前两部的水准,一个字,爽。但是如果要探讨剧情,可能大多数人会被繁杂冗长的文戏所劝退,在这里要申明一下,文戏确实很长,但是作为蕾雅赛杜死忠粉,不好意思,我看颜看的贼起劲,这也是大多数人要抱怨的问题,为什么007系列中罕见的要引进了一个007爱上的人?为什么007中罕见的出现了那么多感情戏?
看007看的比较久远的人肯定会提出质疑,这一块我表示这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不吃蕾雅赛杜颜的看到繁杂冗长的文戏就想跳过,这个我也可以理解,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能感受到蕾雅赛杜那种被大荧幕放大的美貌的话,想必值得一看。
本片第一次也让邦德有了家庭,有了女儿,这一方面给007增加了一种温情,他不再是那个拔掉无情的冷面杀手,他有了自己在乎的人,当然传统观影选手肯定也会表示质疑,但是我认为这个桥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编剧的突破,打破了007谁都不爱,只爱sha人的传统印象,在这部老派詹姆斯邦德的谢幕之作中给了他最后的温暖。那个片段于我个人而言也是全片中很喜欢的桥段之一,温情的日光打在脸上,引出了同样是蓝色瞳孔的小天使,玛德琳:这不是你的孩子。突然就有一种无言的情绪涌上了心头,开头火车送别玛德琳无意间捂了一下肚子,加上蓝色瞳孔,让我百分百确定了这就是邦德的孩子,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确定邦德会死了,最后一部,无暇赴死,过于柔情的画面,只是为了结尾的死亡做铺垫。当然,更简单的,如果邦德不死,往事会一直找上他,幽灵党,赛弗,等等,其实这些鬼魅一样的东西,只要邦德还活着,就永远不可能摆除,江湖不是游乐场,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既然选择爱上了幽灵党的女儿,那么除了死,没有第二种能让她们摆除往事的方法,notimetodie。
本片的剧情其实前半段很流畅,该张张,该弛弛,该紧张紧张,该温情温情,但是到了岛上突然就像换了个编剧一样,反派铺垫的那么多,面具男,一手之力剿灭幽灵党,顺便还给邦德设了个局,多么高智商,好了到了岛上,啪啪啪三枪邦德,邦德不死,他们都倒在了生物病毒化学池里,邦德邦邦两枪,该说不说,死的过于草率,最起码也有个打戏对不对,这样只会让观众看到这里感觉“啊,赛弗,就这?”最强反派,就这?这个地方的设计肯定是不合理的,包括邦德最后迎着导弹死亡,不好意思我真的很想哭,但是这种场景在2000年以后的电影有多少电影爱好者们可以去挖掘一下,动作设计都不带变的吗bro。
邦德女儿一咬手,反派直接摊手让她自生自灭,虽然画面很美好,大家都知道这么可爱的小生命不会死了,但是能不能尊重一下反派形象,他想用大力神毁灭全世界,他会在乎一个仇家的女儿的生死?这段设计是个败笔,不这样设计会更好。还有那个菲利克斯的助手,拜托我知道你可能是反派,但要不要反水的那么俗套?这段剧情也是真的,前人用过太多了。可以说,前半段编剧可以给80分,后半段40分,还是看在玛德琳的分上。
大家应该吐槽最多的应该是古巴籍美女安娜·德·阿玛斯,为什么说是邦女郎,其实只有10分钟不到的戏份?显而易见她是能刺激大多数男性g点的美女,裸露后背的考究晚礼服,精致姣好的面容,难以想象她是利刃出鞘里的那个小保姆,不能说毫无相关,只能说像两个人。在更衣室里两人暧昧的举动让人以为邦德又要嗯嗯啊啊了,然则不是,到任务的结束分道扬镳,两人都没有过界的举动,其实我觉得这是编剧的精妙之处,设计这么一个桥段表现出邦德已经深深爱上了玛德琳,虽然嘴上叫她走,但是身体却很诚实,没再碰其他女人,一言以蔽之,这个“邦女郎”的出现其实象征着007正式定心,不再是那个到处留情的西装暴徒,他有了自己的温情,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根。于我个人而言其实无感,因为在大荧幕上玛德琳的颜完爆“邦女郎”,台下则另说。
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最精彩的片段一是开局的亡命飞车,二是邦德见女儿的桥段,三就没有了,能打高分的片段就是摄像机怼在玛德琳脸上的桥段,拉胯片段就是岛上以后的剧情,太同质化了,算是不那么完美的结局。
犹记得,那个邦德被猪队友一枪打入海里的片段,恍然间十年过去了,我们也老了,邦德也老了。但是还是很庆幸这样一个有点骚包又有点小帅气的007,丹尼尔·特雷格版的007,曾经莅临过我的青春,007你好,007再见。
至于说丹尼尔克雷格和蕾雅赛杜没有cp脸的,我窃以为杀手的女儿和特工不需要cp脸,恰如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玛蒂尔塔和里昂不需要cp脸一样,他们不需要那么世俗的东西认证他们是cp,观众都看得出来,这就够了。
近年来好像一直偏爱欧美女星颜多一点: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玛蒂尔塔,饥饿游戏的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低俗小说里的女主乌玛·兹曼,变相怪杰的女主卡梅隆·迪亚茨,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奥黛丽·赫本,越狱里的女医生Sara,但是感觉对蕾雅·赛杜的颜没有抵抗力,毫无疑问,她会在我之后很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的angel。幽灵党入坑的,无暇赴死简直是一种绽放的美,美得不可方物。
