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说《诛仙》、金庸先生作品是糊弄小孩子的,给我整破防了
今天看到有人评论说小说《诛仙》是小白文,文笔一般,情节爽文,前两天还在某乎上看到有人评价说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到处抄袭,爽文套路,没什么营养。
对于这些评论,有时候看得真的让人觉得很无奈啊。
我不知道大家都是看什么书长大的,也不知道大家平时都看什么书,但是我可以大概说一下我看书的情况。
我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其中有外国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两门课,老师当时上课的时候,给了我们一系列名著的书单,让我们去读,很幸运,我在大学期间也读了不少名著,不能说读的有多好,但是最起码都认真的读过一遍。
后来大学毕业,在家也看过很多小说,经常陷入迷茫,那段时间很喜欢看伟人的自传,尤其最爱毛选。
年轻的时候对毛主席虽然也怀有崇敬之情,但是没有去具体了解过毛爷爷的生平与文字,直到看了毛选之后,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是一代伟人。
我也在毛选的帮助下,慢慢走出了迷茫期。
回首半生,不能说自己读了多少书,读懂了多少书,但是自己也的确看过不少书。
个人认为,读书是分阶段的。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从接触小说开始,看的就是名著。
反正我不是这样的。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就是一些网络上的文学作品,小说《诛仙》是我在初中时读到的出版书,每次看书的时候,还要专门跑到新华书店去,才能看到。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养成了去书店看书的好习惯。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小说《诛仙》中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而后也正是在这部书的影响下,我接触到了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的武侠作品,上高中时还看了《英雄志》,而后也读过《雪中悍刀行》,可以说,对于武侠与仙侠,我本人是情有独钟的。
因为个人认为,武侠中有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之根。
前两天看金庸先生的小说《神雕侠侣》,在看到郭靖向杨过传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时,还是觉得非常震动。
我现在的年纪,看小说已经不再关注于一部小说爽不爽,而更多的是看小说中传达给我的一些道理与力量。
如果说到爽,哪一部畅销的小说中没有爽的元素呢?
哪一个优秀的电影中没有编剧对于套路的运用呢?
如果单纯用爽和套路来判断一部小说是不是小白文,那大部分的小说都可以划在小白文之列。
何况小说《诛仙》的文笔现在已经被人看做是小白文的水平了吗?
如果这样说的话,我倒是有一些文笔不是小白文的仙侠小说可以推荐,可是那些作品文风再好,辞藻再华丽,场面再宏大,他们能算作仙侠小说吗?
只有仙没有侠,那还是仙侠小说吗?
我小学初中的时候看的网络爽文多了去了,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这些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应该就和我现在的年纪这么大,他们当时写小说的目标受众就是给初中生高中生看的,但是当时身为初高中生的我,从来没觉得我自己看的是爽文,相反,他们的书陪伴我走过了一段青春。
后来我上了大学,开始看四大名著,外国文学,唐诗宋词,也从来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嫌弃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欢乐和思考的书。
难道就因为现在读的书多了,读的书高级了,就觉得自己之前看的书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大三那年,我去学校实习,看到不少初中生还在看《斗破苍穹》、《斗罗大陆》这样的热血小说。
当时就忍不住感慨,果然,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学生,在当时的那个年纪,就喜欢看这样充满冒险和热血的内容与作品。
难道他们看小白文错了吗?
不少朋友在初高中的时候喜欢看《火影忍者》、《海贼王》这样的民工漫,难道你会因为现在你长大了,就说《火影忍者》、《海贼王》不好看吗?
他们没有使用套路吗?
他们没有让你觉得很爽吗?
他们就真的已经完美无瑕到没有一点瑕疵了吗?
你会不会就此评判他们是小白动漫,或者说他们已经过时了呢?
凭什么国外的作品就能成为你青春的回忆,而中国的一些不太成熟的作品,明明当时的你也看得津津有味,现在你长大了,反而将他们弃之敝履呢?
每个少年终究会长大的,在少年时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好的时候,这些热血的、冒险的、奇幻的、仙侠的内容给他们带来了对于未知世界的美好与想象。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如今的你长大了,但是同样的,你也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少年时蓬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们现在逐渐变得成熟,看的作品更加的贴合现实,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于青春时期的另一种滋味。
两者各有千秋,没必要相互比较。
难道就因为我现在懂得多了,看的书高级了,就要否定自己的过去吗?
没有过去,哪来的现在呢?
另外,也说一下自己对于小白文的看法,说白了,小白文的受众从来都不是我们这些年纪已经稍长的人,他们是写给年纪比较小的人看的,如果你是从看小白文那个年纪过来的,你可以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学,但是也请不要回头来贬低这些小白文学的价值。
当然,我自己对于小白文也是有一系列看法的,但是我却不想在这个事情上多做评价。
时间会证明一切,好的作品会留下,不好的作品会淘汰。
少年们终究会长大,我们现在懂得东西,他们也终究有一天会明白。
最后还是说一下我分析小说《诛仙》的问题,很多人以为我分析《诛仙》是在分析作品,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在缅怀青春,所以天然加了一层滤镜,而且个人认为《诛仙》能受到这么多朋友的喜欢,也必定有他的价值,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也别轻易否定这个价值。
我写这个纯粹就是我想写,没别的原因,写这个也不赚钱,我就是想在自己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点东西,行不行?
说句实话,我自己也写过小说,同样是写给少年人看的,我自认为写得非常垃圾,但是好像反响也还凑合。
以我现在的年纪与阅历,决定了我作品的受众只可能是比我年纪小的人,我的水平也限制在了自己如今的所见所想。所以对于一些长者的评论,我表示理解与赞同,但是还是那句话,受众不同,多说无益,一部作品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
我只选择表达自我,也只能选择表达自我。
最后,想说一下中国武侠文化没落这个话题,对于这个话题我还是非常痛心的。
对于小说,最重要的就是作品的魂,但是现在的大部分作品都没有了魂,多数流于表面,不能说写得不好,只是觉得成为了无根之水,非常脆弱。
文化自信是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以前上大学看外国名著的时候,觉得人家写得真好,同学老师们都是一个劲儿的夸赞,但如今的我想说,外国文学很好,但是我们中国文学也不差。
如今中国的网络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文化输出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修真、仙侠、玄幻类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中的质量良莠不齐,但是这里面讲的东西,却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希望大家能给他们一些包容,对于那些还不错的作品,不要去随意诋毁,也期盼未来的文学中能诞生出更好的作者与作品,我们的文学,即使是网络文学也不比别人的差,加油,共勉!
大家对于《诛仙》、金庸先生的作品怎么看?他们是小白文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华景哈登
· 广东诛仙,初中的青春啊~期待持续更新
卓璇基地
· 山东事实,么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