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孩子——回忆斯蒂芬·马布里的职业生涯

关注




“马布里!MVP!”“马布里!MVP!”……熟悉的声音响彻北京农商银行的球馆,那个对北京球迷来说有着非凡意义的男人坐在替补席上,再也无法控制住内心的情感。他哭了。随着MVP的喊声一遍比一遍响亮,他哭得越来越剧烈,曾经的铁血硬汉,此时就像一个要离开母亲的孩子。



斯蒂芬·马布里,九六黄金年代的最后一位战士,即将告别他深爱着的篮球赛场。时光飞逝,转眼间他已经40多岁了,他不再有年轻时的爆炸速度,不再像当年一样可以随心所欲的得分,但北京球迷对他的爱却从未改变,如果时间回到从前,年轻的他一定从未想象过自己会来到大洋彼岸,也一定从未想象过自己会在这里取得诸多成就并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魔幻”却又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他身上,他的眼泪,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懂。




 天才控卫,纽约新星

“我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吃饱饭,让父亲夸一夸我。”马布里回忆童年打球的初心时曾这样说。出生在纽约科尼岛的他,从小就不得不混迹于枪支、毒品泛滥的贫民窟,然而就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凶狠、凌厉的球风。



马布里的父亲对小马布里的期望很高,因为此时他就表现出对篮球的极度敏感,他在街球场上已经可以和成年人对抗。他曾不仅一次地对母亲说:“妈妈,我长大后要进入NBA,我要给你买最漂亮的房子好搬出这个地方!”小马布里和兄弟们疯狂地训练,他的一位哥哥回忆:“我们上下楼来回跑……小腿肌肉练的硬绑绑,总是会说:‘加快,加快跳绳再跳三分钟!’其实每次都是十分钟。”小马布里的篮球技术严格上说不是兄弟们中最好的,但是他却最善于学习,汲取了兄弟们的特长,并且最坚韧顽强,坚持到了最后。


一切都很顺利,小马布里在高中带领球队打出了不错的战绩,他的优异表现也让纽约人民记住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寸头小子。

1996年,马布里参加了NBA选秀大会,与他同届的有阿伦·艾弗森、雷阿伦、纳什、科比等众多未来的球星。马布里最终以第一轮第四顺位成功进入NBA,成了马布里兄弟中唯一一个进入NBA的孩子。马布里和家人哭成泪人,这是喜悦的泪水,20年终成一剑,马布里最终将为森林狼队效力。

当时马布里的童年好友——凯文·加内特也在狼队,两个人的组合像是怪兽,一度让整个联盟瑟瑟发抖。充满活力的马布里有过多的球权和出手,这也让他得到了“独狼”的称号。就在外界认为这对组合拥有争夺总冠军的潜质时,马布里离开狼队转投篮网。当时最火的问题就是加内特的身价,球队给他开出的工资远在马布里之上。




在马布里的头脑中,有同等发挥的二人应该得到同等对待,他认为这是球队的错误,他不认为这是一种嫉妒,甚至他马上就打电话恭喜了加内特。可是他就是无法忍受在自己的朋友身边打球,却拿着少得多的工资。并且他没有亲人陪伴,早就受够了明尼苏达的恶劣天气。球队经理凯文麦克海尔曾将二人和古格里奥塔叫到一起,给他们灌了一顿鸡汤,可这无法改变马布里的决心,以至麦克海尔对马布里产生误解,公开抵毁马布里,认为他自私、无情。这也成为两人彻底决裂的原因。




网队的马布里堪称不可阻挡,驾轻就熟的鬼魅运球、不讲道理的干拔三分、闪电般的突破过人,使他面对拥有OK组合的湖人队砍下五十分,全明星赛上在关键时刻与科比对飙,他在向联盟宣誓自己是第一控卫,作风也更加个人主义。经历了太阳队时期后,马布里又被交易到家乡——纽约。



