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实验室的迭起兴衰(下)
上一期的开胃菜讲述了米兰实验室的起始与巅峰,这期将分析米兰实验室衰落的原因,以及对该部门未来的展望。本文会有许多主观意见,欢迎大家共同讨论,如有问题欢迎斧正!
四、衰落
问题从05-06赛季时就初步显现,我也想重点讲讲这个我认为的转折赛季。虽然这个赛季场外因素很复杂,比赛也未必都如表面所见,米兰也是电话门的主犯之一,但分析米兰实验室的作用大概是足够了。从上帝视角看,实验室与球队其他部门都从此时此刻从顶点滑落。
这赛季中,无论是转会预算,还是引援思路,又或者安切洛蒂本人的保守,主力阵容的老化,都让许多球迷十分担忧。
对主帅的指责最能够反应对球队竞技层面的失望与不满,毕竟所有幕后的工作几乎都是在为一线队的正式比赛所服务。
战术单调刻板,不能很好的调动球员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轮换,搞得主力疲惫不堪……这些对安切洛蒂的批评只是表层的,但也是最直接,最容易看到,也是大家最关心的。
这赛季开局不顺,而连胜后也在欧冠和联赛中的强强对话中失利,不过这赛季后半程也算挺了回来。除了迪达的失误,部分场次的迷失这些场上看得到的因素,当整体比赛场面或者成绩出现滑坡,除了运气层面,背后肯定隐藏着球队的问题。
真的是安胖责任,还是以加利亚尼为代表的管理层转会规划出错,又或者内部出现分歧,还是米兰实验室出了问题?实际上兼而有之,互相影响。
单说与实验室有较强相关性的因素吧。首先就是伤病,05-06赛季红黑军团的伤停总数为114次,而这赛季经过扣分惩罚后,真正的冠军国米则为113次。这赛季整个意甲共有1292人次因伤缺席比赛,米兰和国米都占了8.8%左右。
次数不是问题,问题是严重程度。其实这赛季许多受伤只是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而已。不过马尔蒂尼,安布罗西尼受到了比较大的困扰。此外,由于球员平均年龄问题,许多高龄球员需要更多保护,即便与他们竞争的同位置球员较为固定。
而世界杯后的06-07赛季,联赛的总体伤病次数大增,只有米兰的受伤人次下降了。这与运气有关,因为卡卡抱怨意大利后卫动作太凶狠是事实,这也是实验室无论如何预防也不能避免的。从预防层面,米兰也确实做到了最好,即便场面仍旧被诟病,红黑军团还是问鼎欧冠冠军。安切洛蒂也得以续约至2010年。
不得不说,米兰实验室的兴盛,与安切洛蒂的兴盛高度重合,可以推断二者之间具有强相关性。虽然安切洛蒂的球队达不到05年的强度,但是依旧能维持高水准,但是07年以后,是二者真正的分水岭。
荣誉之后,100%重回权利中心的加利亚尼并没有趁热打铁,反而认为实验室已经趋于成熟,决定削减经费。此外,马尔瑟曼卸任总负责人,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一线队球员的伤病理疗与治疗上,接替他的正是托纳奇尼。
(托纳奇尼)
支持力度的下降,以及人员频繁变动,影响到了实验室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一线队在协作上的平衡,于是科学顾问墨特里尼也选择了离开。这些都为未来实验室的衰落埋下伏笔。
(莫特里尼)
前文提到,实验室对于引援有一定的话语权,并且有一票否决的权力。而06-09年的时间段,虽然转会更多回到了加利亚尼与其他有话语权的手中,但实验室,尤其是马尔瑟曼本人,已经树立起威望。
(马尔瑟曼)
07-08赛季,在俱乐部阵容老化的境地下,依旧没能在年轻化上迈出比较坚实的一步,陷入了比上个赛季更挣扎的阶段——球队希望倚仗的球员受伤,比如这两个赛季的马尔蒂尼,大罗,维埃里等。这更加加剧了老龄化下进攻疲软的问题,加上多线作战赛程密集,让球队一次次陷入困境。
前文解释过,这些伤者并不能太过责怪实验室,但是该部门对转会有话语权,甚至大力推荐老将,认为他们仍然可以维持几年高水平竞技水准,这一点成为了老龄化却不改变现状的推手。
强劲的老将们稳坐主力,球队轮换上给的机会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实验室的视角问题——它们青睐买大龄球员,因为实验室有信心也有能力帮助他们维持高水平,但是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来看,球队错失了许多培养新人的窗口期。
因为比起这些如雷贯耳的大牌,年轻人需要时间成长。而实验室的视角是,只要能让更强大的球员保持健康,那么年龄不是问题,越老越可能淘到宝。这种意见影响到了决策,这些老球员确实保持着好状态,但是早熟的,可以构成竞争的年轻人又有几个呢?球队的未来在哪里呢?
