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下美剧《火线》,美国社会的红楼梦
前段时间因为BBC的21世纪百大剧集榜单,所以去看了火线,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看完了全部五季,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够如此的深刻的去描绘一个社会的运行结构,火线做到了。我们在看一部影视剧的时候,哪怕这部剧拍的再好,我们也总会在各种各样的时刻认识到,这只是一部剧,不是现实,而火线,当你真的看进去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不是剧,这就是现实。
它用一种冷静,客观,真实,严肃,乃至残酷的视角,去把巴尔的摩整个社会运作结构的方方面面,都概述了一遍,用一种类似纪录片的冷漠,向观众介绍了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
这不是一个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故事。
这不是爽剧,没有戏剧性,没有外挂,没有主角光环,甚至没有配角光环,当你对某个角色报以期待的时候,他们总会以某种形式把这些期待摔得粉碎。他们走到这一步,只是因为他们身处在那个位置,做出了他们所认为的更好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对于观众,对于剧里的其他角色,可能并不友好,但却因此而显得更加真实。
当你看到第一季的前半段,觉得这就是一个老套的警察破案,扫黑除恶禁毒抓贼的故事的时候,结尾给你当头一棒:去他的剧本,这不是电影,这不是电视,这是现实,这是一个在美国现实社会中难以解开的环。
我在看到第一季最后一集结尾的时候,一度以为是看错了剧本下错了剧集,那个时候,我才明白,火线并不是你所认为的那种就是应该这么理所当然把戏剧性拉满的作品,它只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带我们见识了整个美国社会:没有理所当然,只有现实。
第一季的火线,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整部剧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第一季第四集里bubs的那句话:天堂和这里一线之隔。
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堂。
第二季和第四季是我最喜欢的两季,一季讲述了大时代变革之下没落的工人阶级的自救,一季展现了家庭和教育对于后代的重要影响。
第三季则是贡献了我最喜欢的单集,也是火线唯一获得艾美奖最佳单集的一集。
第五季水平有所滑落,主要是因为第五季剧情的戏剧性过强,和火线本身的真实感不搭,所以觉得有些出戏,但其实还是有几个很不错的单集,而最后的结局,更是让火线那种难以解脱的宿命感再次升华。
火线的宿命感,不是谁继承了谁的意志,而是更深层次的探讨了这个社会所充满着的根深蒂固难以解决的弊端,如果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那整个社会只会陷入永远无法挣脱的泥沼,一代又一代的循环往复,越陷越深。
火线每一季的精华都在最后几集,而导演在每一季的结尾处,都会用蒙太奇手法对整季的剧情和角色进行闪回,这些剪辑应该是所有火线观众都会喜欢的片段,也让整个作品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火线的剧情在很多地方简略太多,经常难以理解,所以如果要观看,我推荐是一面看剧,一面看解说,否则会有很多剧情理解不了。现在全网应该只有B站的李里西做过全集的解说,我就是每看一集就去看每集的解说,虽然她的解说也有一些地方有误,不过无伤大雅,而且她做了很多功课,对于深入理解火线的剧情和背景故事非常有帮助。
总之,火线这部作品,就犹如影视剧中的严肃文学,如果你想知道一部影视剧的天花板能够做到什么程度,那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错过这部作品。只要你能够深入看进去,那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而如果你喜欢看真实严肃类型的作品,那不看火线真的是太可惜了。
Ag猫
· 湖北狠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小屁孩愣头青。
夜半楼主
· 广东奥马尔的死是意料之中的,只是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出现而已,不过街头争斗本来就是混乱无序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导演可能也是想要表达这个吧,最后奥马尔在停尸房里连名字都差点被搞错,就代表了不管你生前在街头是多牛逼的大佬,死后一样无人记得。只是奥马尔人气太高,这种方式离场也确实影响了第五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