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爱死机》?年度最佳科幻片来了
又一部科幻片刷屏了,豆瓣评分8.4分,一举成为年度评分最高的科幻片,不少影迷称之为电影版《爱、死亡和机器人》。
《芬奇》
末日、公路、机器人……诸多元素杂糅的《芬奇》,有何特别之处?
01
先来看看海报。扑面而来的,是末日废土感。
故事发在不远的将来,太阳耀斑爆发,地表沙尘暴肆虐,地球生命近乎灭绝,世界变成一片废墟。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下,幸存者只能穿着防护服外出,靠四处搜罗罐头食品苟活。
海报上有3个角色:一人、一犬、一机器人,这也几乎是片中全部角色了。
芬奇(汤姆·汉克斯饰。不得不说:汤叔出品,必属精品)是一名年迈的工程师,上天可修风力发电机,在地能搞编程做电工,并凭着知识和动手能力创造了机器人杰夫。只是,作为团队主心骨的芬奇,已经老态龙钟,且因常年遭受辐射,疾病缠身。
狗狗古德耶尔是芬奇捡来的,战斗力为0,属于“成本部门”。
机器人杰夫力气很大,但脑子不怎么灵活,而且搬家时还是个新生儿,刚学会走路。
当然,不能忘了片中另一个角色——被迫进行器官(眼睛)移植、任劳任怨却中途为团队捐躯的机器狗杜威。
随着一场超级风暴的逼近,主人公们被迫踏上前往旧金山的旅途。
人是老人,犬是老犬,机器人还是个贫穷版。这个略显寒酸的组合,前路艰险重重:
从密苏里前往旧金山的近3000公里路程中,沙尘暴、紫外线辐射随时可能夺走芬奇和古德耶尔的性命。
食品物资严重缺乏,只能在路上边走边找。
但让芬奇更担忧的,并非这些看得见、可预测的风险。影片开头,他在一个废弃超市寻找物资时,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大受惊吓。片中设定并没有怪物,他怕什么呢?
是同类,是人。是文明坍塌后,会为了一个罐头相互残杀的人类。
为了提防躲在暗处的人,芬奇近乎偏执地坚持晚上休息、白天开车,尽管白天强烈的紫外线随时可能夺走他的性命。
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们能顺利抵达旧金山,看见金门大桥吗?他们在路上的遭遇,这里就不赘述了。
02
在《芬奇》的架构中,导演极尽可能地做减法,角色极少,剧情极简,只是一段简单的公路旅程。
但为何能带给人深刻的触动呢?
人类学玛格丽特·米德曾提出,人类文明的起源并不是陶罐、火等工具,而是考古中发现的一个远古人类的断裂后又愈合的腿骨。因为这意味着,这个断了腿骨的远古人类,在受伤期间得到了同伴长时间的悉心照顾与守护。
片中食物极度稀缺且不可再生,文明与秩序几乎失去赖以存续的物质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断了腿骨的人很难得到同伴的照料,甚至可能成为同类的食物,就像在《三体》里的出逃舰队为了生存只能杀死同类以获取物资,甚至以同类为食。
末日中,芬奇显得很另类。
一方面,他出于自我保护,同样信奉末日生存的第一法则:不能相信任何人。杰夫对此表示不解时,他生气地表示:因为信任会害你送命。
另一方面,他心底本能地渴望信任、渴望亲情。他把父亲寄的以及自己收藏的明信片挂在墙上,并带着上路。杰夫出现前,他将所有感情倾注到了相依为命的狗狗古德耶尔身上,甚至创造杰夫也是为身后事做准备——希望在他死后,有人替他照顾狗狗。
芬奇倾力照顾狗狗这个“负担”,一如远古人类照顾断了腿骨的同伴。
芬奇几乎不曾远行,只去过一次纽约。却收藏了不少明信片,封面都是那些人类伟大城市的地标建筑,包括此行的目的地——金门大桥,以此寄托对远方的期望。
在汤姆·汉克斯的出色表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在末日废土中,不仅人性未泯,而且心怀热望。
