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满腔热血变成了一泡热尿洒在了这片土地

avatar
关注

我觉得韩寒是个“闷骚型导演”,只是前边几部电影骚的不太明显,很多人可能都被他的表象骗了。《四海》这种电影,只要韩寒没死,他是一定会拍出来的,而且,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

先说点重要的吧。欢颂最后骑着阿耀的摩托车被阿耀老板开车撞死了。阿耀老板计划8分钟之内到达地点,车速不难想象。下车后说:“这岔口刚才窜出个啥玩意儿?”紧接着是一辆红色摩托车特写,摩托车上有个“耀”字。这一刻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讽刺。阿耀此时为了欢颂生死未卜,但支撑他的信念这一刻已被粉碎而不自知。这种理想幻灭的悲哀也正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欢颂死了为什么最后还和阿耀一起抓螃蟹?这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一样。为什么211房间和欢颂幻想中的房间一样?这两个情节看起来完全不合逻辑。可是导演是故意这么拍的。这是一种超现实主义,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梦境,超现实主义认为梦与现实存在深层次的逻辑关系,是“一种绝对的真实,一种超越的真实”。其理论依据来自弗洛伊德。

欢颂的死也并不符合常理,那种巧合发生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人认为这是强行悲剧,我觉得这是把韩寒当成弱智看待。我认为,欢颂的死是一种象征性的死亡,超现实的死亡。欢颂代表着极度的美好,极度的勇气,极度的骄傲。她在电影中没有对世俗妥协,她对世俗说的话是:“那你和你妈对接去吧。”只把这当成一句解气话那就太简单了。这个俗世中的茫茫人海,有多少人是一开始就愿意妥协的呢?谁不愿意酣畅淋漓的活着?谁天生就愿意被强奸?可是渺小的个体又能怎么样呢?我要活着啊,我有责任啊,别人也都是这样的,我已经反抗过了,我已经心力交瘁、精疲力竭了。是的,时间可以磨平一切,人的适应力永远超出自己的想象。潇洒狂妄如李白尚且写“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普通人又能怎么样呢,这并不可耻。而像欢颂这种又漂亮又没有一技之长的女孩子,她需要面对多少诱惑、多少恶意不必多说,现实中至少大多数的“欢颂”怎样选择也可以想象。即使“欢颂”一时可以拒绝一切,但她又能坚持多久呢?她的美貌变成了她的负担,她想平凡的活着都是一种奢望,她日复一日的劳作,经受着欲望花园和道德锁链的双重折磨。如果‘欢颂’最后妥协了,我有什么资格责难她呢?她比无数高高在上的人都要高贵一万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妥协意味着一种失去,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死亡,我认为这才是欢颂死的根本原因。

211房间同样是一种象征。211代表着欢颂想象中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只能存在于想象中。有几个人能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呢?最漂亮的女人,最多的钱,最高的权力,多么迷人啊!可我们得到他们后真的就能幸福吗?我觉得有这种体验的人对这个问题大概会报以苦笑。“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低下的劳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欢颂离开房间时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觉得没有一个地方会是我想象的样子”。我认为这正是人类悲惨宿命的写照。

先睡觉了...明天争取写完。

影视区《四海》观后感韩寒新片四海
发布于陕西阅读 30234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闪电太阳泡泡

· 重庆

照你第一段说的,欢颂其实在电影中段就注定死亡了

亮了(3)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shj1981

· 上海

欢送是阿耀老板撞死的?这人家老板正常行驶欢送自己撞上去的吧?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