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日记】特步 林书豪2代实战测评——诚意十足的一双实战鞋 但依旧有进步空间

avatar
关注

这次测评的是特步的林书豪2代

感觉这鞋在生日礼盒发售的那段时间里热度还是可以的

但好像没过多久大家都忘了还有这么一双品牌旗舰款签名鞋的存在了

个人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第一波尝鲜的用户给出的实战反馈似乎有致命缺点

有点三人成虎的意思 导致还在观望的兄弟有点不敢入手了

另一方面就是特步好像在发售了生日配色和主客场配色之后突然就停止其他配色的持续发售了 热度就戛然而止了

(之前看谍照 其实林书豪2代后期是有大量非常非常不错的配色的)


这次的测评很多观点我觉得会更加主观一点 毕竟装备区尝试过林书豪2代的人还是占少数


首先看外观啊





个人觉得颜值还可以的

整体鞋型轮廓我觉得是比较普通的

似乎还有点臃肿

但是前掌侧面把JL两个字母抽象化设计后的TPU真的是点睛之笔

直接在视觉上把鞋身拉长了很多

(鞋身内侧没有这个TPU的加持后 看上去就比外侧圆了很多)

而且这个白蓝配色和书豪个人的水滴LOGO真的是相当的般配

我个人是真的真的非常喜欢林书豪的这个JL7的设计

在装备区的蹭流量月经贴《你心中的最美球星Logo》里 它绝对值得一个提名席位


接下来是实战性能部分




目前一共是实战了3次加上自己练球2次,一次是在室内木地板,其余都是在如上图所示的这种贴皮瓷砖地上

首先是外底部分

我手上这个配色的外底是水晶底

因为实战的场次还没有很多 所以耐磨目前不得而知

但材质明显偏软 耐磨估计是一般般

抓地挺稳的 前后左右做各种动作时不会出现任何抓不住的情况

这个水晶底在蹬地或者刹车时不会发出吱吱吱的声音(这个有点像库里7的外底哈哈哈)

水晶底摸起来有一点粘粘的 实战下来也确实是挺粘灰的

建议是每实战一次就稍微清理一下外底 不然下一次实战时抓地会打折扣

关于这个水晶底如果我的描述在你脑子里还是没有啥概念的话 直接参考AG1那个水晶底就行 基本一致

(据说另外一款蓝色的橡胶底抓地好像不咋滴 具体咋样我也不清楚)


接下来是中底部分

首先关于整个中底的配件安置的方式我就直接去淘宝截图了

一块足弓处带明显上翻的X形碳板

缓震材料是外侧一圈是EVA 面积大概占了整个中底横截面的四分之一

其余四分之三就是特步目前的顶配缓震材料——特爆


然后在看淘宝宝贝详情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点

这个中底缓震材料的全称是:X-TEP BOOOM特轻弹中底系统

诶 没错 就是比你李宁的䨻BOOM多一个O

你的䨻叫轻弹科技是吧 诶 我叫特轻弹

就是比你屌(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叫“特轻弹”还是因为人家品牌大名叫特步嘛是吧)


看我上面这段描述 可能很多人就会评论了

什么雕虫小技敢在我宁子家的䨻这个全银河系最强中底缓震材料面前班门弄斧?取个名字还要蹭热度?


在尝试过之后我不得不说 特步这个特爆中底缓震材料 真的有点东西的

直接拿实战体验说事

整双鞋上特爆材料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后掌了

和驭帅13䨻相比 林书豪2的后掌软度相对更高 弹性相对低一些

拿我目前手上有的实战鞋来做类比的话

整体有点像byw2的后掌内侧boost的脚感

并且因为林书豪2中底加了块X型碳板以及后跟这块外露的蓝色TPU的存在

整个后掌在实战时会让我感觉支撑性比byw2的boost更好一些

外侧的这块EVA啊密度调得挺不错

我觉得和里面的特爆在脚感方面结合的挺好的

初上脚时会有一点点外侧硬 内侧软的感觉

但是就一点点 并且这个感觉只持续了几分钟

在实战时是完全感受不到什么生硬感

但这块EVA个人感觉密度是偏小的 挺松软

在实战了3次之后外侧EVA上的折痕非常明显 后期会不会衰减导致内外侧脚感出现差异 目前不得而知

(上面这个图片是我鞋子刚拿到手后上脚在家里跑跳了几分钟后拍的 仔细看 上面已经有几道明显的折痕了)

后跟这样看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是有做向下扩的趋势

整个实战过程中对于我自己足部的力线传导是挺正的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说每个人的足部构造都有差异 所以所谓的力线正不正得具体到个人 所以这里得说的严谨一些)

后跟的重心处于一个刚刚好的程度 没有外面看起来那么高

足弓处碳板的上翻比较明显

无论是上翻的高度还是宽度都比驭帅13䨻多一点

这还是在图中的林书豪2的尺码比13䨻小半码的情况下

在这一点上 特步还挺大方的

毕竟现在平面碳板成本并不高 但异形碳板成本就比平面碳板高很多了

前掌在脚掌前端脚趾跟那一块是能感觉到特爆材料的存在的

在脚趾那里能感觉到重心是有明显的下落的

脚趾那一块场地感是非常不错的


总结一下

整一套中底我个人是非常非常喜欢的 水准很高 也是整双鞋上最值得去体验的点

后掌软弹也很稳 前掌不硬 场地感也足够

中间X型碳板的抗扭肯定是到位的 就是你们经常说的弹射感我倒是没啥感觉(可能是因为我体重大的缘故吧)


接下来是鞋面部分

首先得明确说一点 林书豪2是配两副鞋带的 原配的是圆形鞋带 附赠的是扁形鞋带

如果你买林书豪2了 别问那么多为什么 到手直接换扁形鞋带 一定要换!

