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喜欢三国是因为《三国演义》吗?

关注

可是《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了

发布于福建阅读 58730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554185756

· 湖北

这个问题,日本漫画协会有谈过。 日本对《三国演义》的重视是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有中文版《三国演义》在日本上层阶级是很体面的事情,德川家康的藏书里面也有中文版《三国演义》。 但当时毕竟懂中文的人比较少,1686年,日文翻译版《通俗三国志》出现后,三国在日本才开始大众化了,日本的国艺《歌舞伎》里面也有三国题材的作品,可见江户时代《三国演义》已深入人心。  对于日本人来讲194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著名小说家吉川英治发表了小说《三国志》。当时刚好战后不久,社会处于动乱时期,寻找精神依托的日本人民都在关注《三国志》,希望从《三国志》里面找到英雄好汉的气概、乱世当中的人生处世等重要哲理。 从此在日本说《三国志》就意味着吉川英治的《三国志》。他后来还写了《水浒传》等中国题材的小说。可以说这位大文学家,改变了一国人民的思想以及对异国文化的看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吉川英治小说是典型的蜀汉正统史观,不同于《三国演义》以三分归晋为结局,写到秋风五丈原就结束了。他说,孔明一死,呵笔的兴致和气力顿时都淡弱了,无可奈何。 1971年对日本漫画界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著名漫画家横山光辉开始把吉川英治的《三国志》变成漫画。他在这个漫画上花了15年时间,属于日本当时的国民漫画,以蜀汉灭亡为结局。   从此日本的漫画界、动画界、游戏界经常利用《三国演义》题材制作作品,代表作有《苍天航路》、《一骑当千》、《龙狼传》、《霸》、《三国志(游戏)》、《真·三国无双(游戏)》等等。   绝大部分日本人从小受吉川英治和横山光辉《三国志》的熏陶,在里面寻找人生真谛,所以三国人物早就是日本人特别亲切的人物了。如果没有吉川英治和横山光辉,《三国演义》对日本人来说,也只是离自己遥远的异国历史而已。

亮了(866)
查看回复(2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星海坊主

· 上海

泰斗级的横山光辉的三国志就是纯纯的三国演义,而且为了更符合逻辑,横山光辉还加入了一些内容来完善三国演义的剧情需要。比如张飞曾经是某个官府的将士,黄巾起义时保护小姐出逃,幸得刘备帮助所以对刘备有交付性命的觉悟。后来刘备在城门前叹息碰到的就是张飞,于是张飞把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介绍给刘备,这么个桃园结义。诸葛亮北伐,魏延认为从子午谷最效率但被诸葛亮否决,画面一转司马懿上任对抗诸葛亮,第一件事就是问郭淮子午谷可否还有重兵把守,然后解释如果蜀军从子午谷去长安,以夏侯楙的能耐必然弃城而逃,好在他早有预感所以很久之前就派重兵把守,得知诸葛亮没有选择走子午谷,司马懿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 感叹他所想到的都被诸葛亮先想到了

亮了(280)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