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屋·原创】篮网VS老鹰:篮网在关键时刻是怎么调整的?

avatar
关注

文丨百里徙

(本文大约2900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右下角的推荐,为同为JR的作者一些鼓励!谢谢!)

 

    篮网此前三胜二负,老鹰为二胜三负。

同为造犯规的高手,哈登和吹杨在本赛季应该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作为茶余饭后的探讨,从最近的状态来看老鹰显然不如篮网稳定——老鹰最近十场战绩是6胜4负,篮网是7胜3负;新赛季以来主客场方面老鹰主场8胜5负 客场5胜8负,篮网主场8胜5负,客场10胜3负。

从数据来说,篮网并不担心自己的客场战绩,有杜兰特在,胜利的把握度相当高。

篮网首发:帕蒂·米尔斯;詹姆斯·哈登;德安德鲁·本布里; 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 凯文·杜兰特。阿德和杜兰特的归来为篮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主心骨回来了,攻守要比哈登独自带队干火箭那场要扎实好几倍。


老鹰的首发:约翰·科林斯;蒂莫西·鲁瓦乌·卡巴罗;克林特·卡佩拉;凯文·赫尔特;特雷·扬,卡巴罗乃篮网旧人。从个人实力来说,篮网绝对占优,老鹰的射手数量比篮网的纯射手要多。

大家都是东部球队,凡事当然要争长短,比防守比进攻,以及哈登和吹杨的东部第一后卫之争也要扳扳手腕。

老鹰开局就用两个精妙的挡拆给赫尔特制造了投射的机会,三分噌噌入网,篮网不是不知道老鹰喜欢挡拆,而是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内线,以收缩和包夹控制老鹰的禁区,以此来看他们认为特雷杨进入内线以后的威胁比外线纯射手三分威胁要大!

结果就是米尔斯和杜兰特从底角缩到了篮下。特雷杨本赛季的场均助攻9.5次,仅比哈登少了0.1次,控制失误上比哈登少了将近1次(0.92次),他的传球视野配合老鹰的挡拆开局就给了篮网当头一棒!你要说篮网准备充分的话,我是不信的。

老鹰没了亨特,防守的黏性不足,衔接上漏洞明显,面对篮网这种巨星建制的球队,怎么解决一对一单挑成了问题。

哈登要挡拆,结果击地传球砸到了对方脚上,常规失误,老鹰开始转换进攻,速度推得不算快,特雷杨以迷惑性的身法走过中线后突然启动,从三分线直杀进去,篮网立足未稳,高位刚好和低位形成三二阵型,特雷杨的速度冲击的就是这个“三”,哈登和本布里、杜兰特要抄特雷杨的饺子,结果柯林斯从右路下顺,米尔斯站位过于靠近底角,他努力伸直了短短的长臂——从他的视角看,特雷杨的眼神是看着他所重点看管的赫尔特的,此人已经命中了两个3分,他不可能跑到内线去协防,他能对组织的说的话就是——抱歉,能力有限。

特雷杨反应很快,行进中给皮球拉了一个对角,扔到篮筐上去!

柯林斯高高跃起,那种进入无人之境的爽脆空接暴扣,极度舒展。阿德还在强侧的底角看着卡巴罗(射手的牵制作用)……

老鹰对杜兰特的单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做了严密的防守部署,杜兰特在习惯的两个牛角位要到球时,底线和中线的防守者要进行战术移动,只要杜兰特往内线走就集中兵力阻击,海陆空三位一体协防,意图切断他的传球和投篮,当然,以绝对能力阻断杜兰特得分是不可能的,这个联盟没人能阻挡杜兰特的投篮,但他们意图切断杜兰特的串联,他单干就单干,不能让他把队友带活了。

