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A金篮板专栏|狂人日记——孙术奇的铁血与温情
阒然无声,只有冷风吹拂着树上的枯叶沙沙作响。南湖体育馆顶层有一扇没挂窗帘的窗户,在夜幕中透出一点点亮光。此时,车停稳了,光柱消失,矿大男篮主教练孙术奇缓步走向体育馆的大门。那盏“灯”,如同他的航标,指引着他在11年的航程中,从未错过任何一个这样的早晨——哪怕凌晨3点睡下,第二天也一切如常。
出色的身体素质显然是维持他11年高强度工作的基础,然而信念才是支撑他精神不垮的根本,带领这样一支拥有冠军底蕴的队伍,背后是34万矿大校友深情的目光,内心是对胜利永无止境的渴望,孙术奇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2021年CBA选秀当天,马振翔和邬挺嘉分别在第15、第22顺位被选中,他们俩在青岛国信体育中心的选秀现场给孙术奇打来视频电话,说他俩商量好了,要合伙给孙术奇买块手表,以感谢他这5年来的悉心培养。孙术奇拒绝了,理由是“你俩又挣不了几个钱”,他在两个弟子面前强装淡定,可自己一个人却喝了好几天小酒。这是兴奋的表现,也是压力的阶段性释放。
他穿过没有开灯的乒乓球室,队员们讲话的声音渐渐清晰了起来,6点到8点半的早操,是他们一天训练、学习的开始。前阵子,体育馆被充作临时的疫苗接种点,看台上“留观区”的牌子还没有摘去。电流通过头顶的大灯,发出“滋滋”的声响。陪伴邬挺嘉一天投进300颗三分球的投篮机,摆在球馆的角落里,正在静候矿大男篮下一代领军人的出现。孙术奇有一个愿望:以后每年都有队员被选进CBA。
2011年,25岁的孙术奇研究生毕业,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CUBA一级联赛主教练之一。彼时,距离白江率领矿大男篮夺得队史唯一一次全国冠军,仅过去2年时间,球队的变化却已是翻天覆地。“冠军的心气还有一些,冠军的实力却没有了。”接手第一年就历史性地止步全国16强,这让孙术奇很受打击,他回忆起初出茅庐时的困窘,忍不住唏嘘,“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人脉,两眼一抹黑。”
他需要做的,是从废墟上重建这座金殿,然而这并不容易。
2012年暑假,老队员退役了,新队员还没有补充进来,全队一度只有4个人训练——刘亚东、徐伟明、周元庆还有赵尚勋。孙术奇坦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我还不是个巧妇。”所以,重建的第一步是招生,在这个江湖里没有任何根基的他,必须把诚意捧到教练和家长们眼前,才能让人家放心把孩子交到他手上。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带着山东人特有的憨直,孙术奇用里程丈量着决心,孤身一人走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四平,长春,哈尔滨,宜宾,武汉,东莞,深圳,长沙,太原,武汉,乌鲁木齐……他坐在家里的茶台后面,像报菜名一样说出来一连串的地名和校名。“假期里,听说哪里有个好队员,第二天坐上飞机就走,假期到这儿也就结束了。”孙术奇说。
在哈尔滨搭“黑车”,他遇到过“连反光镜都看不到”的大雪,司机若无其事地开了一路,他提心吊胆了一路。还有一回,从四平转车到长春,因为两趟车时间间隔很短,他在澡堂子里对付了一宿。舟车劳顿,吃不好、睡不好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了招生,他付出很多,却收效甚微,“答应给你的队员,又说话不算数了,这种事很多。
这个故事在CUBA流传甚广,“十斤白酒换回邬挺嘉”,这是武侠小说一般豪气干云的情节。人们愿意相信,一个处处碰壁的年轻教练,赌命一样狂饮十斤白酒,于是得到贵人相助,一夕之间逆天改命。而且,那可是后来的“CUBA历史三分王”,想换这样一个宝贝,不喝到十斤的量能行?
