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朱元璋杀的很多功臣都是朱标死前杀的,怎么都把朱元璋杀功臣归为因为朱标死疯了

avatar
关注

李善长 汪广洋 郑遇春 陆仲亨 唐胜宗 费聚……很多都是在朱标死前死的, 而且一直陆陆续续都有因为坐胡党被株连的

发布于浙江阅读 9708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大王虎甲

· 河北
卫仲李善长可是朱元璋自己认的功臣第一,都七十多了还被诛族收起

李善长是合伙人,丞相,不是简单的功臣那么简单。元朝时期朝政崩坏的特点之一就是丞相权力过大,燕帖木儿、伯颜、脱脱这些人把丞相的权力推到了巅峰,但是也让相权和皇权的冲突极为激烈。朱元璋早期——甚至可以一直算到洪武二十二年之前,对武将集团非常宽厚,被杀的武将功臣一共三个,还都不是他的濠州旧部。此时,他的斗争主体是文臣集团,李善长退休,扶植了胡惟庸作为代表,朱元璋一开始也是想要在游戏规则内玩制衡的,但是扶植了汪广洋,是个怂包;扶植了杨宪,被人做掉;想扶植刘伯温,刘伯温自己跑了,跑了之后还死了。文官集团没法制衡了,朱元璋才决定清洗。他一开始也是先搞了空印案剪除了文官集团在基层的羽翼,然后办了胡惟庸,以此打击文官集团,他废丞相不是杀人狂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进行了尝试发现其他方法不奏效之后,周密部署的最后手段。此时,文官集团和功臣集团是两回事,胡惟庸死的时候,朱元璋还特地先把功臣们都调开,免得波及。但是李善长根深蒂固,当时动不了;而大明建国之后,还没有实质上的统一。朱元璋一直等着,等到洪武二十年之后,全国统一了,老班底的功臣几乎全都退休或者死了,这才对李善长动手。所谓的胡惟庸案是个借口而已,哪有时隔十年搞株连的?早干嘛去了?说白了就是这个时候老兄弟都死的差不多了,李善长影响力下降了,朱元璋动手收拾他。李善长毕竟影响力大,不可能完全没有牵连,但是这个牵连也并不广。人朱元璋敢于收拾李善长,是因为在建国之后的战争之后,新一批的功臣们已经掌握了军队,朱元璋可以控制他们,李善长对他们影响力不足。按照朱元璋原本的规划,这批人也是留给朱标的班底,为首的就是蓝玉。这些人的成长,也是朱元璋的底气。可是朱标突然死亡,造成了朱元璋不得不把新勋贵也清洗了,这是洪武二十五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一次才称得上是大规模清洗,在朱标死之前,朱元璋确实没有过大规模清洗功臣的计划。当然,你要认为徐达是他毒死的,李文忠是他毒死的,刘伯温是他害死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亮了(72)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