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国逝世,不知道街上有多少人认识
上了微博热搜,但好多人都在意他国籍的问题。我只想说只用政治的眼光去评判一个对中国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很大贡献的学者是不公正的。
作为一个学艺术的考研党,初读他的书《美学四讲》还只是因为考研需要。但后来读到“审美就是这种超生物的需要和享受……它的实质是一种自由感。所以吃饭不只是充饥,而成为美食;两性不只是交配,而成为爱情;从旅行游历的需要到各种艺术的需要;感性之中渗透了理性,个性之中具有了历史,自然之中充满了社会……”觉得属实精彩,心灵大为震撼,如痴如醉。整本书逻辑严谨,叙述流畅,文笔生动,虽是哲学但比起以前读过的《西方哲学史》丝毫不费力反而很容易感同身受,让人深受启发。如今先生逝世,内心只能满是遗憾,没有多读一些他的著作。
拜仁主教托马斯穆勒楼主
· 浙江引用美学四讲结尾的最后一句,缅怀大师。“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经验常新,审美常新;于是,情感本体万岁,新感性万岁,人类万岁。”
suneast123
· 江苏我买过他的全集,还记得是大学的时候,省吃俭用买下的。我至今还记得冬天坐在图书馆前面的台阶上边晒太阳边读他的书的情景,一晃好多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