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司马懿发动政变其实是临死一搏,为家族赢得发展空间吧?
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处心积虑很多年,阴谋策划,心心念念想取曹魏而代之,老实说这不真实,没有人天生是乱臣贼子,司马懿72岁死的,70岁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个自知时日无多(70岁在当时算非常长寿了)的老头子发动政变,他就算篡了位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他为啥要冒着灭九族的罪干这事?
因为曹爽不仅对司马家步步紧逼,而且还非常无能,他在掌权期间,除了抓权和排挤司马懿在内的其他士族之外,基本没干什么成功的事,无论是对蜀对吴都是屡遭败绩,魏军损失巨大,在魏国不得人心,再让他这么搞下去,魏国迟早完蛋,
244年,邓飏和李胜等人为了令曹爽建立军功名声而建议征伐蜀汉,曹爽于是西至长安,不听司马懿劝止,任命夏侯玄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与其率领六、七万大军从骆谷入蜀,但因为关中及羌、氐的运输不能应付行军所需,令当地和军队都缺乏物资和粮食;而且蜀汉大将军费祎又先一步领兵据守山岭,曹爽无法前进。参军杨伟和夏侯玄都劝他撤军,但邓飏力主继续进军,与参军杨伟在曹爽面前争执不休,杨伟怒道:“邓飏、李胜将会败坏国家大事,应该将他们斩首。”曹爽不悦,无奈之下只好撤军,但已经被费祎事先进兵据守住魏军后路,曹爽经过苦战方才得以撤离,死伤甚多,所带去转运的牛马也几乎耗尽,羌、胡等地对他怨声载道,关中也大为虚耗。
247年),曹爽听从了何晏等人之谋,把郭太后(非曹芳亲母)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由于司马懿渐渐被架空,很多政事司马懿都不能参与,于是称病回避曹爽,韬光养晦等待良机。曹爽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纵容他的党羽亲信,如何晏割洛阳和野王典农的数百顷桑田和汤沐地作为自己产业,又窃取官物,向其他州郡要求索取,官员都不敢抗逆。而一些开罪了何晏等人的大臣,如卢毓、傅嘏等都因小事而被免官。而曹爽的饮食、车马和衣服都与皇帝的类似。而且珍贵玩物亦积聚了很多,并有很多妻妾,甚至私自带走明帝七、八个才人作为自己的妻妾。而且又擅取太乐乐器和调武库禁兵制作布置华丽的窟室,多次与何晏等人在其中饮酒作乐,极尽奢华。其弟曹羲见此甚为忧虑,曾多次劝谏,但曹爽不听。又写文章三篇,陈述骄淫奢侈过度将会产生祸败,言辞十分恳切,但不敢直接指责曹爽,而是假讬训戒诸弟以警示曹爽。曹爽也知道曹羲其实是在告诫他,因此很不高兴。曹羲见曹爽对劝告不予理睬,只得涕泣而去。
曹爽曾经多次与曹羲等出洛阳游玩,他的同乡大司农桓范认为他们兄弟掌握朝政和禁军,不宜一齐离开,以免一旦有人关闭城门反对他们,他们就不能回到洛阳控制大局。曹爽却认为无人再能对他有威胁而不听。但曹爽集团的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早已经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满。
司马懿固然有自己的私欲,想为自己的家族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但扳倒曹爽,在当时的环境下,对魏国也是有利的,当然对曹家是不利的,如果说司马昭和司马炎是狼子野心,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是至少有部分公心在内的。

杀青散没有解药吗
· 北京君子论迹不论心。但凡他早死几年,也就是纯臣了。但是既然只看他做了什么,他最后确实下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