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斯基-人物志】才高心不展——“菲”同反响
玉不琢不成器,何为琢,如何琢……
注:本文主要基于马德里竞技现如今的情况进行论述,未来不可控因素不考虑。也不能细节到单场比赛研究,或曰泛泛而谈,但内容无不是重点。
2020年1月10日,与梅西亲切互动的菲利克斯
天地万物皆有规律可循,其实不过是一长串的因果关系组成。无论是什么“果”,都有相对应的“因”;原本的“果”,相反相成也有“因”,从而导致其他的“果”。由此及彼,以点带面。
足球之所以是世界第一运动,就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和人本身的复杂性相对应。一个“因”能产生无数的“果”,其中存在各种未知数,也正如赫贝格所说:“足球是圆的”。的确如此,但无论你如何“偶然”,内在规律总是需要把握。
"要给到对手中后卫足够的压力,这是基本盘;能牵制对手后腰或者中前卫,这是胜负手。"这是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律。
作为进攻方,显然,分别对应这两者的是前锋和前腰/十号位。给到对手后卫\后腰压力,就是能够以任意的方式消耗对手,通俗的说就是打疼对手,让对方难受。如果攻方做不到这点,或者做得不够多,情况则相反:攻方被守方抑制。这些大致能决定比赛走向,或者说,双方相应位置的队员能够决定比赛走向:分别是(某些回合的)进攻核心和核心中卫(综合能力最强)。主将的例子有很多,较为熟知的就有18的哲科,16年的C罗,14年的迭戈科斯塔等等。
能稳住球队基本盘,冲击一线、在一线稳定输出、保住球队硬仗中的下限,必然是球队中最重要之人(后文简称主将,其他叫法也行,看您想怎么称呼),因为进攻端消耗之大,允许减少参与防守次数,在其中便涉及了消耗队友、反哺队友两个概念。如今对于技术和输出的畸形审美,令多数人对“主将”一词产生了误解。不少没有能力稳住球队基本盘的球员,被允许不参与防守,这俨然加大了队友的消耗。
仔细想想,在球队中不参与防守且个人数据很好看,但球队赢球少,是谁呢?若能理解前文,想必各位心中都有答案。
足球,以脚支配为主。这是句正确的废话,但是人们常常忽略其根本。当具体到比赛之中,决定主将在进攻回合输出的质量高低的,是发力。足球的本质就是发力,任何动作都是围绕其展开,同时也是判断一名球员是否能成为合格的主将的最低标准。而与之相关的:技术,则是在本质上解决发力的方式,达到同等的效果,用时更少,耗能更少。花里胡哨的那类,若不满足这一点,不算是真正的技术。
这一点不多赘述,感兴趣的详见:
要想解释这个道理,只能换种方式理解技术,我愿意为“技术好”设定以下条件:其一,在有压力下能做出动作,且能持续发力;其二,要有攻击性,即“球随我走”而非“我随球走”。
接下来进入正题。
我必须先说:如果您认为菲利克斯天赋极高、在西蒙尼手下菲利克斯的特点不能够发挥、西蒙尼“耽误”菲利克斯、两者风格相斥,亦或是认定菲利克斯是水货、没有任何前途,那么这篇文章对您意义有限。
也烦请各路极端人迷移步。
在这之后,我们才做到基本的公正客观。
人云:“菲利克斯有灵性。” 这里的“灵性”是什么?或者说,“灵性”该如何定义?
借鉴百度百科的解释。
并没有能与足球直接联系起来的解释。这是一个无实意的词,用他来形容运动员,十分不恰当。但其中的内涵,也就是人们原先想表达的意思,与足球是有那么点关联。
分开看这两个字,灵和性。“灵”,给它组词:灵活、灵巧、灵动,这似乎才是菲利克斯在场上给我们带来最直观的视觉上的感受。“性”,是性质,也可以说是禀性、特性。二者相连,大家口中的“灵性”就有了通俗的解释,应为一名球员所具备的灵动特性。毕竟,这是少数球员的独特之处。但是把它概括为“灵性”,太过粗略草率,且带来许多误会。这样,菲利克斯有“灵性”这句话才自洽。
谈到菲利克斯,人们常常用“天赋高”来形容他。如是说,未免蠡酌管窥。既然如此,什么才是天赋?
