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维专栏】那不勒斯1-1国际米兰:一个好中锋能给球队带来什么?
欢迎关注“老维专栏”
意甲联赛第25轮,国际米兰客场挑战那不勒斯。上半场,德弗赖送点,因西涅主罚命中,下半场哲科扳平比分,最终双方1-1战平。积分榜上,蓝黑军团在少赛一轮的情况下,被同城对手反超一分。
上半场国际米兰被对手压制,踢得非常艰难,下半场扳平比分后形势稍有好转,不过两队都因为周中欧战分心,没有拼死拿下三分的决心,最终选择了握手言和。
【首发阵容】
客场挑战排名第二的那不勒斯,没有保留的余地,小因扎吉派出了手中的最强阵容。
主力球员里只有巴斯托尼受伤,小因扎吉没有选择防守更好的丹布,而是启用了进攻更出色的迪马尔科,或许是考虑到如果用丹布,就得把什克换到左路,后防线两个位置的变动,影响太大。
锋线上,老哲科继续首发,这已经是他一周内连续第三次首发。本来以为是三人轮换的锋线,结果只是劳塔罗和桑切斯轮换一个位置,哲科根本不敢动。
那不勒斯人员比较齐整,库利巴利和安古伊萨已经从非洲杯回归,而奥斯梅恩则没有去参赛。只有右边锋洛萨洛有伤,但他本来就是跟波利塔诺分享出场时间。
那不勒斯在意大利杯中早早被淘汰,所以上周中没有比赛,休息了整整一周,以逸待劳,体力有优势。
国米在意大利杯中苦战120分钟淘汰恩波利之后,赛程中增加了对罗马以及对米兰两回合的三场硬仗。由于对手是强队,如果上全替补输得太难看,影响士气,所以每场都得咬牙硬拼。在联赛连遇强敌,欧冠淘汰赛即将打响的情况下,鸡肋的意大利杯,对国际米兰造成的消耗太大。
其实,就应该定好规矩,意大利杯就是给替补练兵的战场,替补踢不过,淘汰了也就算了,坚决不要上主力去消耗。不叫主动放弃,而叫做给替补足够的机会和信任。
小因扎吉在拉齐奥,意大利杯是他唯一能争取的荣誉,所以得拼。但是在国际米兰,争联赛冠军才是首要任务,在意大利杯中消耗太大就不值得。
联赛冠军常有,而三冠王不常有,就是因为消耗太大。拿三冠王的拜仁巴萨,都拥有碾压级的实力和厚实的板凳深度。三冠王赛季的国米,多线出击,联赛直到最后一轮依靠米利托的绝杀才力压罗马夺冠。
现在的国米有三冠赛季的实力和阵容厚度吗?没有。
有舍才有得,在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什么都想要,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光靠意志力和拼搏精神,是无法弥补体能消耗这个客观事实的。
【哲科】
国米的体能消耗,最严重的就是哲科,因为他年纪最大。虽然在国家队比赛日得到了十多天的休息,但毕竟已经马上36岁,这样三天一场,场场首发的消耗,实在太为难哲科了。
哲科的回接,是小因扎吉非常依赖的进攻推进方式,对AC米兰上半场国米进攻行云流水,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哲科频繁大范围回接。
哲科对AC米兰触球区域,从左向右攻
对AC米兰下半场失控,就与哲科体力下降,不能继续大范围回接有关。
连续首发消耗太大,本场比赛,哲科的回接频率明显降低。
本场比赛哲科触球区域,从右向左攻
上图中为数不多的几次中后场触球,几乎全部出现在比赛的前25分钟,25分钟以后,哲科几乎没有回来接过球。
而即便在前25分钟,哲科为数不多的几次回接,也都没有太好的效果。前10分钟,哲科没有摸过球,12-24分钟是哲科的第一次活跃期,本场的回接基本都发生在这个阶段。
哲科回接无法转身
哲科回接为什么能帮助推进?因为他回撤很深,对位的中后卫不敢跟出来,他就成了国米后场多出来的那一个人,没人对位盯防,自然容易接球转身,向前推进。