更新于11.2 昨晚二刷发现了更多的细节(没错,毫无疑问,我是为了Léa Seydoux去看的,昨天是我的生日,在我最好的生日去见我最心动的angel,相得益彰)
1开局出现的山洞和结尾出现的山洞是同一个,暗示首尾呼应,只是不同的是开局玛德琳在邦德的副驾,结尾是女儿玛蒂尔德在玛德琳的副驾,斯人已逝,但薪火犹存。
2一个彩蛋致敬007:大破天幕杀机,00号特工对莫尼·彭尼说,难怪你会给他一枪,这是大破天幕杀机开始邦德追那个拿走了记载了潜伏于全世界恐怖组织内部所有特工名单信息的硬盘的匪徒时,两人在山洞前扭打在一起,而莫尼·彭尼一枪误中了邦德,邦德直直落水。
3反派可能是对玛德琳有畸形的爱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一样靠sha人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萨芬可能是爱着玛德琳的,不排除是畸形的控制欲。“当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时,你们的一生将会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想必在结尾终章时,编剧也是想安排一次对玛德琳,邦德,萨芬三人的对手戏的,这个从前面的铺垫中可以窥探一二,但是为什么被叫停,可能是被寄了刀片,可能是觉得人设太难驾驭,可能是时间过于冗长,不得而知。(我真的不觉得冗长,甚至觉得想拍个上下部,这可能也是007死忠和路人的区别吧)
4用心去品萨芬在小岛密室里对007说的话,有深意
5为什么007必须死:以为把幽灵党老大关进了监狱往事就会结束,但是显而易见不是的,出现了萨芬,覆灭了幽灵党,还想要邦德一家三口全部go die,影片中有很多地方提示过,往事会找上你,很简单,灭了萨芬,还有后人会继续找007报仇,找玛德琳报仇,江湖好进很难退,但是如果007死亡了,这个闭环就出现了开口,玛德琳和007的女儿才能真正过上没有往事骚扰的生活。另一方面,英雄人物死亡是让观众印象更深和让口碑更好的方法,作为丹尼尔·克雷格版本的007谢幕之作,这个结局很好,我会像记住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一样,一直记住他。其实这里有一个影视爱好者都懂的事情,一个人怎么样才能不被忘记?就是让他的牺牲钉在屏幕上,钉在观众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6为什么要放走那个小女孩,因为开头说过了,“我看到你那对眼神很迷茫,很无助,他们需要我的帮助”,在医院又重复了一次,这就是通往问题的答案,邦德的女儿咬了萨芬一口,面对着众枪所指,没有一点畏惧的表情,萨芬觉得很失望,他是那种掌控欲很强的人,可以说一手控制了玛德琳的一生,他想用同样的方法去控制玛蒂尔德,却没想到根本看不到畏惧的神情,不出意外的话开头的玛德琳和结尾的玛蒂尔德应该是同一个年龄左右,反派开局从玛德琳眼中读到的绝望在玛蒂尔德眼中没有读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可以掌控的人,他不能像掌控玛德琳一样掌控她的人生。所以,他让她走了。毫无疑问不细心这个是看不出来的,一刷的时候我抱怨这段情节的无用之处,二刷才发现处处有伏笔,有心人自会发现。
7 2021.11.1二刷无暇赴死,20121.10.31n刷幽灵党,突然发现剧情走向很像,前半段紧张刺激,张弛有度,后半段像被打降头一样,编剧能力直冲谷底,其实保留前半段完全可以db8字头,后半段兴许是时长问题,兴许是其他原因,总归让人有点唏嘘。
8其实我理解为什么导演找的是蕾雅赛杜出演邦德最终的挚爱了,她颜值兴许不是广义上的最好看,她的颜值绝对是需要细细品的那种,但是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开头戏,被误解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火车戏,那种要流泪但没有流泪将一个怀孕的女人被爱人怀疑但是没有解释的感觉表达的淋漓尽致。(一直在说这段,毫无疑问这段是我无暇赴死最喜欢的一个桥段)监狱戏,邦德和玛德琳迎面相撞,一个眼神就能表达出很多东西,初见邦德,在走道的两头时,玛德琳震惊,但又隐含一点对爱人重逢的兴奋,就一点点。相遇时邦德想要与玛德琳握手,玛德琳死死地看着邦德,就从那么一个眼神中我读出了爱意,想念,痛苦,又有绝望不舍以及决绝的心意。在医院与萨芬的对话中,一双泪眼直接迸发出来,人生被控制的不甘心和对邦德的担忧溢出荧幕,这就是会说话的眼睛。这也就是行走的演技。所以说她真的很适合大荧幕,她的美适合被懂的人钉在脑海里。
最后附上我女神Léa Seydoux的美图吧,多图预警!!!!!
荒波椛叶
· 浙江挺好的,从皇家赌场追到无暇赴死(前代007看过布鲁斯南的择日再死等几部),怎么说呢,觉得丹尼尔版的更好。强壮又不失风度翩翩,维斯帕和玛德琳短暂的感情戏也能有点侠骨柔情的感觉,不像之前的007总感觉是存粹的种马。这个结局可以接受了,Heroes come and go, but legends are forever.
总有鸟民忤逆朕
· 四川2020年我和我男♂朋友看了国产007,从此以后我心中的007永远只有周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