2013年,在沈阳的一次全国中学生比赛上,孙术奇认识了包头三十三中篮球队总教练许树军,后者对前者的第一印象是“很年轻,说话有点粗”。许树军当然知道孙术奇“求贤若渴”,但他更加知道,“把队员往出送,一个人就是一份责任,必须得谨慎。”他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去观察,直到被孙术奇的真诚和事业心所打动。
当孙术奇坐进包头郊外那个改变矿大男篮队史的蒙古包时,其实许树军在心里已经把事情定得差不多了,只不过双方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招生的话题。内蒙古人的酒量全国闻名,除了许树军,接风宴上还有20多个“虎视眈眈”的家长。与其说这是他们对孙术奇的欢迎,倒不如说是对他的考验。心诚不诚,全在酒里了。
“歌声不断酒不断”,这是当地习俗,敬成吉思汗,敬许树军,敬各位家长,一圈打下来,半斤的大海碗,孙术奇足足喝了6碗。他在包头呆了两天,吃了四顿饭,每顿饭都是这么个量,算下来有12斤白酒进肚。“真的是喝到脱水,都开始冒虚汗了,浑身发冷、腿软,强忍着不能倒。”孙术奇说,“用手撑着头,他们唱什么歌我已经听不出来了,脑子里就一个意识,不能丢人。”
第二天,孙术奇如愿从包头三十三中选走了5个人——史志强、张帅、蒲星宇、武立基、刘宇轩,他们2015年入学,2016年,邬挺嘉追随师哥们的脚步带枪来投。孙术奇用“小死一回”为代价,从许树军那里换来了矿大男篮的“黄金一代”。当然,许树军也没有看错人,这些队员在孙术奇手下都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尤其是邬挺嘉,他成了许树军历代弟子中的一个巅峰。
孙术奇懂得感恩,他跟许树军说过这么一句话:“许老师,我是站在悬崖边上的人,你拉了我一把,我记你一辈子。”他念一辈子好的,还有宜宾一中的“二姐”贾莉、湖北地质中学的彭志强、西昌二中的倮伍发强……这些帮助过他的高中教练们,他挨个跟笔者念叨了一遍。
若干年过去,随着战绩回升和培养水平有目共睹,矿大男篮的招生情况今非昔比,“四川第一小前锋”、“四川第一中锋”、“重庆第一高中生”、“高中联赛全明星MVP”……孙术奇列举着球队7个新人的title,嘴角不禁咧到了耳根子上,他抿了口茶说道:“我做梦都会笑,这都是我一个个跑出来的,打出来的江山全在这儿呢。”
孙术奇不再是当年那个籍籍无名的新人教练,在校园篮球界,他甚至名气很大,可是为了招生,他仍旧愿意把头低下来,自称“矿大小孙”,去协调各种关系,他的为人和球队的训练质量,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孙术奇刚上大学时,为了给队友出头,跟对手大打一架,这给他的鼻梁左侧,留下了一道斜劈下来的伤疤。他的下巴上,同样有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横亘在那里,那是他突破上篮被对手架了一下,从空中摔下来下巴着地导致的,还磕掉了四颗后槽牙。他的回应方式是,把牙和着血吐掉,接着干。
这种铁血的作风,深深植入了矿大男篮的基因。笔者在训练中看到,李昕哲在对抗时戳到手指,火速缠上胶带回归战阵,直到训练结束撕胶带时才疼得“咝咝”着倒吸凉气。
矿大这支队伍,从教练到队员,上上下下都特能豁得出去,这种狠劲外化成了他们侵略性十足的球风,高速的攻防转换,凶狠的全场逼抢,这种球风正好呼应着更衣室里那幅挂了多年的草书——“狼”。
那天下午的训练,有三个词汇孙术奇强调最多,“抢杀”、“掠夺”、“撕咬”,从1V1贯彻到5V5,孙术奇始终目光如炬,专挑细节上的毛病。“防守有点脾气,打我一个试试来!”“勤快一点!”有一组3V3时由攻转守的速度不够快——可能也就出现了零点几秒的犹豫,而孙术奇的要求是,结束进攻之后立刻贴防准备接发底线球的对手。于是,训练被叫停,出问题的那一组三趟底线折返跑伺候。
“我们必须得撵着打,咱这个身高跟人家摆阵地,人家在天花板上等你。我宁愿快着输,也不愿意慢着赢,我快起码我有特色。”孙术奇告诫队员,“咱们一年到头都是这个节奏,他们呢?只要大脑一缺氧,动作就变形了。”
矿大男篮的训练场,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张声势,每分每秒都是硬桥硬马。如果你有幸去旁观一堂下午的训练课,看到他们在三分线外打滚,看到他们顶住贴身防守全速冲刺到前场,听到他们内线肉搏时胸腔发出的闷响,你就会理解他们遏止对手的力量源自何方。“我们队内对抗,比打别的学校还激烈。”助理教练张伟豪说。
所以,一旦他们来到CUBA的“猎场”,就不会再有年轻人的胆怯、拘谨,而是一匹匹怒齿、瞋目,让人闻风丧胆的狼。
