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的实战鞋小回顾
2021年马上接近尾声,年终大家都要做的,就是本年度的盘点和明年的展望。今天这篇帖子就来和大家分享2021年度主打实战球鞋的对比,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细数2021年我自己穿过的实战篮球鞋共有16双,都是各个品牌主打的旗舰款,我个人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打球要穿就穿各个品牌的旗舰款,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品牌理念和核心技术运用,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判断。这篇对比文章我们还是以球鞋的几个部分:鞋面,中底缓震,大底和整体稳定性来作为区分,来对比2021年各大品牌主打的实战篮球鞋!
1、鞋面支撑
2021年,各大品牌对于鞋面的规划几乎一致,都是在保证鞋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减轻鞋面重量。我认为实战球鞋里在鞋面支撑做的最好的要属李宁驭帅14䨻。驭帅14䨻的鞋面在驭帅13䨻的基础上,改为使用双层鞋面,外层是轻薄的Mono纱材质,同时运用Cool Shell技术,保证球鞋的透气性,内靴则采用TPU纱线编织,稳定且坚固,同时鞋面前掌增加了热熔材料,加强鞋面包裹感的同时,又保护了脚趾,一举两得。
说完表现优秀的之后,来聊聊穿着体验不好的鞋面:匹克态极版大三角。作为现如今匹克篮球鞋中的旗舰鞋款(超级大三角还未市售),有出色的缓震和极高的性价比,但是不得不说鞋面强度真的不够。在我实战过程中明显感觉鞋面兜不住脚,甚至有几次感觉脚直接飞了出去。实战结束后,鞋面也会有明显的变形。这点其实在澎湃大三角上就已经有了类似情况。所以说增加球鞋整体包裹度不仅仅是修改鞋楦这么简单,我认为鞋面的强度是阻碍匹克大三角成为顶级实战球鞋的重要因素。
2、中底缓震
2021年可以说是各家体育品牌秀肌肉的一年。这点可以明显体现在各大品牌旗舰款篮球鞋的中底缓震技术上。我们见证了李宁䨻科技的登顶,也见证了一众国产品牌的创新科技,同时也暴露了国外品牌的不思进取等等,2021年可谓是百家齐放,各有千秋。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的消费者和篮球爱好者。
2021年度最佳缓震第一梯队我认为是李宁䨻科技,安踏氮科技以及Nike的Zoom Strobel气垫。
Nike的Zoom Air气垫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毕竟已经是非常成熟且被大众认可的缓震科技,Zoom Strobel气垫是在原有的Zoom Air气垫进行切槽设计,增加灵活性。我们重点来说一下今年新发布的安踏的氮科技,旨意用来对标李宁的䨻科技,安踏官方给到的数据是氮科技加持下的材料实现能量回归率高达86.8%,材料密度仅为0.09g/cm,耐久性方面提升30%。上脚后的确实明显感觉到软弹,反馈迅速,脚感出色,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各家缓震技术的开发感觉已经到达了瓶颈,无非是再排列再组合,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打法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大底
大家对实战球鞋大底的考量无非有两点:抓地力及耐久程度。现在市面上的实战球鞋基本都可以满足日常篮球比赛的需求,但是要说今年最突出的大底设计我会给到Nike的Zoom GT Cut。
很久没有一双球鞋可以让我感受钉在球场的感觉。无论球场的条件是好是坏,这双Zoom GT Cut都可以牢牢地抓紧地面,这取决于大底的纹路设计,内场即停即走,抓地非常稳定,圆弧形的设计也可以使得外底很好的贴合地面,但是整体的耐磨就不用多考虑了,是一双纯为内场设计的球鞋。
在这里一定要吐槽一下李宁驭帅14䨻的大底。
大部分朋友认为水晶底是驭帅14䨻抓地力不好的原因,但是我觉得鞋底纹路设计才是抓地最大问题所在。驭帅14䨻大底为环形纹路,并且在后掌出采用了打孔设计,遇到球场上有浮土,基于水晶鞋底吸灰的特点,就会出现“溜冰”的现象。橡胶底的鞋面会改善这个问题,但也不能完全解决,大家要注意了。
4、稳定性
今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球鞋一定是安踏的KT7,这双球鞋上脚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太稳当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开一部好车,四个轮子稳稳的钉在路上,非常非常扎实。走路会发出“砰砰”的声音,感觉仿佛整个鞋底稳稳的落在地上,我穿过这么多的实战鞋,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这也突出了这个鞋的一大优势,就是扎实,稳。无论是鞋面,还是鞋身大面积覆盖的TPU,还有后跟的环状似的尼龙支撑片,都在强调保护性和支撑性。除了这些材质的运用,我觉得让这双鞋如此稳定的原因还得是整双鞋的结构设计,首先我们可以看到KT7把整个中底的内侧和外侧,都做出了更多的外延,外延之后继续再包边,这样就更多的释放了中底两侧的形变空间,再加上中底的碳板,使得整个中底系统得到了明显的升级! 其次,防侧翻方面也很出色,前掌的大范围TPU对双脚的固定,达到了非常好的支撑性,后掌的结构先由两片尼龙片控制整体的鞋楦。同时高耸的鞋帮内里的海绵填充也非常饱满。更有意思的地方是,后跟的这块小枕头做的非常巧妙,正好卡在你后跟踝骨后方的两侧,还采用的是类似猫舌头的材质。所以整体球鞋包裹的一致性非常强,这也是这双鞋稳定的原因。
对应安踏的KT7,李宁这边派出的是CJ1。作为CJ麦科勒姆的第一双签名鞋,可以说是非常符合CJ的打法特性。CJ1虽然没有像安踏KT7那么强的保护感和稳定性,但整双鞋的包裹和支撑也是一个上等水平。首先CJ1的内里的填充很厚实,同时通过鞋带儿的收紧可以加强对脚踝的保护。球鞋的内靴填充也很饱满,在急停,变相,横向移动等,整双鞋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形变。前掌外侧的TPU也很好的保证了球鞋的防侧翻性能,全掌碳板的加持使得这双鞋的抗扭性也很好。唯一想说的是这双鞋的后跟,因为它真的把我磨得很厉害,感觉是后跟这个小枕头的设计问题,不知道有没有穿过这双球鞋的朋友有没有相同的问题,可以跟我分享一下。总结来说,这双鞋打球还是很稳的,刚性也非常强。
安踏KT7和李宁CJ1可以说是都是为了投射和锋线球员打造的球鞋,在牺牲一定的灵活性后,带来的是极致的稳定性,如果你体重比较大,打法偏投射,这两双可以说是不可错过的年度实战好鞋!
其实除了我上述的几双球鞋以外,我觉得今年是实战好鞋非常扎堆儿的一年,也是我们国产品牌飞速赶超国外品牌的一年!比如361°的AG1Pro和AG2,匹克的闪现3Pro,安踏的KT1Pro等等。所以我们的运动品牌真的是发展的越来越好,排面也越来越足!希望后续我们的国产品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同时也希望某些品牌不再啃老本儿,推出更佳优秀的实战篮球鞋!期待2022年!
写的不好,大家轻喷!2022年会和大家多多分享!
finaljack5
· 江苏每个人吹14䨻都避开了踩不开碳板鞋底过硬的缺点,每个人吹gtcut都避开了他刚性不强有受伤风险的缺点。鞋无完鞋,只有适合的鞋,没有最好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