严格的说,老天爷直接给的就叫天赋。身体素质是天赋,球商也是天赋。菲利克斯吃香的显然是后者。
他技术好,触球精细度高,脚踝灵活,这能帮助他摆脱之后为自己赢得发挥的空间(西甲环境)。虽然有着180的身高,但是体重轻,重心摆动弱,所以做动作协调性好。接球前身体朝向的选择往往能够帮助菲利克斯在同一频率上衔接下一个动作,为自己创造发挥的余地。那菲利克斯的发力如何呢?
先上结论:差。
在22岁的年纪,还未大幅度增肌,突破以后的第一下加速爆发(蹬地那一瞬间)极慢,人跟不上球(我随球走?),要么被破坏,要么被犯规。具有南美足球韵味却有形无神,爆发力、核心力量等等因素导致其连续做动作能力差,很难在小范围闪转腾挪。
能过一个,但是不能甩开,不仅容易被追回来还容易陷入两三人围剿。本质上,打不出时间差,造成球权丢失。
这一点或许会伴随菲利克斯到职业生涯结束,天赋即是如此。
结合这几点,看实例:
马德里德比,73分钟,马竞0:2,比赛强度降低许多。魔笛比菲利克斯多踢了一个半场,而菲利克斯做出动作后支撑脚甚至没有站住。
在洞中接球。现在更需要的是菲利克斯在核心区域的一脚出球。其对空间的洞察,处理球的选择,传球的时机把握和高机动性也同样能在这些区域有所作为。
注:
洞:英文解释为hole(摩绪奴_译)或the between lines of(进攻三区_译);中文为两线之间
球场划分为三线,即在中场线与后场线之间即为【洞】
先将对方后卫线强点拉到边路,勒马尔扯空间,菲利克斯再钻洞。接球前的几次调整姿态和重心极具欺骗性,并且完美衔接抖脚踝向里切那一步。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不乏依靠重心摆动晃开对手的场景。
射门时,菲利克斯的姿态很难调整到最佳。这种情况,往往就需要强大的发力(全身发力)来支撑射门的质量。
绝对的发力才是做任何动作的前提,就是对输出各项技术的保障。
而如今,能够真正在压力下依靠发力来保证输出的球员不可多得。球员仅仅是依靠各个局部的发力踢出“具有观赏性”的足球,掩盖全身发力的不足,背后又有着商业化的运营策略支撑,就是当今对技术的畸形审美。
罗马里奥勺子转身,大罗的钟摆过人,小罗的牛尾巴,无不是依靠全身的律动完美结合皮球做出来的。然而现如今所谓技术流球员,基本是依靠稍快的步频来考验身高偏高的防守队员,形成了大众的审美观。在西甲、葡超的拉丁足球风格的背景下,菲利克斯能够扬长避短,但是到硬仗之中,在对抗下能稳定做动作、输出、控球依靠的必然是全身的发力:腰腹力量的欠缺使得他摆脱容易,择球难。
菲利克斯球商极高,而且非常具有想象力,往往也是铤而走险。太想要直接威胁对手要害,不可避免送出极具冒险性的威胁球。凡事皆有代价。不断送出威胁球的后果,就是失误概率增加,就是后卫线面临冲击的次数徒增。又由于菲利克斯不能接近禁区,造成球权转换的地点靠后,直接面临对手反击的是球队中后场。在马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他的中场本质,加速了其反噬后场的进程,让脆弱的后防线屡屡遭到不必要的打击。
典型如此,但不能轻视菲利克斯球场上的智慧。
