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干事件的发生李渊是真的准备立李二太子吗
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高祖李渊到长安以北宜君县仁智宫避暑,命李世民、李元吉随从,李建成留守京师。突然,他得到密报,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正筹集军械谋反。李渊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宫见驾。李建成惊恐万状,有部下劝他据城起兵,另有人劝他孤身请罪。李建成听从了后者。一见父皇,倒地便拜,以头撞地,几乎昏厥。李渊盛怒难平,把李建成拘押起来,只给粗食。
李渊令人传杨文干觐见,不料,传令之人将李渊获悉密谋之事告诉了杨文干,杨文干随即起兵。李渊一面遣人讨伐,一面召李世民商议对策,并坚持让李世民亲自征剿,许诺得胜还朝后,废太子,改立李世民。见父皇如此说,李世民率兵出征了。大军还没到,杨文干军已经溃乱,杨文干死于部下之手。
可是,高祖并没有履行诺言。仍令太子回京,只责兄弟不睦,而归罪于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并将他们流放。
这个事件本是太子谋反,处理结果却是“兄弟不睦”;李世民本是带兵平叛,却遭到部下被流放的处罚。是李渊过于昏聩、过于信任太子,还是记载本身有问题?唐朝有个叫刘餗的人写了本《隋唐嘉话》,里面有“人妄告东宫”的句子,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引用了这句话,说明这一事件还有另外的说法。
虎扑JR0943757273
· 天津杨文干事件大概率是李世民的谋划,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杨文干谋反是实打实的,李建成让杨文干搞事也是实打实的,李渊不废太子,一方面是发现了李世民谋划的行为(流放李世民部下就是例子),另一方面也是怕立李世民后大权旁落,但是这个事件是转折点,意味着李世民不可能通过合法的政治斗争成为太子,那就只有搞政变了……
halfdead
· 浙江因为杨文干一开始并没有反,这事呢,就是太子府的人自己筹备军械培植势力,但是未必是应对李渊的,只是自己太菜被李世民那边渗透成筛子告发了,然后跳进黄河洗不清只能反了,于是坐实了罪名。对李渊来说,李建成筹备军械固然让人不安,但换李世民当太子,他更睡不着。扒手下军头们的履历,跟他们两宅男父子多数只是间接领导关系,和李世民是亲近得多的直接领导和战友关系,如果李渊不想当橡皮图章的话,必然是不愿意立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