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聊聊我对喜剧的看法

avatar
关注

大家好,我是十四。

2021年,我唯一全程追完的综艺,就是由爱奇艺、米未联合出品的——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综艺节目,喜剧一直是最热门但也是争议最多的戏剧类型。

陈佩斯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许多人把这话奉为圭臬。

也有人说,管什么内不内核,只要能让我笑的喜剧,就是好的喜剧,许多人也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

最后还有人分析道,喜剧有低级和高级之分的,低级的喜剧只是纯粹搞笑,高级的喜剧可以感染人心。

对于喜剧,我一直有很多话想讲。

所以今天,我就想借着《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个综艺,来聊一聊我个人对喜剧的看法。

01、

喜剧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对于「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个观点,我赞同一半。

举个例子。

比如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突然中了500万彩票,你压根不会感到开心,甚至还会有点妒忌。

但是如果你看到这个人中了500万彩票去兑奖的时候,突然踩空滑倒,彩票掉到了下水沟里,你可能就会哈哈大笑。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的快乐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几乎所有喜剧主角的人设,往往是人生中的失败者。

比如在《最后一课》这个作品里,蒋龙饰演的丧尸28号,就是一个北影毕业,却无戏可拍,最后不得不去密室逃脱里扮演丧尸的失败者。

作品通过老师的粗神经,一直毫不顾忌蒋龙感受喊他名字让他表演,加上蒋龙自身因为混不好的自卑感的强烈对比,来制造悲剧,输出笑点。

这个作品就完美体现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段话。

但我为什么说赞同一半呢?

因为除了悲剧内核以外,我认为喜剧还有两个内核,就是无厘头和讽刺。

什么是无厘头?

就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没有中心思想,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不讲道理。

比如在《喜剧大赛》中,《三狗直播间》、《大巴车上的奇怪邻座》和《父亲的葬礼》这三个作品就是无厘头的典型代表。

在《大巴车上的奇怪邻座》中,上车的邻座男士强行认为一名乘客是他的双胞胎弟弟,接下来他说的话完全不着边际,两个人的对话也一直是鸡同鸭讲。

作品通过这种完全不符合逻辑的戏剧冲突,来制造笑点。

还有《父亲的葬礼》这个作品,我本以为是一个煽情小品,但没想到却是本季最搞的无厘头作品。

在父亲的葬礼上,不断有父亲生前的朋友前来悼念。

第一个来悼念是父亲的工厂主任,这很正常。

接着第二个来悼念的朋友,是一口广普混黑道的「十三妹」,儿子已经开始有点无法理解——

自己的父亲明明是个兢兢业业的工人,为什么会有一个黑道朋友?

紧接着第三个来悼念的朋友是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从这里开始,这朋友就越来越离谱。

但起码这些都还算是人,接下来的朋友已经超脱了生物的范围——

什么半人马,什么土星,已经完全脱离了大众的常识。

这些作品就是典型的以无厘头为内核的作品。

他们有故事主题吗?他们有逻辑脉络吗?

他们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个框架以外,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无厘头作品本身其实非常挑观众。

它就像每个人身上的痒点,有人是腋下,有人是腰,有人是脚掌心,但也有人就是不怕痒。

一旦无厘头戳对了你的痒点,你就会大笑不止,而一旦没有戳对,那你大概就无法了解这个作品到底有什么好笑的。

第三个喜剧的内核,是讽刺。

在《喜剧大赛》中,《互联网体检》和《一出不好戏》是我比较喜欢的讽刺作品。

在《互联网体检》中,创作团队把在网上看视频的真实经历搬到了现实生活中,用一种另类体检的方式,直观且立体的呈现给观众。

比如在体检的时候,你会遭遇开通vip,提前点播才能拿到完整胸片,关闭弹窗广告等等经历,作品通过夸张的形式去讽刺某些网站的收费方式。

另一部作品《一出不好戏中》,则是讲述一群编剧在接近死线时仍无法按时交稿,最后甲方老板亲自到场指点编剧。

这笑点在哪?

笑点在这作品全程讽刺当下的国产电视剧现状,什么炒cp,拼凑老梗,抄袭经典等等,最后所有的作品都还得上价值,谈正能量——

不把观众演哭的喜剧,就不叫好的喜剧。

我认为这三种内核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出发点各自不同。

02、
那么喜剧,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吗?

说完内核,我就想谈谈这争议最大的话题了。

先表明个人观点——

我认为喜剧是有低级和高级之分的。

我个人把喜剧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好笑。

我不管你是无厘头是悲剧还是讽刺作为内核,作为喜剧,你首先得让我笑。

不好笑,你叫什么喜剧?自个儿往脸上贴什么金呐?

