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关于李存勖三支箭
在网络上,唐末五代是中国历史中相对边缘冷门的讨论领域,大部分网友对这段历史的印象多是“朱温荒淫”“三支箭”“李存瑁”等等,稍微进阶一点的认知是“百人斩夏鲁奇”“十六州是赵德钧地盘”“柴荣姓郭”等地摊知识,虽不甚明白但也要掺和几句,产生的影响结果是以讹传讹的谬论和原地踏步的认知。
科普1:三支箭是虚构的段子
网友对三支箭故事的起源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即欧史《伶官传序》。
↑其实文章开头就写了“世言”,即世间传说,并非真实发生的事情。同样记载这则故事的史源五代史阙文也是开头题字“世传”。
↑司马光在通鉴说的很明确:李克用临死前,河东与契丹幽州不仅非仇敌,反而都是利害攸关的盟友关系。 三支箭是个虚构的段子,为后人杜撰。
若按历史故事,励志段子三支箭还是属于传统史学范畴,却牵扯出另一个问题,即李存勖完成了三个任务吗?历史上李存勖消灭了刘氏父子和后梁政权,但是于契丹,他并没有消灭,甚至“大败契丹”也极有可能谎言。
科普2:贞明三年大破辽军系子虚乌有
↑贞明三年7月,中原史书(主要是薛史明宗本纪,探其史源当为明宗实录,明本册府收录)记载李嗣源李存审等人以少数兵力大败辽军三十万,契丹损失惨重尸横遍野。
↑按辽史记载,辽军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退军了,仅留下的耶律曷鲁少量辽军也在得知晋军援军赶到后就撤离了,不存在辽军主力与李嗣源大规模械斗的事情。辽史中也没见收到重创的迹象。
科普3:龙德元年李存勖大破辽军系夸大其词
↑按中原史书记载,李存勖率五千骑兵大破契丹万余骑兵。
↑辽史却记载,时辽军大将秃馁只有五千人,且晋军反败为胜的关键是李嗣昭增援的三百骑兵,李嗣昭将李存勖救出并反败为胜。
科普4:周德威“恃勇不修边备”孤证不立
“恃勇不修边备”仅见于通鉴,且周德威在诸多史料中的评价是持重、慎重。
真正让契丹得以长驱直入,将驰突如神的周杨五打成困兽,其原因在于李存勖涸泽而渔式的将幽州地区守军大量投放到晋梁战场,导致周德威没有足够的军队抵挡契丹人的猛攻。
↑薛史卢文进传诸多地方反映了李存勖对卢龙地区的横征暴敛。
幽州在中晚唐以来,以三镇最少的人口和经济,负担起了最多的军队以及繁重的军事任务,堪称三镇中军事最强。李存勖的头号敌人是后梁,契丹是其次,故将原本用来抵御两藩的幽州军队大批量投入到晋梁前线。
借此引申出一个小知识点:
传统史学较多强调幽云十六州的“天险”属性,但是李存勖吞并卢龙后,契丹先后攻占了营州平州并包围周德威于幽州,反映了“人”才是幽云十六州抵御游牧军队的最主要因素。李存勖将大量燕军调离卢龙,空有“天险”但缺乏人手的卢龙无力抵挡契丹。
石重贵时期,没有幽云天险的石晋军队也能做到在平原上大破耶律德光率领的辽军。
在辽史等一些史料佐证下,可以确定后唐并不存在多次惨虐辽军的战绩,反而辽军先后攻陷了平营妫蓟等州,讳败扬胜的史书书写颇有“胜利转进东南”的味道。
通过这些也可以反思汉唐等时期史书记载的汉军多次以一击十虽远必诛等军事奇迹,不免也存在类似夸大其词甚至子虚乌有的记录,限于史料单一有限无法做出更多考据。
科普4:关于后唐并未大破契丹的史料(辽史以外)
Z保长和流浪的口琴手等网友提出质疑:辽史可信度极低,不宜用辽史否定旧五代史。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99%以上的网友是没有系统的了解《辽史》,甚至都没有翻看过。只是在网络上听别人说辽史是脱脱短时间作出的一部低质量史书。(甚至都不知道旧五代史是一部失传作品全靠学者校勘修订从永乐大典册府元龟等辑出。按他们的逻辑,靠拼图形成的今本薛史作为“信史”是否要打问号呢?)
其次我要说:史料参考的依据,不是网络上普遍以是否“信史”为基准。烛影斧声和赵大迁都的故事都是出自谬误百出的杂史,却不见网友以其可信度低而否定? 其次我原文引用的旧五代史,其校勘者也特地引用了辽史以对幽州之围提出疑问,反观辽史校勘者并未引用中原史料的该记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校勘学者的态度倾向。
↑《宋朝事实》,中原人士记录反馈唐庄宗将主要兵力投放到晋梁战场,导致云州朔州等很多边陲州郡被契丹肆意侵略,并未提到后唐大破契丹。
↑张温的传记也反映了契丹先后贡献北方多个州郡,并未提起后唐大破契丹。
↑通鉴有一条记载李存审奏辽军撤退,未说是“奏破”。
按辽国一个游牧政权的体量,怎可能凑齐数十万大军入侵中原? 又怎可能接二连三损失数万十数万的情况下依然屡教不改入侵中原? 契丹盛产军队和物资吗?
Z保长和流浪的口琴手等网友应该和Deffettiys等网友沟通交流下,一方认为辽史毫无可信度,另一方坚定认为辽史为信史。(附链接:《【科普/辟谣】关于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的若干问题》https://bbs.hupu.com/47896484.html)
风之畅想
· 广东原创么?支持一下
罗中等
· 湖北《新五代史》的文学价值大于史学价值,李存勖是一以贯之的拉跨,山海关(榆关)就是在这个混蛋手上丢的。宋徽宗就是信了这种文学作品,以为只有石敬瑭才会割地卖国,所以海上会盟只谋求收复燕云失地,等到拿回幽州,这才发现,真正的险要之地是李存勖丢的。于是策反平州张觉,谋求恢复长城防线,结果让金人找到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