而上面这次回接为什么没能完成转身推进?因为中场巴雷拉还拖在中后卫的位置上,哲科回接,对方后腰正好对位盯防,让他无法转身。等巴雷拉醒悟过来,想要前插带开空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回传,重新开始。
哲科回传失误
这次没有回很深,但在队友整体推进的时候,哲科停在原地做支点接球,可以帮助队友完成过渡,以便更好的推进。但这次他的传球偏了一点,让恰尔汗只能回传,推进被迫终止。
哲科停球失误
这次哲科的接应位置很好,正好没有防守球员,只要停球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推进机会。可惜哲科停球失误,被对手断球。这才23分钟,原地停球就能停成这样,可见哲科的体力已经要崩了。在这之后,哲科就几乎没有再回来接过球。
说是几乎,也就意味着偶尔还是有的,比如上半场补时阶段这次。
哲科中场做球形成反击
B罗后场抢断出球,哲科中场接球转身,传给巴雷拉,制造了这次反击。
哲科没速度,反击冲不起来,但他是一个稳定的支点,可以为队友提供一个出球点,接球过渡,再把球传出去。
这样的过渡点在反击中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国米没有能一带一路的球员,没有那样的绝对实力,任何人不管是巴雷拉还是邓弗里斯,都不可能把球从后场一直带到前场,只要多带几步,必然会被对手追上纠缠。这种时候,把球传给哲科,自己无球空跑前插,既提升了速度,又可以让对方防守球员没有那么坚决地来追自己。因为在防守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防守方肯定是先去照顾有球点,而放弃无球点的。哲科能稳定地接球、护球并把球传出去,这就让只拥有短距离带球能力的国米球员,拥有了长距离冲刺反击的能力。
哲科的作用,就相当于断点传输功能。巴雷拉只能在无人防守时带球推进20米,不能连过三人推进50米,但中间让哲科过渡一下,吸引后卫,再传出来,把巴雷拉的两次无人防守20米推进连起来,也可以起到推进50米的效果。
回接和支点过渡,桑切斯也能做,而且做得不比哲科差,但因扎吉为什么就不敢轮换哲科呢?
一是桑切斯粘球。
哲科回接,能转身就转身,无法转身时,一个简单的回传,没机会不要紧,大不了下次再来。
而桑切斯回接,不管周围是什么情况,一定要转身摆脱。因为在他看来,对方扑出来抢他,就是一次机会,是一次赌博,赌赢了,对方整体防线就会出现漏洞,可以一脚传球打穿。但万一赌输了,反过来就是对方的一次机会。
处理球的选择上太过于冒险,是因扎吉不敢用桑切斯替哲科的原因之一。其实有时候,B罗心态急躁之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不过他的位置是后腰,大部分时候,还是会选择安全传球。
二是身高。
桑切斯回接只能接低球,而哲科低球高球都能接。接完之后反插到禁区内抢点,哲科能争高球,而桑切斯只能接低球。对于边路球员来说,传低球准确找到队友,难度可比传高球要大多了。
就比如下半场的这个进球。
哲科进球
边线球,拉边去接球,做给边路,桑切斯也能做。但传中进来之后这个点,只有哲科能抢,换成桑切斯,这个头球就抢不到。而对于边路的劳塔罗来说,选择低球传中,肯定是过不了前点的库利巴利,只有高球能越过库利巴利的头顶。
大范围回接助出球、反击时做支点过渡、前场能拿稳球、高球能争一点,以上这些特点,每一项都有队友能做到,但结合在一起,只有哲科。
争高球的能力,两边的佩奇和邓弗里斯都有,但由于位置原因,边路球员的争顶能力使用范围有限,在锋线上,只有哲科拥有这个能力,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认为国米该补个高中锋的原因。