实验室的视角也许并没有错,实际上也做到了比较不错的程度。可这种模式本身就是高风险的,因为老将的伤病概率更高,且本身的绝对运动能力已经下降,这样的高龄阵容在顶级联赛上确实很难维持强大活力。实验室可以秉持这样的观点,但作为球队管理层来说,必须以更高的战略站位进行规划:需要为换血做准备,需要为以后做打算,需要给更多年轻人机会。
球队在这样的循环中,错过了许多培养新人的窗口期,也许是老球员太强大了,让轮换出了问题,但更多是决策层面的问题。球队的话语权被牢牢掌握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与参与者下,球队秉承着这样的思路获得过成功,这很难让他们有调转引援方向的机会。实验室值得被信任,但是不能依赖。
球队终究要进行换血,实验室的意见很重要,也很讨巧,因此最终的决策与实验室所建议的方向相近——因为这样既可以省钱还能提高竞技实力,多是一件美事呀。不过为了球队未来,也需要更多进行一些对年轻球员的投资,乃至豪赌。至少在买老队员的情况下,加大对更多年轻球员的关注与增加对已有年轻球员的提拔与培养。
这也许对主帅来说,需要赌上自己的饭碗,也是对更衣室的挑战。总之种种阻力,最终让列车不可回头的开向百岁山。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09年安切洛蒂去了切尔西,还带走了心理学家德米凯利斯。新帅阿莱格里偏向传统,并不信赖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辅助,更不可能让该部门在转会上有太大话语权。
(德米凯利斯在切尔西—)
因此,米兰实验室对于一线队的实际作用退化成为了医疗部门,对于训练、转会、排兵布阵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影响力,而这种态势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0年年初帕托的噩梦开始,而后经历了15次伤病,同年马尔瑟曼离职后,墨特里尼也清辞了科学顾问一职。米兰实验室的老骨干只剩下托纳奇尼,可以说正式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外加上米兰内部出现争斗,财政出现问题,竞技上出现滑坡,让实验室境地更加差劲。
2012年,人员流失严重的实验室名声扫地,触目惊心的308次伤病,让人们对这个昔日奉为圣地的数据部门大失所望,尤其是前埃及法老沙拉维的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从2013-2019年,米兰的伤员情况有目共睹,球队的战绩也很难令球迷满意。就算实验室还开着,也在风风雨雨中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巅峰。
在2019年托纳奇尼离职后,还爆料自己离开是因为李勇鸿为代表的管理层以及主帅蒙特拉并不信任他,他们还曾认真考虑卖掉实验室。没成功后,还希望制定商业计划,把多年心得与研究成功“分享”到中国这边,只是又未能成功。在这位负责人离开后,米兰实验室彻底名存实亡,但江湖仍有它的传说。
19-20赛季,托纳尼奇跳槽去了尤文图斯辅佐了发小萨里。
(内德维德、萨里以及托纳奇尼)
老烟鬼下课后,他便和朋友、家人合伙创办了ANTS:一个可以体验许多运动项目的度假村。
马尔瑟曼在伦敦开了私人诊所,德米凯利斯也运营着自己的咨询机构,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五、现状与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系统来对球队进行优化,是目前顶级足球俱乐部的共识。无论是巴塞罗那,利物浦,多特蒙德还是曼城等等豪门,都有类似米兰实验室的数据部门来对俱乐部工作进行辅助。
虽然有的教练,比如穆里尼奥,阿莱格里等并不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模型,而更加传统,相信自己的经验与判断——他们认为自己的眼睛就是尺,不需要这些数字的帮助,而萨里与贝尔萨为代表的数字狂人就站在对立面。但不可否认,大数据渗透进各个行业,并帮助其进步正是现在的趋势。
(托纳奇尼与阿莱格里)
不过统计学并不是万能的,它的定义是:对大量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总结出一些经验规律。而后做出后期推断和预测,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而单单从伤病这一层面来看,以预防为主的米兰实验室,通过统计学建立模型,据马尔瑟曼所言对潜在可能出现伤病的判断成功率达到70%。
数据量越大,分析的越准确,但这是对于比较常见的伤病而言。许多罕见原因所导致的伤病,在球员这种几乎每天都在高强度训练,或者对抗的职业来说,真的可能会发生。对于这些小概率发生的事件,发生起来很要命,因为球员可能因此影响到职业生涯,甚至会由于此伤病影响到后续的发力状态,继而引发更多伤病,最后变成玻璃人。