父亲去世,生涯低谷




马布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从小就梦想着效力的地方,本以为一切都会正常进行,英雄总能拯救世界,然而命运就是与马布里开了个玩笑。来到尼克斯队,虽然第一个赛季带领球队打进季后赛,但是拉里布朗执教后球队成绩一落千丈。拉里曾是美国国家队教练,而马布里也在那支美国队中出任首发控卫,两人向来不合,经常产生矛盾,甚至公开争吵,那支美国队也拿到了美国在奥运会上少有的耻辱战绩——铜牌。两人无法融恰相处,后来微笑刺客托马斯执教,更是导致花边新闻乱飞,同样不受马布里待见。队友没有想赢的欲望,马布里又时常数落队友。于是他的社会名誉大幅下降,当年的纽约日报称他是“纽约最受人责骂的运动员”。




或许你场均还能拿下20加8的数据,或许球队还在依靠你摧城拔寨,但在这里,人们只相信结果。

瞬间,媒体从他身上发现了商机,人们开始故意给他挂上标签:自私、自负、狂妄自大……然而,真正让他受到打击的是父亲的离世。

从小,父亲就是马布里的精神依靠,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带马布里训练,教给马布里坚强、不屈的品格与积极的生活态度。然而这一天,就在尼克斯对阵太阳的比赛中,父亲在观众席心脏病发作,球队得知消息却选择隐瞒,直到比赛结束,家人才告诉他父亲已经去世,他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有人说父亲是为了他与球迷争辩才发病的,马布里开始因输球而内疚,开始与教练对着干,没多久就被冠以球队毒瘤的称号。后来更是被德安东尼划为“托马斯的遗留问题”,当作交易的筹码,得不到任何上场时间。最后,马布里被尼克斯买断,加入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坐上了替补的冷板凳。没想到,这一坐,就再也回不去了。

第一个赛季打完,面对凯尔特人给出的老将底薪合同,马布里选择了拒绝。


这个对着镜头光着膀子、唱歌、吃凡士林、直播自己一天生活、时而高兴时而号陶大哭的“疯子”就是马布里,当年的纽约救世主。他成了自己最不愿成为的模样,媒体最想看到的样子。

 斯蒂芬·马布里正式离开NBA,他的下一站是中国。

 人生转折,再创辉煌



在初次听到马布里来中国的计划时,他的母亲感到十分惊讶,一个曾在NBA拿顶薪的全明星球员居然要来篮球运动看起来还不是特别发达的中国打球,但出于儿子的坚持,最终她还是尊重了马布里的选择。

让马布里惊讶的是,情绪还未完全平息的自己刚下飞机就赢来了热烈欢迎,这里仿佛不是什么大洋彼岸的国度,而是自己久违的家。人们热情、善良,不会因为你的过去而对你另眼相看。在山西和佛山打了两年球后,马布里正式成为北京金隅队的外援,纽约人即将在北京开启自己生命的新征程。


马布里的到来,彻底改变了CBA的格局。他拼得非常凶,带领北京队第一年就掀翻了之前的广东王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那种不服输的气质感染了全队,与球队异常融恰,打法也从“独狼”转型为领袖。这时NBA火箭队想要签约他,他拒绝了——他要留在中国,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美国媒体预言会被他玷污的联赛干出一番事业。四年之内,作为球队的核心控卫,马布里帮助球队赢得了三届CBA总冠军,也斩获了MVP,成为了北京王朝的缔造者之一。他在关键时刻总能带领北京队力挽狂澜,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技术也影响了无数中国球员,推动了联赛的进步。北京球队叫他“老马”“马政委”,甚至还给他专门建了一座雕像,不久前还有了一部自传电影。他在这里感受到了人们的爱,他一直向往着的,缺失着的那种爱……







 “马布里!MVP!”球迷的喊声还在继续,队友将四十多岁的老马举起来,扔到空中再接住,就像他当年第一次总冠军那样。现在的他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有着中国式的饮食和习惯,也许他会离开赛场,但北京人永远忘记不了他,他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北京的孩子。

 教练生涯,再度启程

马布里退役时的球队北京农商银行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北京紫禁勇士。老马将作为主教练带领球队开新征程,至于原因,用他自己的口头禅说,或许就是“Love is love.”吧。

老马的职业生涯给人感触很多,我认为人生就是这样,并不总是事事如意,也会有挫折、低谷。但只要尽心尽力,坚持热爱到底,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爱与正能量,就一定能够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伟大。




发布于辽宁阅读 21025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吴小个

· 北京

不光是职业生涯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sunshine楷

你是真的丢人,在哪都在告诉别人你自己的下限在哪里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