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维专栏】国际米兰1-0都灵:汉达不断长传为哪般?新全攻全守备战欧冠

avatar
关注

欢迎关注“老维专栏”


意甲联赛第19轮,国际米兰主场迎战都灵,凭借邓弗里斯在上半场的进球,国米1-0取胜。蓝黑军团以联赛七连胜+连续六场零封的成绩结束了2021年的征程,在积分榜上,以四分优势获得了半程冠军。

本场比赛国米踢得比较艰难,并没有创造出太多的得分机会。


【首发阵容】

经过前几轮的轮休,本场小因扎吉派出了手里的最强阵容。比达尔取代停赛的巴雷拉、邓弗里斯取代受伤的达米安,其他位置全都是绝对主力。一是因为都灵比前面几个对手更难对付,二是因为这是冬歇期前的最后一场比赛,不把主力的体能耗光,留着回家过年吗?

首发及评分

都灵是传统中游球队,但最近两个赛季都只是勉强保级。本赛季,都灵请来了带领升班马维罗纳连续两年排名中游的尤里奇,大的野心不说,至少是重新回到中游的位置。

尤里奇作为加斯佩里尼的助教出道,他的三后卫战术却以防守而闻名。之前两个赛季维罗纳在意甲的防守分别排名第八和第六,而维罗纳的总身价在意甲排名倒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颇为不易。本赛季来到实力更强的都灵队,尤里奇肯定想在成绩上更进一步。

说到都灵队,我印象中的主力球员是西里古、恩库鲁、伊佐、安萨尔迪、R罗、林孔、巴塞利、法尔科、扎扎、贝罗蒂等人,但本场一看,首发阵容里居然一个都没有。

当我看到24岁巴西中卫布雷默作为队长与汉达交换队旗时,我才明白,都灵这是大换血了。本场首发11人里,上赛季的主力只有布雷默、辛戈和卢基奇三人,这完全就是尤里奇重新打造的一支球队。

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是新帅快速掌握绝对权威的办法。尤里奇的都灵在经过半个赛季的磨合之后,战术已经逐渐成型。

数据可以说明问题,都灵队的场均拦截排名意甲第三,场均被射门第四少,丢球第四少,防守数据非常出色;场均争顶第一,场均犯规第一,且大幅领先第二名,对抗出色,侵略性极强。

尤里奇

前几个赛季的都灵就是以身体对抗闻名意甲,尤里奇可以说是选对了球队。就像意甲传控第二的斯帕莱蒂去了有传控底蕴的那不勒斯,自然容易上手,而意甲传控第一的萨里去了风格迥异的拉齐奥,就需要更多时间来打磨球队。


【汉达为什么开大脚?】

本场比赛战术最关键的一个地方,就是门将汉达诺维奇总是开大脚,与平时的风格完全不同。

平时哪怕对手逼抢很紧,汉达也会和后卫用短传的方式进行联系,保证球权不丢,那本场比赛为什么却变成开大脚了呢?

有人认为是都灵逼抢太凶导致,但也有人反驳,认为都灵并没有去追抢门将,逼得不算凶。

有人认为是小因扎吉故意练兵,为欧冠打利物浦演练长传反击战术。

还有人认为是奥纳纳的签约已经搞定了,汉达眼看下赛季位置不保,生气了,故意违反教练的战术安排,乱踢大脚。

汉达:???

关于第三种说法,我只能说,真是年龄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年纪大了之后,脑子里不太容易出现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了,年轻真好。

看一组数据,汉达本场比赛传球50脚,成功率68%,其中长传30次,占比60%,成功16次,成功率53%。

而本赛季前18轮的平均数据是每90分钟传球26.8脚,成功率88.4%,其中长传8.7次,占比32.7%,长传成功率55.7%。

简单对比一下数据就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一是本场的长传占比达到之前比赛的3.5倍,明显异常。但是长传成功率只是稍稍下降,考虑到都灵强势的争顶能力,这点下降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是总传球次数达到50次,远超平均值26.8次。前18轮,汉达的每90分钟传球次数在队内仅高于劳塔罗,排名全队倒数第二,而本场比赛的50脚传球让他排在了全队第四的位置,控球时间排名全队第三,仅次于B罗和什克。

也就是说,汉达本场比赛获得了相当于平时比赛几乎两倍的球权,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但至少不是汉达生气了乱开大脚那么简单。

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一下,汉达本场比赛这么多的长传次数,究竟是小因扎吉主动选择,还是被逼无奈?


【开场长传】

开场两分钟之内,汉达就三次直接大脚长传找前锋。

20秒,第一次


50秒,第二次


1分40秒,第三次

这三次长传时,虽然其他人都被盯住,但什克都后撤到了与门将平行的位置,对方球员没有跟随,按理来说是可以短传给什克的。而且开场仅仅几十秒,对手是什么战术什么心态都还没摸清楚,就连续三次长传,看起来应该是赛前布置好的战术。

本场共50次争顶,国米32-18领先

本场比赛高球满天飞,双方的头球争顶数据都远超平均数。两队头球争顶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中场,也就是双方门将大脚开出来之后的落点。其中哲科一人就争顶成功11次,有10次在中场。

双方32-18的争顶换算成百分比就是国米64%的胜率,有这样的争顶成功率,玩长传战术,似乎没有什么不妥。

所以,我们可以说让汉达直接长传找前锋的战术是赛前安排好的既定战术。


【战术演练】

为什么面对意甲争顶能力最强的都灵,小因扎吉要选择玩长传争顶呢?

