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600万播放 | 苏炳添纪录片: 打破人种论 为生命而奔跑

avatar
关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35396966

苏炳添现象蕴含的普世意义超越了种族的维度,也超越了体育竞技的维度,而是直达“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身,这是我这个影片想要强调的(请看我的高赞评论)。评论区和弹幕却对这两个话题表达了极为浓厚的兴趣。鉴于B站评论对字数的控制,我只能将影片对种族的维度的探讨(“普遍现象与个例”,“勤能补拙”),还有苏炳添的史上60米第一快对田径界带来的震撼的讨论,放置在专栏部分。有兴趣的可以阅读:

种族论的“普遍与个例” | 苏炳添:“我不是神”苏炳添60米历史第一快的意义



发布于加利福尼亚阅读 4674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516247756楼主

· 加利福尼亚

最近苏炳添被世界田联界 (数据来源引用请看文末)确认跑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快的60米。 他在这届东京奥运半决赛的9.83 里的前60米分段成绩达到了惊人的6.29, 成为毫无争议的60米历史第一人。苏炳添的9.83 的100米成绩同样毫不逊色, 他的9.83是人类历史上第13快的成绩,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的将现在的成绩和过去记录等同比较(博尔特回到5,60年代的沙地也不可能跑出9.58),但9.83足够在2008年前的任一届奥运会摘取金牌,也足够在2012年外任何一届奥运会摘取奖牌。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 其实60米还是100米都不过是历史传承和社会习俗立下的一个规矩。不难想象奥运会改制,将100米换成60米,如此,苏炳添就是当今的博尔特。注意,这个60米不仅仅指的是单独的百米分段成绩,或是60米室内赛成绩,而是在任何条件下最快的60米成绩(合法风速,超风速,室外,室内)。苏炳添在奥运半决赛跑出的6.29同时超越了之前的记录保持者博尔特(6.31)和科尔曼的(6.34)。也需要注意到的是,苏炳添的这一枪含金量极高,是在田径界的最高舞台,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是在淘汰赛阶段跑出来的。而仅仅在十年前,不少运动科学专家还在持有亚洲人的体格不适合爆发力运动,无法跑出10秒以内成绩的观点...需要明确的是,苏炳添的60米记录打破的不仅仅是亚洲人的极限,而是人类极限本身...当苏炳添跑出9.99, 9.91时,他是最快的亚洲人。当他跑出9.83 和 6.29,请停止称呼他为最快的亚洲人吧-----因为他已经迈入世界级别,历史级别,就是世界历史上最快的人之一.不少人对此成绩示不屑。认为60米无足轻重,没有100米重要。然而,一,我已经在上文提到奥运设立100米而不是60米为主项不过是社会习俗和历史习惯的们:那么你为什么这么关心橄榄球里的40码?看橄榄球的都知道美国人非常关注橄榄球员的40码冲刺能力,油管上每年NFL新秀体能测试上的40码冲刺都是媒体的绝对热点,关注度远远超过NBA选秀和一般的田径赛事-----如果你在油管搜索最快的NFL 40码冲刺记录,比如现在炙手可热的Tyreek Hill, 动辄都是7, 800万的播放量。可是NFL的40码冲刺记录是Rick Ross保持的4.22, 而苏炳添的成绩在NFL Combine 体能测试换算过来(起跑方式,反应时间,场地,鞋子,风速,计时方法)的成绩是-------------4.07 (如果直接转换的话,保守估计苏炳添的成绩是在4.05之下),可谓是降维打击。二,60米有室内赛,60米分段也是百米短跑里极为重要的指标。前60米冲刺加速,后40米保持高速耐力,可以把百米堪称60+40的总和。可以说,60米比100米更能考察一个人的爆发力的,或者说才是真正的爆发力表现---------不少人认为亚洲人爆发力差这样的误区和印象是时候粉碎了。三,有人说60米分段比赛不能体现人体极限,正式的60米室内赛的世界纪录(科尔曼的6.34) 才是真正的历史最快。但是,真正的最快60米就是分段成绩。因为没有任何世界精英级别的百米短跑运动员会在室内赛期间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高值,都是留力到赛季后期的室外百米赛。所以田径百米专家如果要研究人类的60米极限,都会去看60米分段成绩。有兴趣的可以去查Pj Vazel关于苏炳添的文章。四,有人说100米跑的节奏和60米不一样,不擅长前程的选手并不会在前60米完全发力。比如,博尔特的60米分段成绩就不一定是他的最快60米成绩。这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首先,“不擅长前程的选手”就已经定义了这个选手前程是不行的,那即便他重新调整体力分配,他的前程依然不行。其次,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苏炳添在前程就完全发力了,那种“前面使劲跑,后程能顶就顶”的跑法是2012年前的自杀性跑法。有这种假设的人估计没有好好观看我纪录片里关于他换起跑脚来重新打造100米的节奏的那个部分。五,借用B站上田径类专家UP主 “魔术师王立新” 的一句中肯的评价: 苏炳添不是60米史上最强,但是60米史上最快, 6.29这个成绩是不由人意志而转移的,你想说你不是最快都没有办法。我们得承认苏炳添的60米史上最快成绩并不代表苏炳添就是60米史上最强,毕竟衡量一个短跑运动员并不能以某一次的超水平发挥来论职业生涯的总体成败。但即便如此,在没有人跑出6.28之前,我们也必须承认,他的60米就是历史最快的,毫不含糊。其实,苏炳添跑出这样的成绩我们还需要解释这么久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苏炳添历史最快60米这样的事实其实背后是体现了一种微妙的心态,那就是:亚洲人这么多年都被定义成不擅长爆发力运动,突然间终于有人成为了60米最快的人,很多人好像害怕去接这样的一个称号,不敢承担...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淡化这样的成就,其实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态度和人们理性看待这个事件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观察这些反对者的发言记录,我也发现他们很多人其实确实也接受了亚洲人先天在爆发力运动上天赋更弱这样的说法,所以他们对苏炳添成绩的质疑其实也是这个背后心态和判断的间接体现(对于种族论里提出的个例和普遍现象关系的陈词滥调的反驳,请看我另外一篇专栏文章, 我对其有系统性的批判和处理)。引用:Pj Vazel: https://www.hmmrmedia.com/2021/10/tokyo-sprint-analysis/Just Fly Sports:https://www.just-fly-sports.com/podcast-282/up主“魔术师王立新“ 分析苏炳添60米分段记录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P4y1j7rn?from=search&;seid=9585036993062088018&spm_id_from=333.337.0.0 作者:HenriR94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771173 出处:bilibili