“就得熬,像熬鹰一样,熬明白了,就出来了。”这句话,孙术奇说的是自己,细想一想,说的也是队员。从庸众到精英的路,向来不是一片坦途,竞技体育尤其如此。
那天下午,有几个队员考“毛概”耽误了时间,训练从3点半一直持续到7点40。7点多的时候,笔者以为要结束了,因为能明显感觉到队员们“血条”几乎已经见底,而且即便是专业队,5V5全场对抗之后也就没啥项目了。矿大不是这样,接下来,还有好几组严格限制时间的边线折返跑在等着他们。
新人贺赵杰比较让人担心,因为他当天凑巧有点感冒,5V5全场对抗之前,他的体能就有“亮红灯”的迹象,每个回合跑下来,都得扶着膝盖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一阵儿,“倒不过气来。”他说。
果不其然,折返跑时,最遭罪的就是他。每一组的后半程,他的表情都会因心肺的不堪重负而拧成麻花状,喘得好像胸腔里有一根针在刮擦着毛玻璃。不过,他始终没有坐下——顶多跪在地上用前臂撑着上身,任由豆大的汗珠顺着下巴淌到地上——整整四个多小时,全队包括孙术奇在内,都没有人坐下,这是矿大男篮的规矩——你以为贺赵杰不行了,可每次哨响,他又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
孙术奇的这帮队员,体能的极限到底在哪里?那天下午,笔者没有找到答案。
折返跑是意志与本能的较量,脱胎换骨的过程,就在肺要炸掉的边缘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发生,最终量变累积成质变。“腿越硬的时候,喊一喊冲上去,那个强度过了就提高了。”孙术奇说,“训练一点捷径都没有,就得钢铁般的意志。在我这里一年时间,就能让他们的老队友刮目相看,出去比赛身轻如燕。”
马振翔刚入学的时候,没有三分能力,将近230斤,高中从没跑过田径场,一度练得想放弃。胡良宇,刚来的时候白纸一张,“三步篮都跑不明白”,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被孙术奇一顿“洗脑”留了下来。邬挺嘉,直到第一次基层赛才完全适应训练强度,期间想过放弃,被胡良宇、田哲玮等老队员劝了回来。
可现在再看呢?之前流过的汗,都会成为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底气。“吃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早吃苦,早享受。”孙术奇说。
马振翔已是宁波男篮二号得分手,专业队的训练强度轻松驾驭,CBA常规赛第一阶段投出了37.8%(74中28)的三分命中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身高的劣势,据他回忆,最早孙术奇让他练三分时,他还满肚子不情愿和不理解。邬挺嘉从CUBA退役时,带着全明星和“历史三分王”的荣誉,他跟马振翔一起走进了CBA。胡良宇,如果他有强烈的意愿或者早一年参选,CBA大概率也不成问题。
今年选秀之前,马振翔、邬挺嘉、胡良宇到北京参加一个训练营,有天晚上,当马振翔走进室外轻柔的晚风,脱口而出:“这个天气,不跑跑田径场可惜了。”他的大学生涯算是熬明白了,可孙术奇作为教练,还得接着“熬”。2015年12月梦断江苏省基层赛的苦涩过往还未消散,2021年无缘全国四强的遗憾又到眼前。
八强赛与北京大学男篮次回合的较量,当对手开始对落后一方的矿大犯规时,孙术奇并没有意识到暗藏的危险,“心思都在球上,根本没想那么多。”如果他临场应变足够机敏,本有不止一次机会避免比赛被拖入加时,可他孤身一人独撑教练“组”11年,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如果有个助理教练分担一下平时的工作,或者当时在耳边提醒一下,矿大男篮保不齐还能在2020年全国四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于是,孙术奇把刚退役、还在读研究生的张伟豪拉了过来,让他做一些基础的工作,自己无需再事事亲力亲为。孙术奇坦言,北大教练组张剑、王利确实经验更丰富,他输得有些不甘心,却也没什么话可说,“篮球这东西还是得正规一些,一个人干,确实有些东西是考虑不周的,尤其是大赛。”
早操的最后一小时,是一天训练里气氛最为欢快的时候,大家吃过早饭,“移师”到场地旁边的力量房。孙术奇不再只是板着脸站着,而是端一只泡了茶的保温杯,坐在场地中央的黑色折叠椅上。队员们也不再是如临大敌的状态,所有人似乎都松弛了下来。新人肖恺应该算是全队第一话痨,话多而且爱笑,再加上湖南普通话特有的顿挫感,叫人忍俊不禁。