我认为是在演练对利物浦的战术。

一是用短传通过中场打出反击难度太大,总得试试长传的效果。虽然利物浦中卫范戴克1米93、马蒂普1米95、科纳特1米94,都是头球高手,但利物浦的场均争顶成功次数排名全欧50名开外,而都灵排名全欧第七。后卫个人能力有差距,但全队整体的争顶能力却不弱于利物浦,用来练兵正好合适。

二是针对弱点。都灵三中卫,布雷默身高1米88,布奥吉奥诺身高1米91,而右中卫吉吉只有1米84,是一个防空弱点。

哲科争顶成功区域

国米高中锋哲科本场争顶成功的区域几乎全部在吉吉的右中卫防区,而吉吉本场比赛成功争顶次数为零。

哲科身高1米93,对上范戴克、马蒂普、科纳特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但万一到时候上的是乔戈麦斯呢?

除了哲科这个强点,国米双翼佩奇和邓弗里斯都有很强的争顶能力。


邓弗里斯到中锋位置争顶

虽然在中路位置,但与邓弗里斯争顶的依然是都灵左翼卫埃纳,他必须跟人防守。

佩奇争顶,巴斯前插单刀

这次与佩奇争顶的是右翼卫辛戈。

上面这两次争顶正是小因扎吉需要演练的内容。

近期的比赛中,国米在进攻时两名边翼卫不光前压还内收,卡在对手边后卫和中后卫之间的肋部位置,完全当成前锋来用。

利物浦是四后卫打法,中卫再强,也只有两个,跟国米双前锋兑子,所以国米内收的边翼卫就必须由边后卫阿诺德和罗伯逊来防,在这两个点上,佩奇和邓弗里斯的头球优势明显。

注意上面巴斯托尼单刀这次长传,在后场接应的除了拖后中卫德弗赖以外,另外三个人是B罗、比达尔和恰尔汗,而中场左路是哲科,中间是劳塔罗,右边是什克,顶在前面的三个人是佩奇、巴斯托尼和邓弗里斯。

三名中场,全部在后面,两名前锋全部在中场,而顶在最前面的是一名中卫和两名边翼卫,三大中卫一个在后场,一个在中场,一个在前场,完全是乾坤大挪移,位置一片混乱,全队十一个人,只有汉达还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这么乱?

因为小因扎吉的进攻战术跑位就是这么灵活的,谁都可以当前锋,谁都可以当后卫,自由度极高,号称现代全攻全守也不为过。而你利物浦敢跟着我这么乱吗?

佩奇争顶时,扛着巴斯托尼的是都灵右边锋布雷卡洛。从几次跟防来看,都灵球员的战术执行力是很强的,每名球员都对位盯好自己的人,哪怕是前锋追到后场都得跟住。但前锋毕竟是前锋,防守能力有限,一个疏忽,放跑了巴斯托尼,就形成一次单刀。

换成利物浦,你萨拉赫能跟着巴斯托尼回防到这种位置吗?就算跑到位,身体扛得住吗?即便防守成功了,还剩多少体力来投入进攻?

这就是小因扎吉的战术,摆开352对433,每个位置一对一,按正常套路来打,国米赢球机会不大。但是,我让巴斯托尼和邓弗里斯变成前锋,你马内萨拉赫防不防?不防就是区域二对一,防的话不光消耗体力,而且还缩小的双方的差距。

后卫巴斯托尼与前锋萨拉赫相比,实力有差距,但是前锋巴斯托尼与后卫萨拉赫相比,差距是不是就变小甚至几乎抹平了?进攻方有主动性,萨拉赫进攻用速度打巴斯托尼,防不住,但巴斯托尼进攻用身体扛萨拉赫,防得住吗?


【都灵的逼抢】

虽然大量使用长传,在争顶方面也有优势,但国际米兰真正利用长传打出的威胁进攻就只有巴斯托尼那一次。因为哲科虽然能争到高球,但是非常勉强,既拿不稳也传不准,第二落点拿不到,自然就很难打出快速反击。

本场国米射门15次,射正3次,都是近期的最低数据。控球率虽然稍占优势,但大部分是后场控球,单论前场控球时间,本场国米还不如都灵。

原因就在于都灵的前场逼抢。

都灵犯规地点

都灵本场17次犯规,有12次在前场,可以看出前场逼抢力度之大。

都灵的逼抢很有特色,盯死场上所有人,就放汉达。因为自己的门将不可能出来参与逼抢,所以如果要去逼抢汉达,其他位置就会漏掉一个人,那不如就放弃汉达,其他位置全部一对一盯死。如果什克退回很深的位置接应,也放弃,反正你什克也不可能一个人带到前场去,放什克接球,只有再传给汉达,或者直接长传两条路可选,汉达长传还是什克长传,有区别吗?