亮了(1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516247756楼主

· 加利福尼亚

在我们政治正确的时代,所有人都不相信种族论(这里特指关于智商/运动天赋的种族论),所有人也都相信种族论:人们可以很轻易认可和赞同口号层面上的种族平等,但生活实践中却不得不屈服于经验常识意义上的佐证,而自发的相信种族间各自的“特长”和“不等”:毕竟,谁可以质疑过去40年黑人运动员在百米运动中的绝对统治?又有谁可以去质疑在标准化智商测试中东亚人卓越的成绩?就像黑人从来没有获得过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人们也似乎相信亚洲人无法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快,最强,的人。同样的,在东奥前没有任何人相信苏炳添能跑出9.83这样的成绩,虽然很多人都可以想像“黄种人跑9.85”这样的成绩,将这种口号姑且听之。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百米奥运半决赛屏幕上看到数字出现的时候会那么的震惊,甚至觉得这是超人的,非人类的(大家称呼他为”神“并不是一个巧合):因为我们亲眼目睹了不可能...十前年专家还在质疑亚洲人能否跑进10秒,4年前知乎上还在有人问为什么中国田径不归化黑人运动员。当一个事件还未发生时,人们总是可以找出种种理由来解释它为什么无法发生。当一个事件发生后,人们却总是觉得它本就应该发生。人们可以很轻松的高谈阔论一个事件发生的”形式可能性“(幻想中国足球队勇夺世界杯),但却很难去真正相信一个事件能够发生的”真实可能性“(梦想中国人某一天打破100米世界记录)。前者是弱者的幻想,后者是强者的梦想。前者还没有打就认输了,后者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所以要去拼搏,尝试。前者是阿Q,后者是鲁迅...所以,这个制约人们梦想,像幽灵一样萦绕着大家的种族论到底是什么?没有任何人可以否定种族间有不以人意志而转移的客观生理差别(脸形,头发眼睛颜色,头发质地,体味,甚至微小的体型差别)。这都没有问题,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差别对一个族裔的运动表现/智识水平”没有多大”影响。注意,我没有说没有影响,我也没有说有决定性影响,而是说”没有多大”影响“。有多大?不知道,而且是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面对种族论时,可取的态度应该是“不可知论”:即,既不知道它是对的,也不知道它是错的。不可知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哲学道理:种族论(涉及智商和体能)所依赖的所谓经验数据不是什么与生俱来给定的客观事实,而都是人的主观行动的结果。说白了`,种族论所谓的“普遍现象”,’惯例“在严格的逻辑定义上不过只是对过去已发生的经验事实做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归纳和总结。但正因为这样,种族论不具有任何的对未来行动的指南意义。换句话说,相信或者不相信种族论最终不是一个基于衡量客观数据而得到的判断,而是一个生存意义上的决断: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直面承担自己命运的不可知性,改天换地的决心和胆魄。种族论者总是告诉别人要面对现实。但其实,是种族论者自己逃避现实:种族论者逃避的现实就是: “没有现实”。因为现实(种群的智商和运动表现)是可以修改,颠覆,重新定义的。按照种族论者的后经验式循环论证逻辑,看到20年前中国人身高矮,就必然会断定中国人天生身高矮;看到日耳曼蛮族在罗马时期是罗马史学家笔下不开化,智商低下的蛮族,就绝不会料到西欧和北欧人是当今世界现代文明的始作俑者 。 作者:HenriR94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768792?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

亮了(9)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