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观察】纳帅的阵型实验室:4231为表3331为里?
本轮德甲被称为“矛盾之争”,德甲进攻最强之师拜仁主场挑战失球最少防守最稳的弗莱堡。比赛确实精彩绝伦,二者有来有往,但拜仁最终还是笑到了最后,以2:1的比分小胜。在经过开场之初由于失误太多引起的慌乱之后,拜仁逐渐掌握节奏。本场比赛,拜仁中路渗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此拜仁取得第一个进球稳定住了局势。执行这样进攻策略的阵型并不是表观呈现的4231,而是一个另类的阵型3331。实际上,这样的战术安排纳帅已经不止一次使用了,本期战术观察让我们聚焦纳帅的这一试验阵容。
关于3331:3331是一个极具攻击性的阵型,强调中场掌控和控球。此阵容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进攻球员容量,当然是以牺牲防守力量为前提的。在经典3331阵型中,箭头中锋身后的三人包含一个进攻型中卫或前腰和左右两个边翼位或边锋;中场则是安排防守型中卫或后腰;承担防守重任的是三名中后卫。由于该阵型过于极端,现代足球中已经很难见到全场如此打的球队了。
变“型”记:拜仁此前在欧冠第三轮对阵本菲卡时在上半场曾祭出过4231变阵3331。在那场比赛中,这一初次尝试的阵容其实成效不大,在第六十分钟换回4231后进攻才变得顺畅,最终4:0拿下比赛。但相信纳帅通过那场比赛积累了经验。而后,通过联赛中几场比赛的继续摸索,纳帅逐渐掌握了变阵的要领。
变“型”的优势:4231和3331强调的场上空间是非常不同的。4231注重边中结合,边路往往是进攻推进的关键,对于球场宽度的利用也是非常重要。而对手进行战术针对时往往会重兵布防边路,以阻碍攻势的发展;3331则强调集中爆破,传统的3331是中路冲击的代名词,要求四路人马前仆后继地冲锋。如此变阵可能会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拜仁进攻时:拜仁的变阵实际上是传统版本的改良。虽也是集中优势兵力,但冲击点不局限于中路。在本场比赛中,随着戴维斯的上顶,卢卡斯、于帕和聚勒组成三后卫;基米希、格雷茨卡坐镇中路,萨内时常来到中场拿球,与两名铁腰组成中场三人组;戴维斯突前很深,穆勒在前场左右摆动,而科曼则负责中右路;加之莱万的位置也在中路偏左,这样拜仁就形成了一个左重右轻的3331。当球进入对方半场时,整个阵型向前推进,在保护球权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创造接应点。这样一来,前面的箭头莱万由于深入敌后会被重点盯防,其牵制作用大于攻击属性,而完成最后一击的往往是第三阵线上的中场球员。所以,本场比赛,格雷茨卡甚至拥有制造帽子戏法的可能,可惜运气差了一点。
拜仁防守时:3331是不适合作为防守阵型使用的,因为其兵力过于集中,给予对方的空挡实在太大。故拜仁在防守时,依旧采取4231的站位。但问题在于如果拜仁在组织进攻时出现失误,阵型来不及回收,这就非常危险。实际上,当这种情况出现时,面对对方进攻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后腰、位置较后的中前卫和比较靠前的中后卫临时组成的,目的就是延缓对手推进速度,为其他队员争取回防时间。在这道防线中,后腰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状态良好的基磁二人组完全可以胜任这一角色,但铁人基米希场场打满,实在过于疲劳。从场上表现看,劳累对他状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于帕这场比赛表现出色,他的全速回追使得后腰的漏洞可以被尽力弥补。
结语:事实上,在拜仁稳定4231打法后,各队也在尽力寻找对策。而拜仁主动寻求变化是有益的尝试。纳帅不安于现状不断实践自己特色的战术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也许在日后拜仁可能会因此交学费,只能衷心希望这不是在关键场次发生。
ArjenMeg10
· 湖北所以拜托戈雷茨卡别光知道一股脑地前插前插前插,你自己倒是爽了可后防线压力呈几何数倍增啊
novamax
· 上海中场的两个边后腰(或者说边翼卫)现在是戴维斯和狗不理,这两人不能保证攻守平衡,瓜时期试验边后腰,这两个位置好歹是阿拉巴和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