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超人而论,萨尔浒之战明朝到底输在哪里?

avatar
关注

明军:

杨镐坐镇沈阳指挥;

总兵马林率1万5千人,出开原,经三岔儿堡(在今辽宁铁岭东南),入浑河上游地区,从北面进攻;

总兵杜松率兵约3万人的主力部队担任主攻,由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

总兵李如柏率兵2万5千人,由西南面进攻;

总兵刘綎率兵1万余人,会合朝鲜军共2万余人,经宽甸沿董家江(今吉林浑江)北上,由南面进攻。

另外,总兵祁秉忠,辽东将领张承基、柴国柱等部驻守辽阳,作为机动增援部队;总兵李光荣率兵一部驻广宁,保障后方交通。副总兵窦承武驻前屯监视蒙古各部;以管屯都司王绍勋总管运输粮草辎重。


后金:

努尔哈赤探知明军行动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道路险阻,路途遥远,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之兵,于是决定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6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结果:

努尔哈赤使用“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后金伤亡无具体记录,估计在2000~5000之间。萨尔浒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

就凭这样的战损,合兵也必败无疑,但凡有一路可以多坚持一天,也不至于几乎被全歼,而且后金五天连战几乎没有休息,就这样也能打爆明军,实属输的底裤都没了。从结果反推而论,明朝在出兵的时候,已经注定失败?

发布于上海阅读 14702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唐古拉07

· 海南
客观一点更健康内讧,最终被各个击破,戚家军军饷问题被自己人收拾了,离了大谱,像这种自己人捅自己人的行为,难怪南明如此不堪一击。 收起

萨尔浒跟戚家军真没关系。十几年前的蓟州兵变,真正的戚家军已经被蓟镇总兵王保给屠了。戚家军血统算是从此断了。印象里是1595年。萨尔浒一年多以后的沈阳大战,是重新招募了一些浙兵,算有那么点戚家军的影子基因,可惜因为出征前跟川军白杆兵打架械斗,到了战争相互看不顺眼,互不相救,大家都团灭了。刘綎的父亲刘显,跟戚继光一起抗过倭,都是抗倭名将。但是刘显刘綎都不是戚家军,刘綎从征缅甸发迹,他的军队算川军。

亮了(79)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快快快看球

· 广西
唐古拉07内讧矛盾,这些都一直存在,也挺严重,但是萨尔浒败因不在此。路途遥远山高谷深,这样四路分兵,相互关系再好也策应救援不了,只能依靠各自的单打独斗。败因还是总体战略和单路能力素养。假如努尔哈赤是只呆鹅固守一地,等四路都到达了倒是能相互策应配合的,那个时候才谈得上矛盾内讧有啥影响。还是将对手想象得太蠢太简单。总体战略上求毕其功于一役,战争时间太长财政后勤吃不消,所以泼出全部家当,要求速胜,这样的惨败历史上发生很多次。隋炀帝征高丽也一样。如果肯承认战争的艰难,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肯准备三五年的长期战争,结局不会这样。收起

后金五天灭三路,算上赶路时间,也就是说一路之间路程只有一天,只要任何一路坚持一天,支援就能到来。失败纯粹是战斗力太菜,没有一路能坚持一天

亮了(41)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