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朗尼克的战术思想

avatar
关注

朗尼克官宣在即,很多人都在问朗尼克的战术特点,不少人将之简单的归结为高位逼抢,这是不准确的。我等了好久也没人发,那这里我就抛砖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朗尼克的主要战术思想,这里不涉及任何战术细节或阵型变,只分享一下朗尼克的大致战术特点方便大家对他和曼联的未来发展有个初步认识。

朗尼克的战术思想的特点

朗尼克的的战术体系,网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Gegenpressing,指的是源自上世纪60年代由前苏联传奇教练马斯洛夫,意指丢球后就地快速反抢,曾经在英国和北欧风行一时,经过朗尼克的优化后,成为现在最前沿的战术思想。主要表现为高强度的高位逼抢以及快速的传切配合,通常我也会用高位压迫、极限施压、德式压迫体系称呼它,当然这些称呼都是我一家之言,没有任何权威性,只是为了方便我叙述和区别以瓜为代表的高位逼抢体系,我会在下面说明二者有何不同。

一、朗尼克的高位压迫

朗尼克的高位压迫和曼联球迷已经比较熟悉的曼城——或者前天刚踢过的黄潜——为代表的西班牙式的高位逼抢并不同。西式高位逼抢体系的特点在于压缩空间,切断出球线路,但对传球人和接球人本身并不直接压迫,我还是以曼联VS黄潜的比赛截图来说明。

这张图是昨天我用来解释曼联后场出球体系的问题时画的。可以看到黄潜的前场逼抢体系下,红圈内的黄潜前锋并没有去压迫接球人麦克,而是抢在他身前,封堵林德罗夫的传球线路。其他几名黄潜球员的站位也是如此,但是唯独放空了两名边后卫的接球路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西式高位逼抢目的在于封锁传球路线,而球场上,靠近边线的位置传球路线是天然的要少于中路的,球一旦运转到边后卫的脚下,前场逼抢人员会迅速收缩,切断边后卫传球线路,然后四面围抢断球。

但是朗尼克的德式高位压迫体系则完全不同,他要求的是要对持球人和接球人都进行压迫,不让对方轻松的传球或接球,逼迫你失误就地反击。在对空间的利用上也不同与西式体系,朗尼克在霍村时要求球员对边路实施压迫,逼对手把球传向中路,一旦球到了中路,则迅速组织两到三人围抢。

可以看到,这两种高位体系,是完全不同的战术思维导向发展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用高位逼抢和高位压迫两个不同的称呼。两种体系也各有优缺点,西式体系看中的是球员的球商、技术和位置感,因为不直接压迫对方球员,因此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低,缺点在于对人员配置要求高、节奏缓慢。德式压迫体系则对球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跑动、对抗去不断压迫对方球员。缺点就是比较废人、伤病多,一般阵容薄的球队玩不起这套体系。


二、朗尼克的攻守转换

朗尼克战术思想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攻守转换,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提到的点。朗尼克认为,夺回球权的前10秒是进球的最佳时间。此时防守方阵型并未落位,快速的直接的直线传球可以打穿防线
,前锋直插中路逼迫防守方向中路收缩,同时己方边路球员迅速插上,拉开场地的深度和宽度,用积极的跑动为夺回球权的队友提供支持。所以,同样是高位体系,朗尼克不同于西式体系注重控制和节奏变换,他的体系更直接更快速,观赏性也更强。
朗尼最出名的就是”8秒法则“和”10秒法则“,前者是说一旦丢球,要在8秒之内反抢成功,而后者是说,一旦重新夺回球权,要在10秒内,完成射门,整个体系快速、简练、直接,充满了德式美感。而且这个体系是不是让你想到了克洛普执教下的利物浦?不错,这就是克洛普当年和朗尼克交手后表示他有一天一定要踢的足球,如今他兑现了当年说过的话。朗尼克的地方

三、朗尼克的训练

那么想要实现这套体系,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因为这种极短时间的攻守转换,球员是没有时间去思考具体该怎么做的,必须将他训练成一种本能。朗尼克的体系下,拉什福德那种一停二看三传球的踢法绝对不允许存在。

朗尼克为了让球员适应这套体系,在训练中都是掐着秒表的,为的就是让球员将其转换成一种本能。朗尼克认为,球场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要让球员能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正确选择,那么在平时训练中就应该比比赛更复杂,这样球员才能游刃有余。所以在训练中,他会设置比实际比赛更复杂的环境,然后让球员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通常他会设置一个小范围的、30-60秒的比赛场景来训练球员。

这里提一个当年克洛普在多特用过的训练系统,朗尼克也有类似训练系统。当时为了提升球员极短时间内的传球选择和传球精度,多特有一个由多个发球机器组成的环形接发球系统。当球员站在系统中央时,球员并不知道球会从哪里传出,也不知道要把球传到哪里。当系统给出信号后,要求球员一瞬间判断清楚来求方向,并做出正确传球选择。


四、本人对朗尼克体系在曼联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1、很多人担心朗尼克是又一个范加尔,我觉得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德式压迫体系快速直接的风格,其实是很合英国人的胃口的,看看克洛普和图赫尔就知道了。当年范加尔失败一部分原因就是节奏过于缓慢,本土球迷不买账。

2、朗尼克很喜欢用年轻人,原因么就是因为年轻人更能跑。德式压迫体系对球员的运动能力要求很高,年轻球员体能好,恢复的也快,因此更受重用。相对的,那些不爱跑动,比较笨重的球员——比如博格巴、马夏尔、马蒂奇、甚至马奎尔,在队内的位置就比较危险了。相对的,跑动能力强的麦克、弗雷德、范德贝克、林加德、桑乔都会受到重要。另外,虽然朗尼克是用4后卫体系的,但实际上德系教练出身的他,对三后卫体系造诣很深,4后卫体系变形3412这种简直家常便饭,他本人对边翼卫的调教水平也很高,这是利好肖、达洛特和万比萨卡的。但是他对边后卫的位置感要求很高,而这三个人防守位置感都非常一般,不知后续会如何发展。

曼联专区朗尼克同意出任曼联临时主帅
发布于宁夏阅读 27691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我的小鱼干去哪了

· 陕西

果然区里还是有大神的

亮了(456)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平湖百晓生楼主

· 宁夏
贝隆的外脚背英转德,比转西转意转荷都要更适合一些,英超上中下游都有成功案例了,补课什么的朗尼克更是行家。不过我看他最终还是要做总监去的,也刚好对曼联的口,曼联太需要现代化的架构建设,内部的外部的都需要有能人来重组。我作为球迷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希望他来曼联之后多说一点,访谈里多扯扯干货,让我获取养分。收起

那你祈祷朗尼克把他的足球讲座改英语吧。朗尼克的足球讲座很多,奈何咱不懂德语。

亮了(226)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