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德里克罗斯2010-2011赛季回顾系列(一)

avatar
关注

作为从罗斯二年级就开始喜欢他的“真十年老粉“,见证了罗斯从一个菜鸟后卫成长为最年轻的联盟MVP,又连续多年饱受双膝伤病困扰,跌落神坛的历程。现在距离罗斯获得MVP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现在大多数球迷大概对于罗斯可能都是一个怜悯的态度,对罗斯的巅峰期打法大多也只是印象流,关键词大概都是不减速变相、拉杆上篮或者暴力扣篮之类的。今年三年级灰熊新星莫兰特打出了非常出色的个人表现,有一些球迷会把他和罗斯做比较,也有一些球迷觉得莫兰特离罗斯还有距离。不管怎样,我希望能够做一个系列的文章,做一些罗斯比赛的视频,和大家一起仔细回顾一下罗斯巅峰期的比赛,也让感兴趣的新球迷有机会了解一下巅峰期罗斯的比赛。每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分享一场芝加哥公牛全场比赛中(比赛的选择不按时间顺序,随机选择):

(1)罗斯参与的20分钟左右的全部进攻回合的合集,让大家看一下罗斯是如何在进攻端影响比赛的;

(2)另外还为没什么耐心的或者纯看热闹的球迷准备一个三分钟左右的罗斯攻防集锦


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反馈一般的话可能就不更了,自己看看拉倒),我会先站在罗斯球迷的视角对罗斯的比赛特点做一些没什么依据的分析,发表一些看法(别杠我,杠就是你对),可能有些啰嗦,不想看文字的可以直接看后面视频。


这些年,罗斯仍在恩师锡伯杜麾下发光发热,转型为地板流打法,罗斯的外线投射和组织进攻的能力被越来越多的球迷看到。但其实仔细看过罗斯巅峰期比赛的球迷大概也都知道,罗斯从10-11的MVP赛季开始,作为一名以突破为主要打法的核心后卫,已经开发出了合格的外线投射能力,空位具有非常不错的把握性,后撤步的中距离投篮也非常有威胁。

至于组织能力,我个人认为罗斯从早期开始就是一名非常冷静的核心后卫、出色的战术发起者,只是这些能力相比较于他的突破、拉杆和扣篮并不是那么突出和吸引人眼球。相比较于威少,罗斯的创造性传球更少,作为战术的发起者更倾向于作为战术的一环去寻找稳定安全的传球路线,因此总体的助攻数并不太出众(MVP赛季场均7.9次助攻,3.1次失误),在我心中他的组织风格和康利的方式更加类似。大家可能经常会在罗斯的生涯集锦中看到一些非常离谱的跳起折叠传球,只是因为罗斯真的非常喜欢跳起传球。大概由于罗斯身高有限,弹跳出众,跳起传球对于他来说可以找到更好的传球路线。结果就是偶尔会因此传球路线被判断到,需要改变传球路线,于是出现了那些诡异的传球动作,成功了就是五佳球,进生涯集锦。


下面进入正题。本篇作为系列开篇,选择了美国时间2011年4月1日,芝加哥公牛客场挑战底特律活塞的比赛。

本场比赛,乔金诺阿因伤缺阵,德里克罗斯砍下27分3篮板7助攻4抢断,投篮8/17,三分3/6,罚篮8/11。

下面是本场比赛罗斯个人攻防集锦



接下来是公牛全部进攻回合大串烧:



本场比赛罗斯在进攻端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反击速度极快,效率极高,全部反击都以上篮命中或者造犯规结束。一打一,一打二的情况下,根本不带犹豫。前面拦了三到四个人,才会把速度放下来。这一点和大家对他的印象一致;

(2)在场时间是公牛唯一的半场阵地进攻发起者。他不会去追求詹姆斯、保罗那样的炮弹妙传,也不会出现离奇的传球失误,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战术指挥官,冷静的球队大脑;

(3)突破变化很多,不单依赖速度。速度是他领先别人的原因,但技巧也绝对出色。那些不减速变相或者不屈膝的落地,可能好几场比赛都看不到一次,只能在生涯集锦里看到。如今的罗斯展现出来的比赛内容,不是他新学的,而是以前就有,只是当时被更出色的部分掩盖了;

(4)公牛阵地进攻的空间很差,首发里面两大内线都是没有远投的,替补得分后卫布鲁尔也是没有远投的。布泽尔本场比赛也都是在低位进攻,中距离都投的很少。罗斯阵地进攻在外线持球经常就是4个防守人蹲在内线等着,打挡拆也基本上都要面对包夹。所以罗斯还是非常依赖外线投篮来得分的,不论是三分还是后撤步的中距离;

(5)巅峰期罗斯不以投射为标签,不过他的外线投射是不能放的,放了就会进球给你看。

湿乎乎的话题篮球球星技能包罗斯将接受右脚手术归期未定
发布于上海阅读 9476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南航大勒布朗

· 福建

关注了,希望这个系列可以继续更新下去,老罗密想重温和复盘一下以前的比赛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爱拉杆的肉丝

· 广东

支持支持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