劳塔罗能跑能抢,但那是在防守逼抢或者抢二点的时候,真正在发动进攻时,接后场传出来的高球的时候,劳塔罗的身材很吃亏,几乎很难拿下高球第一落点,他的场均争顶成功次数还不如巴雷拉。而后场传低球找前锋,跟传中一样,很难长距离穿越几层防守准确找到队友,只有B罗偶尔能做到,而从空中越过头顶就简单多了,巴斯、德芙、汉达都可以传。
所以劳塔罗很尴尬,争高球他做不到,回接过渡队友比他做得好,反插身后没速度,带球突破缺技术。教练安排进攻战术时,发现所有任务都得由卢卡库、哲科来完成,劳塔罗能做的只有逼和怼,这不是常规进攻战术所需要的能力。
卢卡库在的时候,很多内拉开玩笑说小个子劳塔罗是中锋,大个子卢卡库是边锋或者二前锋。其实在我看来,边锋二前锋的活儿得由卢卡库来干,真正中锋的活儿还得卢卡库来干,现在换成哲科也一样,承担了太多的战术任务,而劳塔罗的任务只有一个——拼。
劳塔罗的机会都是拼出来的,但任何一个教练安排战术都不可能只靠拼,所以劳塔罗只能是僚机,要靠卢卡库、哲科们顺利执行进攻战术,他才有机会去拼。包括在阿根廷,虽然没有高点,劳塔罗是正印中锋,但战术重心依然在身后的梅西,在技术型中场,在能拿球的边路球员身上,劳塔罗的任务只有一个,扰乱对方防守。
所以,一旦哲科跑不动,光靠劳塔罗去拼,是拼不出什么进攻战术来的。
【防守太激进】
上半场国米的被动,跟对AC米兰的下半场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哲科跑不动了。但被动到半场仅有一次射正,整整半个多小时没有射门,这不是一个哲科就能解释的。
佩奇传中,巴雷拉射门
从开场第一分钟这次进攻来看,因扎吉是想主动进攻的。恰尔汗左路带球被断,佩奇长距离加速冲刺逼抢,断球以后冲入禁区传中,此时国米有整整6人进入了对方禁区。
国米前场逼抢
这次进攻后,国米没有退,留在前场进行逼抢。但对手毕竟是意甲控球率第一的那不勒斯,很快就通过横向转移把球推进到中场,国米只能退到中场附近进行防守。
那不勒斯边路突破传中
虽然退到中场,但国米依然抢得比较激进,被对方简单的传球从边路打穿。佩奇顶出去抢迪洛伦佐,对方传球后立刻前插,佩奇被甩开,迪马尔科不敢贴身防波利塔诺,留下了传球空间。
佩奇跑动很积极,但前逼时选位不好,经常漏人,几乎每场比赛都会发生。
那不勒斯左路传中
对手边线球,又是很轻易就形成了边路突破。边路前插传中的是泽林斯基,对位的防守球员是B罗,但B罗第一时间没有跟,而是在看见没人去管之后,才补了过去。
这就是盯人与区域防守的带来的问题。虽然按位置来看是对位,但进攻球员可以灵活跑位,前腰可以去边路,但我后腰得守住弧顶啊,能跟着对方满场乱跑吗?这次传中出来,对方有三名球员守在弧顶,而国米防守的只有一个劳塔罗,也幸好是有劳塔罗这种防守积极的前锋。
德弗赖犯规
德弗赖这个动作不是故意踢人,很明显,就是慢了。如果他预判到奥斯梅恩伸脚接球,那么他肯定会选择卡住位置不让对方转身。他选择伸脚,是因为他判断自己能够在对方之前踢到球,但动作一出来才发现,奥斯梅恩比他快那么多。
奥斯梅恩快是一方面,德弗赖自己动作慢是另一方面。包括米兰德比被吉鲁强吃的那一下,都显示出,德弗赖最近的身体状态有问题,脚下发沉,动作跟不上自己的想法。
其实在上半场,双方控球率是几乎持平的,国米控球进攻的时间并不少,那不勒斯的威胁进攻几乎都来自于反击,或者是奥斯梅恩强吃德弗赖。
那不勒斯后场出球反击,射门中柱
国米在中场逼抢,逼得对手回传门将,于是就顺势压了上去。B罗顶上去扑抢对方后腰洛博特卡,被对方打穿,直接传给了前腰泽林斯基。泽林斯基才是B罗对位盯防的对象,他为什么会冲上去抢对方后腰洛博特卡呢?原本盯洛博特卡的人呢?
B罗上抢瞬间
从这幅图就能看出来,哲科和劳塔罗盯着对方两名中卫,左边佩奇盯着迪洛伦佐,恰尔汗盯着法比安鲁伊斯,而另一名回接的后腰洛博特卡就空出来了,因为对位的巴雷拉准备去右路盯对方左后卫。对方左后卫退得很深,邓弗里斯不敢压上去,所以逼抢少一个人,B罗才会放弃泽林斯基,冲上去抢洛博特卡。
邓弗里斯为什么不敢上?