(工作照)
往往某次伤病的起因,就会成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而这类罕见的致伤原因,现阶段通过数据分析几乎是束手无策的——因为统计学的生命在于经验,如果目前某种未知原因导致了伤病,事先没有遇到过,那进行体检的时候就会被认为没有问题。
一旦真的发生伤病,就算查明了可能导致伤病的原因,那才算收集到了一个样本数据。因为数据量太小,这对于短期对同类原因导致的伤病的预测并没有多大帮助。这些罕见的现象目前无法预防,是由于样本过小,人们目前还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所以在体检中好端端的球员,在训练中突然受伤的事件还会发生。这也是现阶段依赖数据的不足——偏偏会有特殊的离群值让分析部门束手无策,往往这些特殊的原因导致了噩梦般的结果。
(托纳奇尼陪同宁泽涛在米兰实验室体验)
也许在许多年之后,当类似原因导致的伤病出现的数量多了起来,便能够建立分析模型,并在体检时有概率检查出来。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世界上的体育实验室们仍然在扩大样本量,收集数据的阶段。虽说如此,数据分析仍然避免了许多常见伤病的发生,这已经极大程度上保障了球员的健康。
米兰实验室作为先驱,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是依旧难以阻挡球队的颓势——马尔瑟曼本人就说过:“足球界的参与者曾经都开着没有仪表盘的车。虽然只有好车手加上好的车子也能开的不错,但是有了仪表盘总归会让驾驶简单些。”
仪表盘确实有功效,但它并非车开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如果过分信赖,便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数据与科学的应用,便是这个仪表盘。它的确是很好的辅助器,但仅此而已:可以让足球更加进步,但是这项运动的本体依旧是在场上执行战术意图的球员。
前文分析过安切洛蒂,以及球队战略规划的问题。那从结果来看,就会发现球队战略规划就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直接影响到了球队未来的走向与趋势。
因此,不妨把战略规划比喻为车的前挡风玻璃。没有它,车手看不清前方,不知道开向何处。也许总有人能到达终点,可更多人摸着石头也过不了河。历史上有太多球队因为战略规划出现问题,导致球队滑向深渊的例子。
而教练团队更直接的决定了球队现有成绩,并执行战略规划(比如培养新秀,球员生涯规划,俱乐部战术统一性等)。大多数主教练参与到了规划层面,他们会与管理层一同协商的赛季目标,引援方向,未来预期等等,因此主帅及其团队作为最表层最直接的战略制定者与执行人,对球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毫无疑问,他们承担的就是车手这一角色的一部分,像是握着方向盘的手。
其他部门也有着类似的效果,他们执行的工作成果也会反馈到战略规划中,并继续影响着球队决策与当下发展,米兰实验室就是这样的部门之一。他们也是车手角色的一部分,像是车手身上踩油门或者刹车的脚。而管理层,毫无疑问就是车手的大脑。
球队的规划,设施,球员,架构等等仿佛是车子的组成部分。当车豪华无比时,总是能更轻易的到达目标点。但是掌舵的人才是关键,足坛那些奇迹的发生,往往都是人车合一的典范。
所以前文曾写到,作为辅助的实验室的视角确实没有问题,他们有能力确保高龄球员保持状态,如果数据测试中,认为他们彻底没油了,那他们在米兰的的时光就结束了。
接下来,只需要继续以低价买这样的老将,周而复始,球队总能拥有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强力暮年球员。
老球星能力强,费用低,稳定性高,精神属性趋于成熟,确实很难不让战略规划者心动。实验室以往的成功加之部门的观点可行性高,成本低,所以才会让球队的决策者们产生依赖,因此战略规划会倾向于围绕实验室的优势展开。
(实验室内部)
可问题也说过,表面上是对仪表盘的依赖,更深层次是车手“大脑”的惯性思考,并对持续性规划的逃避。理论上确实可行:因为每一年都能收获到心仪老将,也确实能以较低成本进行交易,而且这些涉世已久的球员不会破坏俱乐部很多层面上的稳定。
但是转会窗口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敞开,老将的身体也确实比不了年轻球员。这样的规划让球队的年龄分布出现断层,且过分集中于高龄球员,这使得球队发展的容错率变低。
球队逐渐失势,是上述因素综合的必然。安切洛蒂教练团队的离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上,都为球队带来了改变,而曾经备受重用的米兰实验室的人员也发生了变化,这进一步影响到了球队。就仿佛车手与车的重要部分变了,势必影响到行驶轨迹。而我们这些旁观的球迷,很容易就能看出球队发生的变化。