这种不好笑又强行尬演的剧,我建议通通分到一个新的戏剧类型,统称尬剧。

第二层,是故事。

在好笑的基础上,你需要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说是剧情。

比如于和伟和徐峥在点评《三狗直播间》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

洒狗血很过瘾,观众开心了,你们演的也开心了,但是如果你们有一段完整的戏剧结构,有故事有剧情的话,那么整个作品会又有不一样的东西。

我也是同样的观点,我个人很喜欢《三狗直播间》这个作品,但同时,我也认为,这个作品是不完整的,是观众完全没有记忆点的一个作品,看过就会忘。

整个故事就是直播间出了事故,然后两个主播加场外记者各自耍宝来制造笑点。

这既没有剧情,也没有故事,纯粹就是瞎搞,这样的作品还处在第一层。

第三层,是价值。

看到这,也许不少朋友就会问了——

怎么到最后,又是上价值,又是搞煽情了?

不是说不弄这套吗?

我从来没有说过上价值不好,而是我认为,只有在满足好笑且有完整故事的前提下,上价值才有意义。

现在有些喜剧作品,好笑没满足,故事讲的也不咋地,就直接一下子从地底跨到了第三层,步子迈这么大,你不怕扯到蛋吗?

在《喜剧大赛》中,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台下十年功》,我觉得这是一个站在第三层高度的作品。

作品讲述一个打小热爱京剧、学习京剧的青年,到了最后却发现京剧早已不受人待见,因为一次意外,他穿越到了十年前。

在十年前,他用各种方法想要让十年前的自己放弃京剧,不要再走这条死胡同,而是转型去学习将来会大热的脱口秀、流行乐等等。

到这一部分为止,《台下十年功》都是一个第二层作品,它通过成年的无奈和少年的倔强进行对比,来输出笑点。

但是当青年重新回到十年后,又一次站上舞台时,就在许多观众都以为十年前的他放弃了京剧时,他酝酿许久,唱道:

“一见公主盗令箭。”

那一刻,我不清楚别人的感受,但我的内心确确实实停跳了一拍。

在十年前的少年转身的那一刻,徐峥沉默了,观众沉默了,大家除了拍手、流泪,再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动作。

我想,这就是喜剧的感染力,这才是真正的上价值,《台下十年功》这个作品通篇都在讲述一个关于坚持和热爱的故事。

史航老师在评价「逐梦亚军」这个组时,他用到了高山流水这四个字。

我深以为然。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站在第三层的喜剧作品,一定比站在第一层、第二层的喜剧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更为高级。

03、

好了,下面我要聊最后一个话题了——

高级就一定比低级好吗?

我的答案可能会出乎你们的预料,我觉得这是不一定的。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人和猩猩同属于灵长类,但人一定比猩猩高级。

但是,当有一只猩猩突然变成超级赛亚人的时候,作为人,你敢说你比他厉害吗?

你不敢。

喜剧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第一、第二层的喜剧确实没有第三层喜剧来的高级,但是当你把「低级」的喜剧做到极致的时候,我同样会献上最大的笑声和最响的掌声。

就像如果本山大叔的《不差钱》和《台下十年功》同台PK的话,我一定会把票投给《不差钱》。

虽然《不差钱》没有什么价值,也没有让我内心触动,但它却带给了我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快乐。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低级」这个词在形容喜剧的时候,并不带有贬义的意味。

它更多地,是在表明,你还不够搞笑。

当下的国内喜剧,不管是传统小品、相声和电影,还是新兴的脱口秀、综艺等等,创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你首先要思考的——

并不是这作品要有什么内涵,传达什么价值,或者说这故事怎么编才能精彩。

你最先想到的,应该是——

你这个喜剧,够不够搞笑!

还是那一句话,做喜剧,请你先搞笑。


作者:十四十四

公众号:十四十四

影视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发布于浙江阅读 52937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yangbale

· 湖北

我最爱的反而是反诈银行,有种妇联的感觉。父亲的葬礼感觉还是有深意的,比如你觉得你的父母是个普通人,却可能不知道你父母的过往,梦想

亮了(266)
查看回复(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张含韵基地

· 北京
yangbale我最爱的反而是反诈银行,有种妇联的感觉。父亲的葬礼感觉还是有深意的,比如你觉得你的父母是个普通人,却可能不知道你父母的过往,梦想收起

这一季如果不看金靖刘胜英,就是完美的一季

亮了(213)
查看回复(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