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三个月浅尝

avatar
关注

去年11月第一个礼拜提的Model Y最低配,现约2500公里。

老婆借口电车省钱,嫌弃在开的油车。我正好把油车指标收回来准备收一台MX-5或同类的小车玩玩,于是就顺水推舟。

我大概开了500~600公里左右,包括去上牌的路程和周末使用。平时都是老婆上下班接娃代步。


用车环境:珠三角(莞深佛),气温30度~9度(今天),先天对电池友好;

用途:市区代步,偶有城际往返;

参考对象:家里一辆德国油车和一台韩国油车(都是老掉牙的老爷车);


希望给各位潜在车主一些参考。

有不严谨之处烦请指教。


零、购买和提车

提价前入手,选了车漆颜色。

本地销售还算有人性,看我对自动驾驶犹豫,直接跟我说不要选,买车送一个月体验,体验过后有需要再订购;而且不选自动驾驶车价低,能享受补贴和省保险。

两个半月交车。送了1500公里超冲额度。

新车内部味道很大,呛死个人!经常使用远程控制的开窗通风功能。

店内有贴膜套餐出售,因为提车时已经11月,没有选。明年入夏再说。


一、外形内饰设计

外形:丑!

更不用说对比对象是我认为同级非常好看的家里的两台油车。

像一坨鼠标,硬生生的把Model 3直接在画图板里拉高。

不过因为不是我开,她对工业设计无感,我也识趣不说话了。

内饰:简洁明了,用料可取!

车区键盘超人和存在感队长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毛坯房,无内饰;这些人不碍乎就是没有仪表盘,除了以屏幕啥都没有。这些网络英豪99.9%没有用过Model 3/Y(剩下的0.1%的试过后确实觉得不行)。

我不会说这内饰设计漂亮,但使用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用料上,几乎都是软塑料,翻毛皮和实木。如果Model Y是毛坯,那某加价高级MPV的内饰在Model Y面前就是地基上散放着家电和沙发(沙发的皮还磨手)。

特别说一下仪表盘的问题:

油车上的仪表盘,对于我来说其用途就是,着车时看水温,油温,警示灯,油量,档位和怠速(但我估计80%的油车车主不会关注这些甚至不明白这些信息的意义);行车时看车速和偶尔看看档位,油量和一些功能提示(巡航,Autohold状态等)。

观察仪表盘需要低头,所有才有HUD。

而Model 3/Y的这些信息全部位于中央屏幕的最上方(当然转速,水温,油温和油量是没有的),其高度大概在方向盘的最上沿,比普通的仪表盘还要高。

观察这些信息只需要稍微把视线往右即可,比传统的仪表盘更方便。当然有HUD是更好。

电车本身就少了转速温度这些,而且可以设置根据定位地点限速作超速提示,行车时很少需要关注上面的信息。看到最多的就是导航。

内饰最好看的还是这两代的奔驰。

关于座椅

网上很多人说Model Y的座椅硬。如果对比的是天籁这一类车,我同意。

但对于家里的两台车,韩国的(死硬),德国的(表面的气囊缓冲不错,但整体座椅也不软),我觉得软硬度已经是十分适中舒适。

座椅的造型轮廓,宽大厚实度,特别是坐垫长度跟那俩比是没法比;但好在Model Y的车厢高,坐垫高,无论前座后座,膝盖角度都可以舒展在100度以上,坐后座时脚还可以伸进前座底下,短途长途不累。

那种“亲戚好友视觉宽大”小板凳最折磨人,但我广大群众为了面子受点折磨不值一提!