你不是要用汉达练长传吗?来,让你练!

你哲科不是争顶很强吗?让你顶,我用凶狠的对抗和犯规控制第二落点,让你没法打出反击。

国米的长传进攻,大部分是以下几种局面:

要么是抢不到第二落点


要么是拿到第二落点后仓促传丢


要是有机会把球拿稳,那立刻犯规

当然,本场第二落点拿不住,与巴雷拉缺阵也有一定关系,巴雷拉的拼抢、护球和跑动能力可以提高第二落点的成功率,在支点哲科身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拿球点,这是年迈的比达尔做不到的。

长传效果不好,试试走脚下呢?

汉达短传出球

不是没试过,而是根本传不出去。都灵放弃逼抢汉达之后,每个位置都能一对一盯住,国米人数没优势,又不具备一对一过人的能力。论跑动,都灵本场比国米还多跑了3.4公里,论拼抢,都灵对抗凶又不怕犯规,而且战术执行力极强,人盯人非常到位,所以国米想从后场通过短传打上去非常困难。

德弗赖带球推进

这次好不容易盯漏了一个德弗赖,但对方中锋立刻加速回追,还没过半场就追上,德弗赖只能分边,佩奇拿球,毫无办法,只能向前一脚让哲科去拼速度,结果自然是没了。

所以说,本场汉达大量长传,在开局阶段确实是国米主动的选择,但效果不佳,想改短传,却发现根本传不上去,只能被迫继续使用效率低下的长传。


【快速反击】

长传效率低,短传上不去,这就是国米本场射门次数和制造威胁都大幅减少的原因。

但国米还是打出过几次成功的快速反击,包括致胜进球。

恰尔汗长传转移,B罗完成射门

巴斯托尼封堵对方传中之后,趁对方逼抢没有及时到位,B罗快速把球带出人群,制造的一次反击。

邓弗里斯进球

巴斯托尼后场抢断,佩奇迅速把球传给B罗,B罗带球推过半场,形成5打4的反击,制造了进球。

劳塔罗单刀射偏

这次是恰尔汗后场向前的传球被对方顶回,比达尔中场抢断,哲科回接带走中卫,劳塔罗顺势前插,恰尔汗送出直塞制造单刀机会。

除了比赛末段对手大举压上失去平衡后的几次反击,以上三次就是本场国米在相持阶段真正通过反击战术制造出来的机会。

有什么共同点?

这三次都没有经过汉达,没有等对方摆好阵势,抓攻守转换的瞬间速度,两次从后场,一次在中场,最多的一次用了4脚传球,另外两次只用了2脚传球就打到对方禁区。

从后场发起的两次都是B罗完成了从后场到中场的快速推进,其中一次直接传给前锋,另外两次是恰尔汗完成了中场连接锋线的关键传球,这就是国米双核在战术中的作用。

所以,总结起来,打反击不一定要有速度快的球员,关键是断球之后的那一瞬间的动作要快,趁对方立足未稳,在后场就交给B罗,在中场则交给恰尔汗,迅速打到对方禁区。

这样的反击套路,在下一阶段的联赛当中,可以多练。


【结语】

数据统计

从数据上看,国际米兰只是稍稍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

从比赛内容来看,尤里奇的人盯人逼抢战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利用凶狠的对抗和犯规战术阻止了国米的推进,在前场控球时间上甚至要高于国米,战术算是成功了。

小因扎吉在开局选择了长传战术,效果不佳,但由于对手的针对性防守,只能继续使用长传,虽然哲科争顶数据亮眼,但实际却并没制造太多威胁。

在对方中卫强势的情况下,利用边翼卫前压当支点的战术,以及断球之后通过B罗和恰尔汗快速完成脚下推进的反击战术,在本场都有体现,但次数太少,需要在未来的联赛中加强锻炼。

在汉达后场持球时,全队位置全部打乱的跑位方式,是一种全新思路。以长碰长或许拼不过,但换个思路,以短碰短,或许能够缩小差距。

在联赛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这种新的思路值得尝试,未来或许能够在欧冠淘汰赛中发光发热。

2021年的征程结束了,国米在小因扎吉的带领下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内拉们也有了一个愉悦的心情去期待新一年的到来。

冬窗不要抱太大希望,能有收获算是额外之喜。新援全部表现出色、七连胜反超登顶、半程冠军、欧冠出线,这些已经够我们乐到明年了。

明年再见!FORZA INTER!

发布于云南阅读 3066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余家豪

· 广东

老维对长传的原因分析太到位了,希望踢利物浦可以展现出水平来,不能低人一头

亮了(5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pursuer不想追

· 江苏
安邱第一跤这么好的技术贴,总是冷冷清清收起

你看推荐数还是挺高的,像我,看完除了对老维的崇拜和敬意,感觉说不出什么建设性的话,不像平时帖子里可以你一言我一语。这也恰恰说明大家都对老维的赞同🐶

亮了(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