4防3
因为因西涅吊在边路,对位的什克不敢拉得这么靠边,他得留在中路协防奥斯梅恩,德弗赖一个人防不住,所以邓弗里斯得留在后场防因西涅。
后场4防3,前场逼抢人数就必然不够,按当时的形势,即便B罗逼住洛博特卡,让对方无法转身,对方回传门将之后也可以传给左后卫,巴雷拉距离还较远,等巴雷拉顶上去,中场无人防守的泽林斯基肯定已经处于一个很舒服的接球位置了。
所以,以那不勒斯的后场传控能力,以及国米后卫一对一防不住奥斯梅恩的情况来看,就不应该强行逼抢的。如果非要逼,也不能是B罗上去,而应该是距离最近的哲科多跑一点去抢,但以哲科的体能状况,能跟住库利巴利就不错了。
奥斯梅恩单兵作战
国米前场逼抢,迫使对方门将开大脚,就奥斯梅恩一个人,面对国米三名后卫,依然能抢下落点,带球冲入禁区射门。
这就是一名好前锋带来的战术作用,反击时能自己拿下第一落点,能自己带球射门,能一对一甚至一对二,让对方必须多留一名后卫在后场,造成前场逼抢人力不足。当年卢卡库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
因西涅禁区射门
这一次非常典型。国米在中场围抢对手,有局部人数优势,但跟开场佩奇被突破那次很像,对手轻松就在边路形成突破。首先是边路的因西涅拿球,邓弗里斯不敢贴身,洛博特卡传球后立刻前插,甩开了盯防的B罗。
这是典型的那不勒斯式小范围配合,在意甲范围内难逢敌手。以那不勒斯多年传控经验以及小快灵的踢法来看,压出去逼抢本来就是很危险的,非要逼抢,必须有人数优势。
但奥斯梅恩的存在让国米后场压力很大,首先是在对抗中战胜德弗赖,完成支点接球分球,然后在禁区内抢点,虽然没能抢到,但连续两下干扰了德弗赖和什克的解围,给因西涅的射门制造了空间。
因西涅反击射门,奥斯梅恩补射
又是国米的前场逼抢,佩奇在边路盯拉马尼,哲科顶住持球的迪洛伦佐,这里有一个换位。前腰泽林斯基拉边,被恰尔汗盯住,但是两名后腰洛博特卡和法比安鲁伊斯都无人盯防,巴雷拉和B罗还没来得及压上去,吊在半路。
法比安鲁伊斯拿球直接长传过顶,幸好邓弗里斯回追得快,3防2,才化解了这次危机。
总体而言,那不勒斯上半场的威胁进攻几乎全是靠反击打出来的,而反击机会主要是打破了国际米兰的前场逼抢。前逼无效,一是哲科跑动能力有限,二是那不勒斯后场传控娴熟,三是奥斯梅恩个人能力强,让国米后卫不敢压上,逼抢时没有人数优势。
【进攻困难】
小因扎吉选择了前逼战术,没有收到效果。投入了大量精力,却抢不到球,没有抢断反击的机会,那只能是慢慢打阵地进攻。
斯帕莱蒂把国米带进欧冠,最大的提升就是防守。如今早早收获进球,安心阵地防守,国米又少了哲科的回接,进攻自然就很困难。
国米中场倒脚,推进不上去
那不勒斯退守中场,不抢国米后卫,但对国米三中场却严格限制,不让他们有正面拿球向前传球的机会。就像上面这次,首先是巴雷拉的斜插被对手牢牢跟住,巴雷拉就留在了前场,后场就剩双核和三中卫,双核B罗和恰尔汗多次跑位倒脚,都被对手跟住,没法获得空间。
当然,并不是一丝空间都没有,硬要往前传球,也有起脚的空间。但哲科没体力回接,距离太远,而劳塔罗又没有冲身后的速度。没法创造机会,传上去也是五五开拼脚,那只能在后场倒脚。
打不进去
巴雷拉拿球遭到因西涅的盯防,球到左边,佩奇拿球面对两层防守,没有突破的机会,哲科和劳塔罗跑动接应太少,国米很难攻入三十米区域。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一个爆点。
上一场我就说,只要能一对一甩开防守,每个位置都能成为爆点,特别是邓弗里斯这种本来就有身体优势的球员,应该更大胆一点。
小因扎吉可能是听到了,本场安排邓弗里斯大胆突破。以邓弗里斯以往的表现来对比,在这场比赛这么多次尝试个人突破,显然是教练事先交代过的。
为什么选择邓弗里斯,一是这一侧的因西涅经常往中路靠,不能很好的保护左后卫;二是左后卫马里奥鲁伊个子小,正好用邓弗里斯的大身板来欺负。
邓弗里斯突破被绊倒
邓弗里斯边路突破,但传球失误