03
机器人杰夫是片中的灵魂“人物”。
构成或成就一个人的,是什么呢?不少学说认为,是记忆。甚至科幻作品中常有这样的设定:人的肉体只是容器而已,将记忆上传或储存到云端就可以实现“永生”。
与芬奇一同走过的记忆,成就了杰夫这个“人”。
一开始,它只是芬奇创造出来照顾狗狗的“工具人”。芬奇教他学步,给他取名。他给芬奇带来了惊喜,也闯了祸,甚至间接导致杜威的殒命。
渐渐地,他从芬奇的左右手,变成这个“家”的顶梁柱,甚至在芬奇病重时给他敷毛巾。
不得不提的是,杰夫身上让人看到了《机器人总动员》中瓦力的影子:和瓦力一样一身破烂,和瓦力一样任劳任怨、不知疲倦,和瓦力一样身处末日却对世界充满好奇。
在芬奇去世后,杰夫像芬奇一样给狗狗喂食,坐在椅子上和狗狗玩抛球游戏。
他把自己画的照片挂在金门大桥上时,喻示着他在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不仅拥有了原本只有“人类”才会有的记忆,他还有了情感,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成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蜕变。
结尾是温情的。金门大桥上挂满明信片,飘荡着人们的思念,告诉我们仍有很多人像芬奇、杰夫一样,在绝望中选择希望,经历世事无常却仍然热爱生活。
04
最后,忍不住想说下那些也许和本文无关却触动人心的小细节:
芬奇外出搜集物资回来后,只开了一个罐头给狗狗喂食,自己舍不得吃,将其余罐头都储藏起来。懂事的狗狗见他只喝水,一脸难受。直到芬奇安慰它后,它才开吃。
芬奇在给杰夫设定指令时,除了阿西莫夫三法则以外,加了第四条法则:如果芬奇不在,机器人必须保护狗狗,本条指令优先于所有其他指令。这说明他把狗狗看的比自己还重要。
狗狗不能外出,只能待在室内,跑步机已经玩得很溜了。又搞笑,又让人心酸。
芬奇去车间工作时特地打卡并戴上工牌,这一习惯在独自生活这么久后都保留着,无疑是对往昔的一种追忆。
片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其他人物(除了芬奇回忆中的小女孩),他们被人盯上时,对方自始至终未曾正面现身。这既突出了“人”这一风险的不可预测、不可控,也保留了对方并非坏人的可能。
杰夫想要一个伟大的名字——莎士比亚、拿破仑、罗福(目前唯一在火星表面上运行过的人造火星车),芬奇一一否决了,最后选了个普通的名字。也许,芬奇觉得末日中并不需要英雄、文豪,能普通、简单地活下去就足够了。
杰夫发现蝴蝶后,芬奇第一次没有穿防护服沐浴在阳光下(此前一次是把车开到了阴凉处才下车),此时,影片第一次有了如此明亮的色调。他看到了飞舞的蝴蝶、绿色的草,看到大地重新有了生机。尔后,他安详甚至尽可能优雅地迎接死亡。
杰夫与芬奇第一次握手是杰夫诞生时,最后一次是芬奇临死时,形成了呼应。某种意义上,最后一次握手,象征着双方生命的接力。
杰夫最后开罐子时,直接用胸口的开罐设置,这是芬奇特地为狗狗设置的。
杰夫和狗狗玩抛球游戏时,一开始时是站着扔,围着狗狗转,结尾和芬奇一样坐在椅子上扔。
最后在金门大桥上,杰夫是穿着衣服的。他,越来越像芬奇。
注:
1、本文首发于虎扑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第二放映室”。
2、本片资源:关注“第二放映室”,回复片名获取下载链接。
YNWA半SHen不Sui
· 甘肃这样式的电影太少了!!!!给我整哭了都
第二放映室楼主
· 广东也许可以反思一下,是否自己缺乏共情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