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WLord
· 中国台湾身为一个国小就来大陆读书的台湾人,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好了:1.台湾看NBA的人数是压倒性优势,最近要不是P+联赛包装能力过强,基本很少有人会看自己的本土联赛,更不用说看CBA了。而其实P+这么火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吸引到了很多年轻人和路人粉(迷妹不少,但真正懂篮球的并没有很多),他们把这个视作一种潮流和生活娱乐方式,享受那种氛围也多了一个和朋友的话题谈资,会主动在社媒分享,曝光和声量非常高,实现了真正的破圈,我觉得P+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2.确实林志杰、刘铮等原来的SBL球星都有不少球迷,但除非是死忠粉,否则没有便捷直接的直播渠道(现在YouTube倒是有盗版,但原来基本无),很少人愿意花时间精力找渠道,反正等一个highlight也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球星的表现3.现在在CBA表现比较突出的陈盈骏和林庭谦都是打完NCAA直接打CBA,在台湾并没有积淀非常多的球迷(否则有高国豪什么事哈哈哈),且这几年琼斯杯因为疫情也没法打,失去了不少曝光圈粉的机会4.CBA本身的包装、解说和转播技术是真的不太敢恭维,这方面P+及各个球团真的做得非常好!就很多都可以拿来当案例的(我自己本身是做Marketing的)如果让P+团队来运营CBA,CBA打入东南亚市场都不是问题(之前和东南亚朋友聊天发现他们会看P+,对台湾球星如数家珍,让我非常意外)而且疫情前CBA的比赛时间基本和中华职棒重叠了,不少台湾球迷篮球棒球都看的,那他更多会选择去看中华职棒5.台湾大多数人对大陆确实有些“敌意”,集中在大陆东西质量差、脏乱这种刻板印象,所以对大陆相关事物存在排斥,但这个绝对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其实现在很多台湾人也刷抖音,看的剧和综艺、玩的游戏、喜欢的明星很多都是大陆的,甚至是不少网络用语也都无缝衔接,大陆的文化输出比原来强很多!只是CBA自己没跟上,整体策略保守了一些,如果好好包装台湾的球星,用YouTube直播,运营好社交媒体账号,做一些活动,受关注情况肯定比现在会好不少6.台湾球迷当然知道CBA水平更高,但很多时候对大多数球迷来说这无关水平,看的是一种感觉,一种离自己更近,可以身在其中去切身感受的感觉
elekhfent3
· 河南很少,朱彦硕说过球迷基本没人看,但有一些人迷会看,比如林志杰的球迷,曾文鼎的球迷这些, 记者圈和教练圈有一小部分看。他说的应该是没错的 ,台湾很多篮球节目,比较圈内的人,说起来CBA都是一知半解。也不难理解, 人要么看自己联赛, 要么就是地球水平最高的 NBA, 为啥要看CBA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