所以杜兰特一拿球,柯林斯、卡巴罗、赫尔特……每一个接近杜兰特的老鹰球员注意力一下子就变得专注起来,脚步的左右律动速度提高了一倍。

杜兰特的传球被老鹰破坏了。


特雷杨是本赛季发起挡拆最多的球员,篮网速度和协防处于被动地位,防守和进攻的估计不足,让他们开局以2-10落后。

杜兰特开始发威,卡巴罗单防,老鹰没有选择夹击,送分……

卡巴罗在防守上被孤立,杜兰特背身单挑一个,哈登快攻追身对抗命中一个,老鹰没人施以援手,这小伙不得不在防守上投入百分百精神。

柯林斯回头终于想到要去防杜兰特了,结果,作用有限。

杜兰特的影响力持续影响了整场比赛。

赫尔特全场领防哈登,结果被杜兰特无球掩护弹到底角去了,点名到特雷杨,结果投丢了中距离,他执行了纳什的计划……增加中距离的出手次数,只是效率很诚实。

卡佩拉下去后,柯林斯打中锋,阿德和杜兰特开始发力,老鹰在攻防的节奏出现混乱。

篮网是一支客场攻坚能力很强的队伍,老鹰守护主场的能力效率50%以上,互有攻守,谁也奈何不了谁,双方在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拉锯战充分论证了这个观点,第二节篮网砍下26分,与第一节持平,老鹰多得3分,第三节双方效率暴涨——杜兰特延续着上半场的高效(10-8,17分!)他和阿德的二人转持续给老鹰造杀伤,但特雷杨和卡佩拉的挡拆也不遑多让,总能给出回应。

第三节的比赛为什么效率暴涨呢?双方防守策略调整不到位。老鹰大部分时间总会放掉阿德的中投,而篮网防不住特雷杨的突破和挡拆——我尝试找到原因——篮网防守策略是一对一,各找各的目标人物,哈登即使距离特雷杨只有半米也没有尝试试探步过去恐吓一把,而是往后退半步给本布里腾出空间去追防——这一防守协同把我看笑了, 当然,大胡子干工作不越雷池半步也是遵循了纳什的指导意图,但同时也充分证明了他在防守端的自主扩大战果意识差、防守协同作战意识不到位、主动干扰意识缺位等缺点,不换防,本布里在防守端就只能疲于奔命于一道道坚固的人形掩护墙,最终防守效果差到发指。

而阿德进攻效率优越得益于哈登往内线走,牵制了老鹰的防守注意力,协防人又不敢离开杜兰特,内线球员赶着在内线筑起防守屏障……站在罚球线附近的阿德干起了做梦吃饭都在干的中投,熟门熟路。

以至于第三节双方都得到35分以上(篮网37-老鹰36)。

第四节克拉克斯顿、约翰逊与哈登搭档打衔接段的攻坚,克拉克斯顿速度快、能跑能跳,机动性迅捷。老鹰贯彻一贯的路线明目张胆直接夹击哈登,可能他们认为哈登是关闭篮网攻防效率的大门吧。


路威的劣势出来了,当他占据球权又没办法获得得分时,他的作用就是负数,他和加里纳利搭档出场就是一场灾难。

哈登利用这一点,外线找到加里纳利,意大利炮防哈登右路,给他擅长的左手,无论哈登怎么胯下虚晃,他始终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手臂下垂,向中线裁判把动作交代得明明白白,哈登如他所愿右脚蹬地从左手突入内线,加里纳利一步被甩开,卡佩拉立刻补防,克拉克斯顿强侧跟进,哈登出球,年轻的中锋结结实实地在加里纳利和卡佩拉头顶来了一记重扣,彻底点燃篮网反攻的势头,吹响反攻号角,这一球也助篮网实现反超95-93!

比赛还剩下八分钟,两队已经开始战略决战阶段的调整,老鹰的三分,篮网的突破,双方在各自定好的基调上屯重兵防守,篮网改变延误和追防的一对一盯防策略,改为无限换防紧贴老鹰的三分射手、以及潜在的三分投篮,克拉克斯顿跑到外线去拉扯赫尔特,哈登去底线防柯林斯的低位……

克拉克斯顿对位特雷杨、约翰逊对位卡巴罗、托马斯绕前柯林斯——各种匪夷所思的对位都出现了。

效果斐然,老鹰队三分失准、失误增多,以及下手犯规……

杜兰特用掩护找各种中投,中投的神!

卡巴罗、柯林斯、特雷杨、赫尔特没能命中追身三分。

回头哈登找赫尔特、加里纳利要分,一波14-4的得分狂潮拉开比分,老鹰陷入疯狂,拼命夹击杜兰特,让哈登和约翰逊们获得了不少机会。

依靠关键时刻哈登和杜兰特的反击以及——卡巴罗的上篮不进,篮网将比赛顺利收入囊中。

总结:篮网的防守变化有些晚,但在关键时刻大胆调整防守策略不失为根据实际“相机而动”,策略是死的,人是活的,比赛是动态的,根据动态调整策略才能最大保障攻防的机动性,本场篮网做得还不错,他们对老鹰三分线的阻击以及防守反击的效率保障了得分基础,克拉克斯顿的机动性解放了杜兰特的防守,使后者获得了关键时刻的体力调配,嗯,就这样。



发布于云南阅读 12179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逍遥吾爱

· 上海

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感叹有杜兰特真特么好使。

亮了(121)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百里徙楼主

· 云南
逍遥吾爱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感叹有杜兰特真特么好使。收起

毕竟天才!

亮了(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