后跟是有加两个小枕头的

后跟的锁定就是及格线的水准

没有掉跟没有松动也没有空荡荡

但好像也没有紧致的锁定感

后掌的鞋面基本就是一块大面积的MONO纱材质

和内靴之间夹着两根又粗又大的绳

我一贯是不太喜欢MONO纱材质的 基本上用了大面积的MONO纱的鞋面在我这里基本都是不合格的

但这俩又粗又大的绳子还算是保证了这个鞋面支撑包裹的一个下限

总的来说 鞋身后部的支撑包裹以及上面提到的后跟锁定真的就是非常标准的60分 一分不差

够用 但配不上它下面那个高水准的中底

还是插一句 这个Logo真滴帅 即使放置的位子看上去就像随手丢在鞋面上的 依旧充满美感

终于终于终于

该说它的前掌了

首先啊林书豪2前掌的材料选用以及覆盖面积其实是没多大问题的

我前段时间测评利刃2时就说过利刃2的前掌鞋面如果在外侧能再加一圈热熔材料就好了

这一点林书豪2就简简单单so eazy地做到了

大脚趾处的加固也有

前掌鞋面上下的高度也是在一个较为合理的位置


该说的还是它前掌的宽度

也估计是很多区里的兄弟在看完那些第一波尝鲜的测评文之后直接被吓跑了的点

看完那些测评文 是不是感觉林书豪2的前掌宽度就完全不是一个正常直立行走的人类能穿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种想法 反正我在入手前就是这么想的哈哈哈

可能是因为本身就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所以在鞋子到手后上脚时发现 诶 也没那么那么那么宽吧….

然后在恢复理智后就拿手上各种前掌的宽度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鞋一一上脚来做了对比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林书豪2的前掌是宽的 这毋庸置疑

但完全没有到特别离谱的程度 这几年来前掌比他宽的实战鞋不要太多

和特步前两年的游云4也没啥区别啊

对于正常脚型的我来说 依旧是偏宽的 要穿着去打球也能打

但对于一些宽脚的兄弟来说 只要你尺码选对 会非常合适

对于瘦脚的兄弟来说 等等明年的3代吧


我个人猜测哦 之前第一波尝鲜的测评文说前掌巨宽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一部分人之前没穿过特步的篮球鞋 所以直接按耐克李宁的尺码在选的吧

再加上林书豪2的前掌鞋面材料也不是那种会对包裹和侧向支撑有明显加成的材料

在本就买大了脚会在前掌滑动的情况下 鞋面材料还没法特别明显的撑住脚

就造成了巨宽无比正常地球人都没法穿的感觉


这里说一下尺码建议哈

我平时耐克44李宁43.5

林书豪2我穿42是完全没法实战的 脚趾直接顶在鞋头了

穿43好像又大了一点点吧 如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我适合42.7码

如果你平时耐克正常码是整数 林书豪2就买小一个整数的码

如果你平时耐克正常码是半码 林书豪2就买小一个半整数的码

这个前掌侧面的TPU硬度没看上去那么硬 还是偏软的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设计的作用还是有的

但对于我这样正常脚型来说 作用没那么明显

如果你是宽脚 那应该能很好的体验到这玩意带来的侧向支撑

前掌外底是有做明显的防侧翻角设计的 挺稳的

最后提一点林书豪2的鞋垫

看得出来在鞋垫上特步给的诚意挺够意思的

正面是一层短绒材质 摸起来质感挺不错的

内侧也做了非常明显的上翻设计

特步做跑鞋一直可以的 这种对于特步自家跑鞋来说是基操勿6的设计在篮球鞋上也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上面是林书豪2的鞋垫厚度

下面是威少1的鞋垫厚度

威少1应该很多兄弟都穿过吧 在耐克的O记鞋垫里算是厚度比较可观的存在了

林书豪2的鞋垫厚度比威少1的还厚


但是 但是 但是

还是建议如果要入手林书豪2的话 把这原配鞋垫给换掉吧

虽然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林书豪2的鞋垫做的很用心

但摸起来质感很棒的鞋垫正面 属实是有一点滑……

鞋垫表面的短绒材质用的有点过于精致了……

我觉得之前那些吐槽林书豪2前掌问题的 这个鞋垫滑也得占一部分原因

不过有一说一啊 这个鞋垫换下来放到平时压马路的鞋里面

爽的一批!


林书豪2的测评该说的基本都说了

外底还行 中底爆赞 鞋面一般

前掌偏宽 但只要尺码选对 其实还行

脚型偏宽的兄弟是值得一试的!


码字不易走过路过的兄弟麻烦点个推荐再走啊~

运动装备JRs测评之实战篮球鞋Xtep
发布于浙江阅读 238887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Hersrich楼主

· 浙江

唠嗑视频里再稍微补充一点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boldsir

· 湖南

颜值在线,网上一看,价格略高,宣发比较低迷,犹豫着还不敢尝试。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