二、续航和补能

基本上1:1(得益于珠三角的温度)。

我家没有私人车位,因为早已经买不到了。现在所有的充电都是小区地下停车场的公共桩,特斯拉的超充和外面的公共充电站。

单次充满可以跑420公里以上;以她每天的通勤来回距离35公里左右,可以两周充一次。

特斯拉的超充,最大的好处就是快!基本上还剩50公里左右去充,50分钟充到98%(我设定的停止点)。最近的超充站离家5公里左右,通常是周末吃完午饭出去充,每次至少4/6的空位,插上电设个闹钟刚好在车上睡午觉。充完顺便去路边10块自助洗车。

其实最主要是用完那送的1500公里超充额度。

期间也有在小区地库充。那充电速度很慢,位置也少(<10%),小区本身停车位不够,平时肯定停满车,但周末中午下午还是很容易找到位置充的。

至于外面第三方,离家200米就有,她单位对面有,商场有,到处都有。

其实电车充电不是非要用完才去充或者非要充满的。

去吃个饭顺便插上,回家早了顺路插上(反正没啥事的时候你回家也是玩手机),……,有事就走人,不需要等到9X%。

这锂电池在换车周期内还是足够抗造的。

本人从事过电子电器设计制造,曾把动力电池单元用在大功率手持设备上,对合格的动力锂电池有足够信心。

城际长途(莞佛,深莞),单程70至110公里,不超速(实际上是珠三角的这些高速除非半夜你也很难一直维持限速开,基本上就是80~120km/h内变化)能耗在11~12度/100公里。高速必然推荐开辅助。驾驶辅助不是特斯拉独有,更不是电车独有,像沃尔沃等一样有,问题只是油车大部分品牌型号到了高配才给你(这方面沃尔沃得夸),而且几乎是一买定终生。

2500公里下来平均能耗11.3度/100公里。

哨兵模式试过一天掉5%的电。

对于低温续航没有条件,不发表意见。


三、驾驶乘坐

动力:电动机即时恒定扭力先天优势

即时输出,无变速箱延迟,在实用代步领域无敌!

对于一般驾驶者而言(假设一般驾驶者的弯道技术一般不考虑劈弯),其性能也是压过贵出两倍的油车。

这5.6秒的加速虽然比不上我的油车,但其实用度易用度顺畅度(油车暴力加速升档的那个顿挫上乘。特别是中途加速,零延迟,我觉得在30km/h~100km/h区间的即时加速甚至胜过性能油车;120km/h以上不谈,因为不需要。

好多人说试驾试乘电车容易头晕,很多情况是其刚刚接触电车,因为其动力性能太上头,有意无意的开快(变速快)开猛,这种情况当然容易晕车。我开油车开猛了车上的乘客也会投诉。

情怀党(包括我)会说声浪,但除非是6缸以上(最好8缸以上),或8000rpm红线,否则只是噪音,或者是平凡噪音和更平凡噪音的区别。

我用的是标准(动力模式)和运动(转向模式),个人开得很爽;车上有小孩时游街悠着点也没有问题。

单踏板模式

基本上开个大几十一百公里就没有问题。

上牌路上单程70公里,我回程时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我老婆对车无感的人,提车后下一个周末我坐她车去购物,比她以前开油车还平顺(她个人使用舒适动力和普通转向模式)。

而在市区行车或堵车时,只要习惯了动力回收幅度和减速距离,甚至比“双踏板”模式更简洁。配合Autohold,极大缓解堵车的劳累度。

畅顺道路和高速,那当然是开辅助驾驶了。

当然这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收了顾客的选择权,这个事,如果实在不适应或接受不了,那大可选择放弃之。

在满电或其他动能回收降低的情况下电机的制动力应该会减少,注意使用另一个踏板。

悬挂隔音:

悬挂偏硬,但比起车区原罪韩国车还好,和天籁这些比那是没法比。

只要不是连续坑洼或减速带,行驶乘坐比较文明(还是那句,开电车容易开快,有障碍时适当减速)。若连续颠簸,车身后部有疑似装配引起的异响。

悬挂侧向支撑度在高车身的车型里也算好,变线灵活,行驶稳定(电池低重心的电车先天优势)。

座椅前面谈过,不在叙述。多说一句乘坐空间,头部无论前后都十分充足,因为这车一米六几的高度,地盘高比普通SUV低,加上玻璃车顶节省厚度,车内垂直空间除了MPV以外属于最宽裕的一级。