瞬息万变的绿茵场上,创造任何机会都需要或高或低的成本,不可能让你毫不费力地尝到甜头。作为主将,可以在某些回合忽略机会成本。不但需要依靠个人能力为球队创造“好处”,还得越多越好,使主将这样一个体的存在自洽。我们常用一个词:carry,就是这个意思。
进攻回合中的机会成本,都由主将控制,也就是说,后果都是主将承担。相应的,得到“好处”之后,剩余的队友也需要在(失误后的)由守转攻时为主将减轻压力。
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是一位合格的主将。就如开头所说。
或许西蒙尼过早的让年轻的菲利克斯过早承担了这个责任(考虑到马竞的打法因所处环境而变,后文均指单一回合内的主将),但与此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核心所需要的环境。当这样一个角色给到菲利克斯时,他显然表现的还不够成熟。
马竞前场个人能力强,相应的,缺乏低端技术流来支持菲利克斯的创造力,如果菲利克斯想在马竞发光发热,应该试着将前场的强点串联起来,而不是指引队友的跑位。
较于初来乍到之时,他的对抗有提升,已经能够支撑他在二线拿球。懂得更加积极的去寻找并制造纵深也是进步,但是冲击一线,也就是直接给对方禁区压力,菲利克斯具备的素质还不全面。那么,就需要有人替菲利克斯完成主将的任务。两年前还具备背身拿球能力的科斯塔就比背身能力较差的莫拉塔更适合做菲利克斯的搭档,与此同时还需要一次次冲击禁区。
不仅如此,菲利克斯在防守端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或许是为了节省体能保证在进攻端的输出)。选位和逼抢难言合格,丢球之后也没有反抢和压迫意识。同样情况下,同位置的科雷亚可贵在于他会对对方持球队员进行干扰、压迫,迫使对方从简单的带球传球变成处理脏球,延缓对手反击。而科雷亚常常还是为菲利克斯等人打下手。
别忘了开头,只有真正的主将才有资格不参与防守,以此才能维持相应的攻守平衡。
即使如此,与科斯塔搭档在联赛还能刷分,欧冠面对利物浦次回合与首回合场面的差异有目共睹,这两个赛季与苏亚雷斯搭档基本就是灾难更不消说。没有中锋(科斯塔)给他掩护,也没有能力过硬的后腰(帕尔特伊)为他解套,只能不断的依靠回撤来创造空间,靠着队友的后插上和无球跑动来达到效果,寄希望于用跑动消化对抗。但是对抗不会消失。跑动、对抗与技术,任何一支球队都要追求、维持三者平衡。这赛季真正能承重对抗的萨乌尔离队了,取而代之的是输出对抗稍逊一筹的德保罗。苏亚雷斯已经彻底没油,而菲利克斯的搭档却常常是年老的乌拉圭人。在过量的(或主动或被动)跑动之后,当被动的对抗到来时,中前场往往就禁不住蹂躏了。
这样的球队,就已经跌破下限了。基本盘没稳住,那么进球难,守不住,离奇的爆冷也都能说得通了。本赛季的表现带给球迷很大的反差,我以为西甲卫冕冠军这一块遮羞布说得通。
如此说来,菲利克斯很难成为合格的主将。但年轻是本钱,22岁的他未来可以向副将(也就是冲击二线)发展。
上赛季前场群小的极端不平衡体系拿到了西甲冠军,菲利克斯主导的小球也在赛季初风生水起。对阵萨尔茨堡红牛、奥萨苏纳、巴塞罗那等队都发挥出不错的效果。西蒙尼难道想不到可以效仿,或说照搬上赛季的小球体系,在联赛中先稳住地位?
