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唐朝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盛世?

avatar
关注

中国最大的特色是从很早就有有靠谱历史记录。这使得历任王朝就如同蝴蝶效应里一样不断针对之前朝代灭亡的原因去改革制度。

很多国人站在现代的视角评价觉得如汉唐般盛极一时的制度才是好制度,但对封建君主而言千秋万代才是其追求。

商人武功赫赫,四海臣服。但商纣打服周两次,而周一次就将其灭亡肢解。于是周开始采用了分封制度,功臣与皇子瓜分当世几大族,建立邦国,拱卫天子。

这个制度其实到春秋依旧是成功的,春秋五霸只求称霸。如同日本的幕府制度,天子依旧是天子,称霸者就是“幕府将军”。而战国的开启,无论三家分晋还是田代姜齐都是家臣取代诸侯,那诸侯自然可以取代天子。周天子实际上从这时就不再是天子了,可以视为周的灭亡。战国时的变法实际的推动力量是以官僚代替贵族封君参与国家政策,从而杜绝封君篡位的可能。官僚比依靠血统的贵族更有才能,取消封君使得中央的动员能力更强。军功名爵等军事改革反而只是皮毛。(如果赵武灵王不脑残退位玩,造成赵国内讧,是不是秦统一天下还不一定。)

所以秦朝坚持郡县制的根本在于之前只有封君有能力造反,嫪毐(太后)、成蟜(王族)、吕不韦(贵族)更让秦始皇对外戚、贵族、王族的提防远大于权臣与百姓。汉承秦制,秦汉最大的区别在于前期的分封功臣与白马之盟后的分封王族。当时楚人觉得自己是楚人、赵人觉得自己是赵人,分封王族使得当地百姓归化认同大一统的汉人身份作用巨大,更是诸吕叛乱后夺回刘姓王朝的根本制度。至于之后的七王之乱,无论结果如何在刘邦的眼中依旧是汉家江山。但对于刘彻而言千秋万代要的是自己嫡系子孙的千秋万代,于是推恩令。

西汉亡于士族外戚王莽篡位,于是东汉时期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不过一屠夫。如果董卓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董卓也是袁绍家族门下)最后大概率是天下二姓的袁绍篡位。最后依旧是刘氏诸人与袁氏的对决。

司马篡魏,王谢风流,士族成了隋唐皇帝的肉中刺。科举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这之前中原王朝最可怕的两个武器一个是科技生产力碾压,另一个则是以超级家族为基础的超强动员能力。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出动了几乎所有成年男子。三国时的李进家族子弟兵就有几千,加上依附于李氏的佃户等等,李进一个家族就有能力出兵上万。(公孙氏、夏侯氏等等)诸侯、封君、诸王、士族,统治基础都是超级家族。赵氏孤儿身后有几个依托赵氏的超级家族(非贵族)如果赵氏不能出头这些家族也不能出头(大部分是赵氏分支)。这些家族不但拥有规模优势,更拥有特权或大量官员庇护,拥有强大的人口与财富和保卫他们的防护力量。刘备的血脉如此疏远他父亲已经可以成为小官,刘备依旧是卢植的弟子。五姓七望与唐天子的故事有何依凭。

现代农村械斗的动员能力依旧几乎可以动员全村男性从全国各地赶来参战,这种家族制的动员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北方游牧民族。

而这类以家族子弟兵为核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军队战斗力更远大于以利益为纽带以家丁为核心的明末军队。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已经无力控制节度使,乱世有刀就是草头王,各个将领依次登上历史的舞台。对大宋而言,士族已经不存在,谁来控制地方不会造反才是问题的关键(之前统一王朝碾压外族使得抵抗外族在制度设计上并不占据重要地位)科举士绅登上历史舞台,士大夫共治天下开始了。

士大夫阶层获取权利与利益的核心途径在于科举,集中力量在培养读书人上才是立身之资。于是同族的联系扶持并不是最重要的(以前需要共同作战至少家族互斗)培养仪表堂堂并且天资聪颖的家族子弟才是唯一有利可图的行为,毕竟诞生更多官员的家族说服当地官员动用公权力保护家族就可以。

大怂之所以怂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岳飞和狄青。为什么这类名将在大怂会郁郁不得志?武将地位关系到以武立族的超级大家族(士族)是否会诞生,已完成转型的士大夫家族绝不会允许。武将上不得封侯拜相,下难以壮大家族。

元朝不谈,但宋的三大弊政为冗兵冗官冗费,明朝就官员俸禄极低,大量消减编制(吏员),军户卫所制度。于是新问题又出来了,只靠朝廷的薪资官员连养活自己都难,跟不要说体面,于是只能靠家族供养,于是想方设法利用职权给家族敛财提供便利。这使得大明后期连大怂都不如,官宦世家敛财剥削底层百姓,百姓起义。实际上大明的制度连大怂都不如,只不过有两位马上皇帝在前期打出来气势;而大怂只能算有半个。

明亡于乡绅对底层人民的压迫于是顺治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时封建制度达到了顶峰,唯一的缺陷在于清朝的民族制度,使得八旗成了废物,而且还成了巨大的负担。满汉的泾渭分明使得反清复明群体一直存在。等到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巨额的赔偿使得不断加收赋税,最终再次引发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后,如果不是列强的干预,曾国藩等汉族地方实力派很可能已经推翻清朝。

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从贵族,到士族,再到军阀,再到士大夫,再到士绅,中华民族最虚弱的时候原因都在于普通人家国不能统一。

唐初期及以前的时代,士兵(主战)是为家族而战,这种战斗力是无关王朝兴衰的。即使三国时代人口大量减少依旧吊打周边民族。新中国是为中华民族而战,国民党划水部队在朝鲜战场都能变成钢铁雄狮

人是自私的,为皇帝而战是个笑话,为军饷而战多数是混日子。为保卫家乡而战到部队战斗力是最高的,宗族子弟兵的利益是共同的。

历史区历史地形图
发布于安徽阅读 25873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理莲英开灵车

· 江苏

跟盛唐比 后面的朝代主要差个思想文化影响力 盛唐的文化是周边国家都跑来学习的 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 飞机导弹以前苏联也有 但是好莱坞的电影 格莱美的音乐 穿衣打扮方式 甚至价值观 这些文化软实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日本照抄长安城 汉字写的诗歌天南海北的流传 就连后世明太祖都想“复衣冠如唐制”可见唐的文化影响有多深

亮了(430)
查看回复(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理莲英开灵车

· 江苏
莫道江湖不归宋朝也学了啊,给外族人高官厚禄,然后赵宋皇室加百姓上万人被阿拉伯人蒲寿庚屠杀殆尽,后面人怎么敢学。。收起

宋这属于Lv.2就学人满级的技能

亮了(113)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