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or黑暗料理?北欧人每天吃的都是啥?zt
对于北欧的食物,本来在美食界没什么话语权的美国人曾总结过一条定律:越往北,吃得越糟糕——暂且不评论这条定律是否准确无误,至少它道出了其中一个真意:丹麦作为北欧地区的入口,在饮食的丰富性上要领先其他几国。
丹麦人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黑面包。早餐可以用黑面包配黄油、果酱或者猪肝酱,正餐用它加上配菜做开口三明治,茶歇还可以来两片黑面包做成的脆片零食解馋。猪肉在餐桌上也必不可少,尤其脆皮烤猪肉,那对丹麦人来说,就是家的味道,也是名副其实的国菜。
当然,你还要学会吃甘草糖,丹麦人对甘草糖有谜一样的痴狂。在这里,你可以买到甜甘草、咸甘草、糖衣包裹的甘草、甘草巧克力、甘草味冰激凌、配咖啡的甘草糖浆等一切甘草奇葩。至于它的味道嘛,去就近的药店买一包治咳嗽的甘草片尝尝就知道了。
在芬兰,森林是归人民所有的,人们在森林里猎食野物、采摘浆果,也捕捉着不显眼却耀眼的日常确幸。
麋鹿和驯鹿肉都是芬兰特色,通常做法是做成肉排,配以同样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蘑菇,鹿肉略柴,蘑菇丰腴,磨合得刚刚好。熊的肉质比较老,所以一般是炖汤,可以使肉质软嫩一些。
在瑞典,人们习惯每天吃固定菜品,比如星期一是属于牛肉和鲱鱼的,星期四属于豌豆汤和薄煎饼,星期六属于糖果,瑞典人的仪式感,在一日三餐里,也在一年四季里。
Semla是一种填满鲜奶油和杏仁酱的豆蔻面包,一个完美Semla的标准是:面包要烤得金灿灿,奶油和杏仁酱要塞到快爆炸!地道的Semla吃法是直接用顶端的面包盖蘸下方的奶油,相当不羁,传统点呢,那就来碗热牛奶,用小勺子一口口抿着吃。
8月是属于小龙虾的,从斯德哥尔摩到马尔默,全国各地兴起此起彼伏的小龙虾派对(Kr ftskivor)。龙虾做法没我大天朝五花八门,只是简单地以盐水和莳萝煮熟,冷却后呈上,剥虾前,瑞典人会习惯性地先将虾壳外的汁液吸食掉。
鲱鱼罐头的臭,其实不在于鲱鱼本身,大部分来自罐头内的汁液。开罐即食是一种自虐,最地道的吃法是把鱼罐头放在清水中打开后迅速倒掉汁液,再在餐盘里去掉尾巴、鱼皮,把鱼肉细分成小段配面包或者熟土豆食用,最后来上一杯白兰地就完美了。
到了凛冬12月,整个瑞典就变成了藏红花味。12月13日的圣露西亚节是瑞典传统历法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也是藏红花小面包(Lussekatt)离人们最近的一天。
冰岛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村上春树有部小说用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地处北极圈边缘,国土1/8被冰川覆盖,相比北欧其他四国,冰岛火山最多、人口最少。小国寡民,总是习惯性被遗忘,有时甚至被一些简易地图所忽略。这个时候,刷存在感就变得十分重要。脑洞满分的冰岛人盯上了食物,发明了一系列暗黑料理。最初级是蘸芥末、酱油生吃鲸鱼片;高阶一些的,切成一厘米厚片,正反面各煎一分钟,再撒点盐和胡椒即可开动;最复杂也最奇葩的要数发酵鲨鱼肉(Hákarl),肉质较嫩的格陵兰鲨将内脏掏净后埋入沙中3到6个月致其发酵腐烂,口感如何?
黑死酒(Brennivín)以土豆和香菜为原料,加入小茴香、欧白芷等草本植物酿制而成,度数较高,属烈酒范畴。什么味道?据喝过的朋友描述,像“泡在汽油里的黑麦面包”。不过冰岛人享受得很。
又是黑暗料理,火燎去毛后把羊头从两眼中间劈开,小火慢炖,最后配点土豆泥或胡萝卜块一起端上桌,整个羊脸就这么半闭着眼斜睥着你。
Skyr是一种由凝胶状牛奶凝乳制成的软奶酪,吃起来像酸奶。冰岛的商店关门得早,一般六七点钟就结束营业了,还好冰激凌店依旧坚挺,有的甚至会营业到半夜。
挪威人对肉丸的热爱绝对不容小觑。挪威肉丸样貌很彪悍,小拳头般大汁水浓郁,浇上黑胡椒酱,佐手指大小的薯仔吃,大小餐厅都能觅得它的踪影。当我们在国土上吃着狮子头时,挪威人也在吃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肉丸子,这样想来,离挪威的森林也不那么遥远了。
Brunost棕奶酪正如其名,是一种棕色的奶酪。这种山羊乳清奶酪口感柔软,有焦糖似的甜味,排斥奶酪的人或许可以试试它。棕奶酪用cheese slicer片成薄片,配华夫饼或者面包,就是挪威人的一种日常。
中国95%的三文鱼进口都来自挪威。但和我们多是生吃不同,挪威人吃三文鱼习惯先用热水烫一下再蘸酱或者盐食用——这种吃法在卑尔根鱼市里也最常见。或者你也可以来一份微微熏过的三文鱼卷,撒上零星香草末,佐以一小碟自制白酱,和橘粉色的鱼肉,搭出北欧的暖色调
唯爱巴黎
· 江苏吃过semla,是真的热量炸弹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