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曾想把“花屋小三郎重返挂甲台”这一片段,用作《鬼子来了》的正片结尾
@印记电影在虎扑影视区原创发布,喜欢的JRs烦请点个关注^_^
姜文曾想把“花屋小三郎重返挂甲台”这一片段,用作《鬼子来了》的正片结尾,但后来却只是把它作为DVD版本中的一个花絮。
导致挂甲台屠村惨案的花屋小三郎,在几十年后成为中日友好使者故地重游,在电视台摄制组的陪同下来到了“鬼子来了”的事发地,现场缅怀往事,回首当年。
他先是来到当年对马大三行刑的法场,回忆并重演当时的细节,又和马大三之子贾光复见了面,对其下跪致歉。
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当年的挂甲台村已经被淹没在了水库之中,但花屋小三郎不顾年迈体弱,执意要登上挂甲台村旁边的长城烽火台遗址,也就是他和董汉臣被装进麻袋关了一个星期的地方。
他在这里拍照留念、洒酒祭扫,同时表达了对于他当年残害中国军民行为的忏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深深的悔过之情。
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花屋小三郎还是能够清晰地说出他当年在这里学会的那几句中国话:“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
在拍摄这场戏时,除了饰演花屋小三郎的日本演员香川照之,以及随行的电视台工作人员,其他的围观群众并不知情,他们真的认为这是一次真实的采访活动,而这也是这段影像被称为“伪纪录片”的原因。
片中为花屋小三郎做翻译的,并不是当年的董汉臣,因为董汉臣已经在正片之中被处决了。在这里饰演翻译的,是时任《人民中国》杂志社副社长的王众一。
这个片段是彩色的,原本姜文是想把他放在马大三被砍头之后、影片由黑白转为彩色的后面作为结尾,但考虑到影片长度、观影效果和前后节奏的呼应等问题,就没有使用到正片之中。
u28的活力
· 广东并不觉得这样的结尾好。原片的结尾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原片中,马达三头颅被砍下来滚了几滚,然后朝着那一群日本鬼子和国军,群众瞟了一眼,那个无限解读的笑容,那个色彩斑斓的画面,把整个电影推向了极致的高潮。这个镜头几乎可以载入最震撼电影结尾总统山。从这里结束,就是完美了
库里鲤
· 山东同意,鬼子来了是姜文最好的电影,叙事完整流畅,别的姜文电影叙事多少都有点没意思,鬼子来了就是一气呵成,结尾收的也完美,镜头台词对白什么的也没有啥缺点,可以说是一部完美无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