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海运贸易收关税一本万利,为何明清要施行海禁?

avatar
关注

乾隆时期,清朝施行一口通商,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在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停滞不前。

放开海运贸易,收税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为何明清又是海禁,又是闭关锁国?

发布于江苏阅读 13248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克城骑士乐邦詹姆斯

· 河南

对于统治者来说,国家和政权的稳定要比海外贸易带来的税收重要的多。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是由于沿海地区越来越严重的倭患盗虐侵扰和贸易走私,以及张士诚等逃亡海上的旧部的威胁。加上朱元璋农民出身浓厚的农本思想,海禁政策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得以更快的恢复农业生产。宋元以来繁盛的海外贸易戛然而止。清朝的闭关锁国,也主要是为了应对台湾郑氏以及大航海开辟后海外西方国家的威胁。加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物阜民丰的思想,使得1840年之前,清朝大部分时间处于海禁状态。

亮了(120)
查看回复(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小皇帝勒小詹

· 河南
琼云海禁不等于禁止海上通商,更不等于闭关锁国。而是分情况有目的的短时间正常行为。海上贸易兴起之后,从宋朝就有海禁,元朝四次海禁。朱元璋时期海禁是为了防残余势力,后来是为了防倭寇,前有郑和下西洋,后有隆庆开关,民间海上贸易络绎不绝。大量白银流入中国。鞑清前期是让郑经打的沿海迁界。后面一样开关了。闭关锁国是鞑清特有,为了满汉之防刻意阻碍科技发展。乾隆就有英国进贡的燧发枪。即使穷兵黩武也不给你普及。以致鸦片战争竟然挖明朝的炮用。收起

不是吧!康熙年间就曾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但是,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南洋禁海。南洋禁海虽然并非全面禁海,但对于正在不断发展的中国民间对外贸易力量无疑是严重的打击。到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大臣的反复奏请讨论下,担心闽粤地区因洋禁而引发海患,才同意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重新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

亮了(36)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