隔音不过不失,主要是当动力系统安静下来时,路噪风噪就变明显了。但80km/h之内还是很安静。如果开着窗开快了,安全带会被风吹动拍打座椅或B柱。

指导价二十多万在卖的车,能用双叉臂悬挂的,印象中没有其他车型(XE,A4L和上一代C优惠后能达到)。能在看不到的地方用料,这个我是比较欣赏。

以前马6和雅阁也是用双叉臂,最终敌不过市场。


四、实用性和经济性

车架布局的高宽容度高利用率,无庞大的散热系统,无复杂的供油系统,极低的能耗费用,极低的保养支出(虽然离保养还远着,但就系统复杂性方面必然压倒内燃机变速箱这传统的动力链系统)。在修车厂看到过一台750Li修烧机油,整个引擎和变速箱被抬下,那Hot-V V8的各种管道,各种油路水路辅助系统,那个复杂程度,比自己的破自然吸气复杂了一个级别,而自然吸气又比电机电池复杂了n次方。

油车的油温水温,水路油路,积碳,点火系统,正时系统,排气系统,越高性能越负责越繁琐!

而高温和振动,正是加速零件老化的第一大元凶。

堵车,对于油车是噩梦:油耗飙升,振动噪音排放积碳……;而对于电车,就是用点电,就这样。


说多了,回到Model Y本车,中储物空间足够大;在网上买些扩展套件可以进一步增加储物灵活性。前备箱,后备箱,后备箱左右储物格,后备箱垫底下的超大储物格。

特别是前备箱,放菜什么的正合适。同是电动车,其他牌子有前备箱的不多,要批评。

座椅是被架起来的(所以坐姿高,在坐垫短先天不足时膝盖也不累),座椅底下可以放两储物盒(网上购买),非常实用!


两个手机座,一个有无线充电。自带行车记录仪。

摄像头非常清晰,但缺乏前保险杆摄像头,不能形成360环视图。

方向盘座椅侧倒后镜电动记忆,和驾驶模式一起设置到个人模式里,使用方便;配合舒适进入模式,上下车方便。我的另外两油车都有方向盘座椅联动的舒适进入,但因为是轿车,车身高度限制,进出还是没有Model Y方便。

市面上有舒适进入的车也不少,但由于缺乏电动方向盘,只能是半个舒适进入。

方向盘加热座椅+空调预约也方便实用,即使在广东(今天就很冷),特别对女司机。

配置方面除了没有座椅通风直逼韩国车。

没有座椅通风那就只能用远程通风/空调功能先把车内温度降下来。


中间一个大横屏,等人或无聊时刷刷视频打打游戏也很巴适。

但可能会养成到家不回家的坏习惯!


五、总结

电车在实用性方面的优势吊打油车(虽然我本人很不喜欢吊打这个用语);堵车,等人,无聊时消磨时光这些在油车上的噩梦都不复存在;甚至在某些用途,如远程控制,油车上也有,但考虑到排放安全(密闭空间或地下),对附近的人和动物的惊吓,这些远程启动,原车冷热车功能在电车上才是最优解。所以从解决最基本用途的五菱miniEV,到极致性能的Model S P,到逐渐入局的EQS豪华车代表(豪华车为了解决发动机变速箱的振动和平顺性上所花的功夫在电车上变成与生俱来的存在),都要选择电车(当然政策影响很大)。

既然国家选择了电动车方向,欧美也发展电动车,我更相信这是正确的选择。

而Model Y这车在可选择的电车当中,我觉得还是挺有性价比(以我当时购买的价格)。

直营模式也省去很多繁琐事,省去了选配置(自己查手机:颜色,内饰,轮毂;续航,动力),更省去了讨价还价多方比较。

二十多万,地盘优秀,空间实用,性能卓越。




发布于广东阅读 68007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用户0203506903

· 江苏
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浩南别的都先不说,这评测写的是真全面收起

别的不说,外观形容的是真的到位,像个鼠标

GIF
亮了(270)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浩南

· 浙江

别的都先不说,这评测写的是真全面

亮了(331)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