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三观,黄帝将自己的儿子蚩尤杀死,并且吃掉了。
“黄帝有子曰蚩尤,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
最新公布的清华简《五纪》,可以说是又让古史变得莫名其妙了
没错,战国时代的竹简记载蚩尤是黄帝的儿子,这个倒不是孤证,也不是一个新的观念。
早在史记上其实就有记载:“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
说的是武帝杀戾太子的事情,田千秋以轩辕黄帝杀蚩尤来举例,为武帝洗白,将其行径正当化。
不过当时没有旁证,谁也没当回事,现在清华简出土了,直接证明了这一说法,在早期古代社会普遍流传。
古史本就治故荒忽,传闻异辞,《孔子家语》中甚至记载了黃帝者,少昊之子。不过这个应该是错误记载,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孤证,而且《孔子家语》其书早佚,是三国时期重新整理出来的,不足为信。
可是这个竹简是战国时代的,极为接近元始神话历史,又有西汉的史记验证,可以说是有着无懈可击的可信度。
一直以来我对蚩尤的理解都是赤帝,他与神农炎帝同属一脉,后在边疆僭越称帝,趁少昊势衰统治东夷部落南下夺权,相当于朱棣与朱允炆的关系。
《逸周书》中的:昔天之初, (诞)作二后。乃设建典, 命赤帝分正二卿, 命蚩尤于宇少昊, 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 九隅无遗。赤帝大慑, 乃说于黄帝, 执蚩尤, 杀之于中冀, 以甲兵释怒……
《盐铁论》中说:轩辕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
可以看出来蚩和朱棣非常相似,都是在北方驻守长城于宇蛮夷。区别就是蚩尤趁少昊势衰,征服了东夷部落,带着两昊一起南下征伐炎帝势力,炎帝战败,敌不过蚩尤,只得求援于黄帝,自己的权力也因此被架空,黄帝先把两昊杀了,后宰蚩尤,横扫六合,夺权登基,为啥后世称少昊为黄帝之子呢,因为少昊是部族首领的名称类似于可汗,黄帝给原本的少昊杀了,自然可以扶持自己的儿子玄嚣当上少昊。
以上就是我对蚩尤黄帝炎帝少昊的关系理解,现在这个消息一公布,简直世界观崩塌,蚩尤成了黄帝的儿子了,原本我脑中完美的逻辑链,现在完全对不上了,混乱。
这个竹简最恐怖的一点是,黄帝把自己儿子杀了后吃掉了。
“黄帝既杀寺蚘(蚩尤),乃向(飨)寺蚘(蚩尤)之身,焉始为五芒。以其发为韭,以其眉须为蒿,以其目为菊,以其鼻为葱,以其口为藭,以其亦(腋)毛为茨,以其从为芹,以其骸为干候股,以其辟(臂)为桴,以其胸为鼓,以其耳为照笯。”
很难不认为是儒家觉得这太残暴了,又违父子之道将其删去,彻底断绝此类说法,故而后世再没有流传过。
沉迷王者热爱学习
· 湖南什么希腊神话🐶这不克拉诺斯吃宙斯嘛
苏米欧楼主
· 辽宁传统理解正是因为没有其他佐证,才强行扯出那一套的,因为当时所有的情报都无法将蚩尤和轩辕联系到一块去,故而不能理解为什么武帝和戾太子的事情要拿轩辕和蚩尤举例,如今竹简解读出世,自然扭转了那生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