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刀计,资治通鉴为什么这么评价王猛?
节选自《资治通鉴》: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王猛知慕容垂之心久而难信,独为不念燕尚未灭,垂以材高功盛,无罪见疑,穷困归秦,未有异心,遽以猜忌杀人,是助燕为无道而塞来者之门也,如何其可哉!故秦王坚礼之以收燕望,亲之以尽燕情,宠之以倾燕众,信之以结燕心,未为过矣。猛何汲汲于杀垂,乃为市井鬻卖之行,有如嫉其宠而谗之者,岂雅德君子所宜为哉!”。
spippo
· 重庆因为他的重点不在于评价金刀计本身。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关键在于“资治”,就是希望通过对历史兴衰的记载,总结前代帝王兴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以为皇帝提供参考。而司马光在书中发表的史论(最典型的就是“臣光曰”)是为了阐述自己的政治思想服务的。这段议论看似在评价王猛,其实是在阐述他(和他所代表的一群士大夫)希望给皇帝灌输的价值观。司马光在书里特别强调领导者要“仁、明、武”且善于用人。联想到宋朝号称“不杀士大夫”的大环境,和相公们经常在被贬谪又被起复的历史,他的这段评价就好理解了。
恩佐就是我
· 江苏王猛这种级别没必要妒贤嫉能。论军事水平不如慕容垂,但论综合能力他比慕容垂强多了。况且苻坚对王猛的信任没有人能替代。王猛其实就是看出了前秦最大的隐患,而且王猛给苻坚找的杀慕容垂的理由太充足了,慕容垂儿子慕容令叛回前燕,慕容垂逃跑这一条杀慕容垂就够了,谈不上绝人望,王猛看出了慕容垂的能力和野心,这种人中龙凤不甘久居人下就跟刘备一样,留着就是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