新帅阿莱格里十分传统,他更加倾向于使用自己的体能团队,并且靠自己的经验排兵布阵。在德米凯利斯随安切洛蒂远赴英伦后,实验室与教练团队畅通无阻的桥梁也发生异变,球队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向进入了新纪元。
(后来成为皇马主帅的安切洛蒂与德米凯利斯重聚)
这段时间,不受重用的实验室调转工作重心,依旧在帮助着俱乐部。它们对于一线队而言,几乎已经退化为了医疗部门,但是数据分析并没有停止,而是将精力更多放在了梯队建设以及青年球员发展上。
如果你去AC米兰官网,就会发现米兰实验室目前已经被划分在了维斯马拉(红黑军团青年队的训练基地。)
(维斯马拉)
早在06-07赛季,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就致力于收集球队梯队的青年球员身体发育状况。通过定期检查,提供与他们的健康有关的信息,并且以此来监测他们的成长如何。不过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加样本量——收集更多的数据进行研究,为俱乐部建立一个更大的,可视化更强,更加准确的数值和统计模型。
虽然当时的初衷更多是为了一线队服务,但是在相对保守与传统的阿莱格里统治的节点,这成为了实验室的主要工作目标。工作人员依旧被允许收集一线队的数据,不过开车的“手”并不愿意过多采纳,好在它也并不过多干涉。
2010-11赛季时,失去科研大牛墨特里尼后的米兰实验室,开始与俱乐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足球培训学校进行合作,利用高科技收集数据,帮助小球员们成长,并开始研究新课题:一些负面或危险的行为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莫特里尼)
后来,负责人托纳尼奇在2015-16赛季宣布设立黄金米兰计划(Milan Gold),甄选出梯队97-02级的16位潜力小将进行特训,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库特罗内与佩希纳。
虽然这个计划有时代背景,俱乐部从财政层面到竞技层面,都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俱乐部上下需要摆出重视青训姿态。人选的背后虽然有米兰实验室的影子,可背后关于名单制定的内幕非议不少。最终从结果来看,这个Milan Gold无疑是失败的。
这16位球员中的大多数并未成材,而像多纳鲁马与洛卡特利和卡拉布里亚这样的球员没有入选,是因为他们已经进入过一线队名单。
一年后喜欢自吹自擂的体育总监米拉贝利上任,他主导了青训改革,这个听起来更像噱头黄金米兰计划直接取消。
(米拉贝利)
看起来,实验室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少,其在数据分析层面依旧会为球队提供各种帮助,不过肯定没有过去那么举足轻重了。
作为大胆的先行者,米兰确实受益匪浅,但是相信读到这里的观众会发现,虽然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是数据分析,但是它的衰落却与人息息相关——与主帅合作不畅,以及骨干的流失相关性较高。
09年离开的德米凯利斯,10年离开的马尔瑟曼,墨特里尼都让该部门元气大伤,他们都有除了数据分析以外的强大能力,能够弥补许多数据暂时帮不到的不足,正是实验室的骨干们让实验室不止是个数据部门,或者医疗部门。
(日渐衰微的实验室)
而刚才也提到,并不是所有主帅都喜欢数据这一套。再后来,连托纳奇尼都走了,实验室也真的转不动了。
这样的定位,也几乎说明着未来该部门不会再发生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奇迹了。除了主领域的医疗外,现在米兰实验室依旧会在训练,转会,俱乐部媒体等层面发光发热,但是俱乐部应该不会再重蹈覆辙——俱乐部也许有一天会再聘请一位像马尔瑟曼,墨特里尼或者托纳奇尼,德米凯利斯这样的专家担任实验室的负责人或者核心骨干。但是该部门,或者负责人不会再拥有以前那么大的权力。
因为在目前的俱乐部架构之下,实验室要做的本职工作,即减少伤病的职责还并没有做好,且俱乐部现在已经在各种意义上构建了平衡,并不需要新的势力来影响战略规划层面。
虽然这表明米兰实验室未来再难独当一面,听起来似乎让人有些失望,毕竟这个部门以后也许不会再成为俱乐部所依赖的传奇,但是这不失为一件好事:做仪表盘该做的事,成为车手信赖的工具。
也许这个正在完成新生的实验室,能够加速米兰的涅槃。
这里美味
· 浙江记得当年天足说过米兰实验室给帕托打了增强肌肉爆发力的药,然后帕托的大腿肌肉反复拉伤,实验室一时风口浪尖
顶风niao两米
· 海南跟经济环境有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