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和拓跋珪谁更厉害

avatar
关注

理性讨论

发布于密苏里阅读 20073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Mazarin

· 黑龙江

很多人总觉得太武帝牛逼炸裂,殊不知,拓跋焘是典型的孤家寡人,向来刻薄少恩。北平王长孙嵩何等人物,14岁统领部落,17岁助拓跋珪复国,年届70,一言不合,就当廷顿辱。景穆太子拓跋晃监国多年,文韬武略,著于四方,然宗爱区区阉宦,谗言一进,则不免忧愤而死。人常言太武帝喜怒无常,但崔浩族灭之前,拓跋焘有充分的时间冷静下来,否则他也不会放过高允等人,显而易见,所谓崔浩 “暴扬国恶” 云云,不过借口而已。究其根本,不过是柔然、胡夏已平,北魏国势大盛,再不必看河北大族的脸色,崔浩所谓的 “谋虽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 完全是为尊者讳罢了,说破天不过是 “鸟尽弓藏” 而已。450年2月,拓跋焘大军南下,围攻悬瓠40天无功而返,7月,崔浩国史之狱,赵魏大族屠戮略尽,刘义隆随即发动元嘉第二次北伐,南军长驱直入,饮马黄河,10月,拓跋焘大军渡河,大举反击,12月,魏军渡淮南进,饮马长江。451年正月,太武帝以 “前有长江,后有坚城,军资不继,士马多死” 大军北返,途中再次围攻盱眙,结果猛攻20余日不克,魏军 “杀伤万计,虏死者与城平。……如此三旬,死者过半……且疾疫死者甚众。” 6月,景穆太子拓跋晃忧愤而死。区区一年多的时间里,拓跋焘把赵魏大族屠了,南征得不偿失,勋贵怨声载道,听信谗言,逼死太子,最后终于落得众叛亲离,被宦官弑杀的下场,所谓倒行逆施,不过如此。

亮了(114)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Mazarin

· 黑龙江

道武帝何等人物: 5岁,亡国。 15岁,复国。 20岁,一统草原。 24岁,参合陂之战,后燕步骑十万,王公文武数千,举国精锐,一朝尽歼。 25岁,建天子旌旗,步骑四十万,越过句注山,一战夺取并州,后燕第一名将慕容农,尽弃妻子,仅以身免。 26岁,柏肆之战,后燕步卒十二万,骑三万七千,尽没于此,信都、中山城破,后燕北奔和龙。 27岁,尽有后燕中原之地,改元,即皇帝位。 31岁,柴壁之战,大破后秦,姚平投水而死,擒狄伯支等,文武四十余人,甲兵四万余众,姚兴请和,称霸北方。 史称其 “不世之神武” 、 “战胜攻取,未尝少却” ,实乃北朝第一龙傲天。

亮了(176)
查看回复(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