他们练得并不复杂,队员们两人一组,互相保护,仍旧是一点点加码、突破,直到双臂颤抖、身子弓成一个“虾米”也举不起杠铃。但在那种氛围下,你会产生一种他们很享受训练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有个队员打野球回来,卧推掉了20公斤,被孙术奇好一顿损,“你在外边嘚瑟得不轻”“你练得这都什么玩意儿。”可谁的脸上也不见愠色,那个队员只是低头微微笑着。
孙术奇在队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吼一嗓子,队员就得“惊心动魄”,但他并不是一味去压服队员,而是会揣摩队员的心理,以便维持师徒之间情绪的平衡。胡良宇皮实一些,多骂、多敲打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邬挺嘉自信心弱一些,那就多鼓励,让他觉得自己行。
严肃又活泼,这是矿大男篮给笔者留下的整体印象。铁血的背后,同样也不乏温情。
在孙术奇家喝茶时,队员朱熙打来电话,向孙术奇报告就业情况,在孙术奇的帮助之下,他刚在重庆的一个国企把工作给落实了,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离家近而且体面,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这是朱熙的第5个CUBA赛季,孙术奇给他报了名,但是也向他承诺:“公司有什么比赛,随时可以走,今年打不打都无所谓,训练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
队员面临就业时,孙术奇总是调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他们运作,他很骄傲地对笔者说,他的队员都能有不错的去处。“水平高一点的,鼓励他去打专业,再去实现一下自己的梦想,追求更高的一个平台,实在是条件有限打不上去的话,把工作给安排好,让队员放心,关键是让家长放心。”孙术奇说。
生活里的孙术奇,是个“神经大条”的人,这一点,从他吃饭时的样子、开的车甚至微信聊天时使用的表情包都能看出个大概,搬新家了,他竟然不知道家在哪,因为装修时他一趟都没去过。可是一到队员和球队,他就变得心细如发。队员找工作他要管,队员考“毛概”他要嘱咐“大题多写”,队员有啥喜事他不忘嘱咐“给家人和之前的教练报喜”……大事小情无所遗漏。
队员吕克古,身体素质出众,孙术奇很看好他,“一旦开了窍,肯定是大一号的胡良宇。”可这个凉山州木里县的山村里走出来的彝族孩子,学习基础差,家境贫寒拿不起补习费,CUBA之路很可能因为文化课成绩不达标而葬送。高考之前,孙术奇自掏腰包3万元在老家威海给他找了一对一辅导,并时不时过问其学习情况,最终,吕克古挺争气,以超出分数线几十分的成绩成功进入矿大就读。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孙术奇的影响下,就连他那一开始连进攻方向都搞不清楚、一进球场就晕头转向的妻子,也和他一起照顾着这帮队员。当假期里学校食堂不再供饭,他的妻子就成了掌管全队伙食的“大厨”,一天十几斤牛肉炖好了从家里往学校拿。笔者在的那天下午,她刚给队员们送去了两大篮橘子。“在威海是大小姐,在徐州是老妈子。”孙术奇调侃说。或许有了这些铺垫,队员们叫她一声“师娘”才不会让人觉得违和。
胡良宇算得上有性格,可即便毕了业离着学校十万八千里,也得由衷地说一句:“我们孙导,我是真服他。”
以“矿大小孙”的身份继续网罗人才时,孙术奇对自己的雄心壮志往往不加掩饰:“我是要争冠亚军的。”全国四强远不能使他满足,2020年铜牌战输给宁波大学,他让队员好好看看人家庆祝的样子,还让大家给对手鼓掌——只是没人敢起这个头罢了。时隔多年再进全国四强,创下个人执教的最好成绩,却似乎没有兴奋感,只有疼痛感。
这就是孙术奇,永不满足,永不止步。本赛季,矿大男篮足足有7个新人,占全部队员的一半还要多,“黄金一代”悉数退役之后,他们又进入了新的历史周期。或许会有阵痛,或许会有起伏,但孙术奇确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批队员的上限会比全国四强更高。孙术奇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阒然无声的早晨和每一个精疲力竭的下午,用自己沙哑的嗓音,强调每一个关于“抢杀”、“掠夺”和“撕咬”的细节。
谨慎之
· 四川矿大每年出一个CBA是有可能的
斐漫
· 安徽士为知己者死 有这种教练 矿大想输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