邓弗里斯边路带球内切
邓弗里斯中路带球失误
邓弗里斯本场带球次数明显增加,但成功率不高,而且即便成功突破之后,传球准确率低,所以没能起到什么效果。
反倒是迪马尔科,在中场球员被盯死的情况下,起到了一定的出球作用。
迪马尔科后场带球破逼,但传球失误
迪马尔科过顶传佩奇,制造威胁
但这样的作用在整体的被动之下显得微不足道,不足以改变大局。
【下半场的变化】
下半场国米的被动形势稍微扭转了一些,并不是自己做出了什么改变,而是对手的体力下降。
那不勒斯本来不以跑动见长,本场比平均数据多跑了4公里多,特别是中场球员为了限制国米的中场,在上半场付出了大量跑动,下半场不可能再维持那么高的强度。
斯帕莱蒂赛后也说奥斯梅恩做了太多无效跑动,消耗体力。
奥斯梅恩一个人追抢国米后卫和门将
奥斯梅恩前逼,没有队友支援
奥斯梅恩的身体素质确实非常出色,对抗能力强,能冲击能拿球,但战术细节方面还有待提升。奥斯梅恩体力下降之后,对抗成功率下降,威胁减小,国米后防压力就变小了。
那不勒斯在下半场前30分钟有4次射门,来自国米后场两次失误以及带来的角球。
巴雷拉传球失误,奥斯梅恩带球射门
B罗传球失误,那不勒斯险些破门
而国米最有威胁的点依然是迪马尔科和邓弗里斯。
迪马尔科人球分过,带球横传
邓弗里斯带球突入禁区
下半场前30分钟,双方控球率几乎持平,射门次数4-4,除了哲科的意外进球,基本处于均势状态。
但对斯帕莱蒂来说,从优势到均势,就意味着自己处于下降状态,而对手处于上升状态,本方的射门全部来自对方失误,自己没能主动创造出机会。这样下去,会很危险。
于是,斯帕莱蒂在 74分钟用防守型后腰安古伊萨换下了组织型中场法比安鲁伊斯,加强防守。
83分钟,再次换人,把前场最有威胁的奥斯梅恩、因西涅和泽林斯基全部换下,变阵532,开始死守。
而国米这边,也开始降速倒脚回传,双方默契地各取一分。
处在国米的角度,积分领先,连场恶战,体力不支,客场作战,艰难追平,拿一分可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可以满足。
而处在那不勒斯的角度,积分落后,主场迎战直接竞争对手,追分的最好机会,居然满足于平局,就很难让人理解。
斯帕莱蒂
最后10秒的这次任意球,那不勒斯选择了回传,斯帕莱蒂在场边做出一个不理解的表情。这不是贯彻你安排的战术吗?要是直接大脚传进去,裁判多给时间,被打个反击,赛后是不是要被你骂不执行战术?
自己安排了这样的战术,又责怪球员在场上不能灵活变通?
在这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国米对尤文时,被换下的伊卡尔迪不甘的眼泪。
将是兵之胆,斯帕莱蒂的胆气决定了,他只能成为搅局者、竞争者,而无法成为胜利者。
【结语】
数据统计
数据上看那不勒斯占优,国米全场仅有2次射正,发挥不好是事实。
上半场的被动跟太早丢球有关,但从丢球之前那几分钟的比赛可以看出,小因扎吉安排的战术就是主动进攻+前场逼抢。
奥斯梅恩的强势与哲科的跑不动造成了天平的倾斜,而面对传控娴熟的那不勒斯,在体力不占优的情况下选择前场逼抢战术,小因扎吉的选择被证明是错误的。
哲科的扳平进球有些意外,但从斯帕莱蒂的性格来看,国米能拿走一分是理所当然的。
下周中就要打利物浦了,巴雷拉停赛,巴斯托尼受伤,哲科体力耗尽,小因扎吉将会安排什么样的战术?利物浦这边,萨拉赫和马内回归,正是兵强马壮之时。
内拉们都在给自己壮胆,不要怕,干就完了。但能干到什么程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防守型前锋
· 上海踢完红军之后就能知道三个优秀中锋能给球队带来什么了🐶
看一看瞧一瞧天空
· 湖北一切为联赛的第二颗星让路,这是大局观。小因是个攻强守弱的教练,现在国米的防守框架还是孔蒂打下的底子。欧冠哲科必须要轮休了,让劳马桑切斯首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