球迷重新回归,球员能够更加坚决地参与局部对抗,而对于本身缺少对抗元素的马竞来说并不是好事。举个简单的例子:空场环境的略伦特和球迷回归后的略伦特表现差异之大,这其中并不是没有关联。
既然环境变化,矮个子球队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
首先,就是要多跑,这个赛季更是如此。进攻中,为了消化对抗,所以要特别重视边路,从而利用时间与空间上的缝隙,即时间差与空当,发挥自身“矮小”优势;防守中,要用额外的跑动切割对手的出球线路,从而抵消冲击力。也就是为了让球运转到主导者的脚下时能够给他支配球的余地而做的穿插跑动等。在某一个回合,必须要有一个人用对抗和跑动去消耗对手中路的关键人,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核心中卫。考虑全局,希门尼斯易伤,后场主力已成为萨维奇之流,菲利克斯要嵌进体系,又不能满足这一套体系需要锋线球员以冲刺和大范围跑动为主。好不容易卡拉斯科能够如鱼得水,现实又甩给西蒙尼一个问题,谁能够充当消耗对手中路关键人的真正意义上的主将。
苏亚雷斯老了,够呛;
科雷亚,那就必须包容他在其他某个回合短路;
库尼亚,勉强够,但他也是有球踢法;
格里兹曼,本身就不是前锋,但勉强够,还是无球踢法,有球时也能分担菲利克斯一部分压力。
那在理想状态下,菲利克斯如何才能发挥?在一线的中锋,进攻中不但要单点牵制对方中路关键人,还得在菲利克斯拿球时向他靠拢,参与到小球配合当中;同时还需要落位回防,因为菲利克斯要保留体力。这一类中锋基本没有,有也不可能来马竞,所以需要(风格互补的)两人合力完成。
后腰,托马斯·帕尔特伊即可。
因为菲利克斯纵向能力有限,横向扩出去容易被限制,在二线也需要有勒马尔一类提供稳定传球点,同时也保证菲利克斯能减少消耗,稳当的拿到球。
当向菲利克斯(强侧)靠拢时,弱侧也要有接应队员(边翼位特里皮尔)。同侧队友(卡拉斯科)要能撑开纵深。只有这样,才能为菲利克斯创造足够舒适的环境。
不仅如此,当菲利克斯主导小球进攻时,成本高,消耗队友严重,菲利克斯能够反馈多少只是决定上限。至于下限怎么保,就只能低位防守,也就是“苟”。
舒适的环境已经提供了,还需要考虑菲利克斯能反馈多少,这无异于赌博。西蒙尼肯定明白,在维持攻守平衡与让菲利克斯能够发挥之间犹豫不决,踩在了其中的“灰色地带”。执念就如是产生,维持三年之久,夏窗的一系列操作就已经为马竞本赛季的窘境埋下伏笔。
文字有时候是无力的。各位当然可以说,这样的球员很难得,是值得球队为他牺牲,围绕他做文章。没有问题,众人决定舆论的方向。
当看到菲利克斯在场上灵动的瞬间,看到他创造出了一次次叹为观止的机会,我们会感叹道:这又是一位天才;当我们看到风华正茂的他过早背上了包袱,在场上竭尽所能却无能为力之时,我们也未曾想到:如此时代的弄潮儿,于重压之下却会过早地将自己挣扎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媒体的炒作,竞技体育商业化,哪怕是众多马竞拥趸不能接受的格里兹曼,最终也能回归球队。
这背后能够自圆其说的便是集锦与数据。而菲利克斯的各方面特点,完全符合现如今媒体的需要。
于西蒙尼而言,若是看重非同于常人的创造力,必然要牺牲其他多个位置的队友。更何况当尸位素食者同时与之出现在一支球队时,严重的反噬情况之下靠着早该崩塌的体系拿到了西甲冠军,更是体现了现如今大环境的荒谬。几次老将绝杀还使“看热闹之人”将舆论方向摆为:没有某某某就没有这座冠军。
或许,菲利克斯也不甘平庸,但在不太正确的时间以符合时代标志的方式来到情况复杂的马竞时,似乎就是马竞追随“潮流”的开始。
这一句结尾,再合适不过:
“他拼命奔跑,只为追上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快乐小球王
· 上海精彩啊,把技术给讲明白了!
利物浦霍小远
· 河北不知文主怎么看待菲利克斯增肌后来到英超赛场?(再有着跑动灵活,扫荡性强的中场配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