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挑战]Day13:92岁仍不退休,他的一生就是一部电影史

avatar
关注

@印记电影在虎扑影视区原创发布,喜欢的JRs烦请点个关注^_^

当今世界影坛的传奇是谁?如果说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名字,应该没人会反对。

1930年5月31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Clint Eastwood,被中国影迷亲切地称为“东木”,而我比较习惯叫自己翻译的“疑似涂得”这个名字。

这位传奇的老爷子今年已经92岁了,在进入电影界之前,他曾在加油站打过工、在酒吧里做过钢琴手。

1950年,20岁的他考进了洛杉矶大学攻读表演专业,毕业之后,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电影生涯。

20世纪50年代

刚进入电影圈的伊斯特伍德,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没有圈里的关系,家里也没有人从事过电影相关的工作,只是凭着满腔热忱,就独自闯荡好莱坞了。

虽然年轻时的伊斯特伍德帅气逼人,但好莱坞从不缺少外表出众的人,初入影坛的那几年,他并没有出演过特别重要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

从1959年开始,伊斯特伍德有5年的时间没有拍戏,再次出现银幕上时,他一连串带来了三部西部片:《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

这三部电影的名字如果直译的话,分别是《为了几块钱》、《为了多挣几块钱》、《好人坏人小丑》,当时的译者可能觉得西部片和武侠片类似,才弄出了“镖客”这个名字。

连续三年,每年一部“镖客”,奠定了伊斯特伍德的硬汉牛仔形象,是其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其中尤以《黄金三镖客》最为成功。

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的混乱时局为叙事背景,塑造了三个性格迥异、轮廓鲜明的男性形象。从叙事上看,影片层次分明,内容饱满,有着丰富的审美空间。

片中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所谓好坏、美丑之分,也没有鲜明的道德立场,而是多了几分冷峻色彩。

主人公在影片中语言寥寥,其正义感的体现,更多的是建立在“人之常情”之上,并不比普通人的精神境界来得崇高。

并且,影片借赏金猎人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荒诞。

20世纪70年代

这是西部片开始衰落的年代,虽然伊斯特伍德正值西部牛仔的黄金岁月,但也难以扭转西部电影日薄西山的颓势。

与此同时,伊斯特伍德的作品类型也逐渐多样化,出现在电影里的他不再只是那个沧桑的牛仔形象了,性格怪异、喜欢独断专行的“警探肮脏哈利”的经典形象在这个时期被他塑造出来,并在此后的近20年间一共拍了5部系列影片,奠定了伊斯特伍德好莱坞动作巨星的地位。

作为演而优则导的最早代表人物,伊斯特伍德的导演处女作也在此期间诞生,名字叫做《迷雾追魂》的惊悚片,可以说是他人生中唯一一部这种类型的电影,由于初执导筒,该片略显平庸,并未得到业界的太多肯定。

20世纪80年代

已经在动作演员身份上证明了自己的伊斯特伍德,继续在导演和制作影片的路上探索,这时的他已经50多岁了。

《苍白骑士》、《菜鸟帕克》、《白猎人,黑心肠》等犯罪类型电影陆续上映,票房虽能得到保证,但口碑却都是反响平平。

也许人们对于这个前动作明星能做到这些已经觉得很不容易了,但谁也不会想到,真正属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时代才刚刚开始。

20世纪90年代

1992年,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了西部电影《不可饶恕》,这是他最后一部西部片,也是这部电影,将他第一次推向了神坛。

这部电影打破了西部片的传统框架,正义和邪恶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分明,也正是它的伟大之处。

影片上映的时候,西部电影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好莱坞也不失时机的将各种奖项砸向了这部可以作为西部类型片终结之作的佳片。

本片荣获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剪辑以及第5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等多项大奖。

东木老爷子的导演作品第一次得到了好莱坞评委的青睐。

转年,伊斯特伍德执导了影片《完美的世界》,由凯文·科斯特纳主演,这部电影豆瓣评分9.0,是东木迷们心中的无冕之王,至今仍有很多人为其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愤愤不平

从《完美的世界》开始,伊斯特伍德的电影风格基本上已经确定,从这时期开始,他的作品中人文主义情怀逐渐增多,关注的视角也愈发多面,很少使用特效、用安静沉稳的拍摄手段展现冲突的习惯也在这时形成,似乎他终于抓住了一个点,这个点同时也是观众的内心最想要碰触的东西。

《廊桥遗梦》,在我看来能够跻身影史前十位的电影。

很多人过度解读了这部电影,其实它所讲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关于婚外恋的故事,只是以这种客观冷静的方式来拍摄这类题材,从未有人做过。

影片将写实主义诠释到了极致,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虽是被世人所不齿的出轨,但他们在一起的短短几天内的感情却是真正存在过的,存在的就是生活,将某种生活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也是电影这种艺术本应该承载的责任。

伊斯特伍德所想表达的并非只是一个有关情欲的故事,而是女性无法追随内心,无法发表意见,只能在贤妻良母的定位中隐蔽主体身份,逃遁于安稳的庸常生活的悲剧。

这样一部电影没有因为其基调的忧伤而失去观众的兴趣,它讨论的幸福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一问题可谓深入人心。

2000年,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把终身成就金狮奖颁给了70岁的伊斯特伍德,可随后人们就发现,这个奖颁早了。

21世纪00年代

这十年间,70多岁的伊斯特伍德仍旧佳作不断。

《神秘河》,这部让西恩潘夺得影帝宝座的电影,其实并不能算是一部悬疑片,虽然影片整体基调较为压抑,但还是能看出这是一部典型的“东木”出品的电影,四平八稳的阐述事实,一点一点的勾画出了存在于人性中的残酷。

《百万美元宝贝》,再次获奖无数。

《百万美元宝贝》中,导演不仅仅是想表现女拳手麦琪为实现自我认同而展现的强烈反叛精神和拼搏精神,更希望观众关注现代人在事业和家庭问题上面临的选择、宽容、执着与放弃。

作品在叙事中极尽真实地还原了女主人公在成为职业拳手前平凡而卑微的生活,低贱的工作、微薄的收入、大龄单身,甚至吃客人剩下的牛排充饥等。

这种写实性的描述搭配贯穿影片始终的昏暗色调和暴露的光源,使影片更加冷静和现实,能够深深触动同样面临生活困境和精神孤独的众多现代社会人们的内心。

这绝不是一部以励志为目的的体育影片,伊斯特伍德也曾经直言拳击故事仅仅是整部电影的外壳,电影的内核是爱。

影片的结尾更是十分大胆,导致电影在上映之后遭到了残疾人团体的抵制。

然而,伊斯特伍德坚持没有盲目地进行成功学式的鼓吹,而是以冷峻而悲悯的态度为观众展现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历程,这恰恰是伊斯特伍德重要的审美情怀。

不得不说,导演这个职业真的是需要天赋的,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情节,如果换成别人拍,绝对没有老爷子的这种味道。

《父辈的旗帜》&《硫磺岛家书》,战争片中的双线叙事并不少见,但用两部电影,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同一个历史事件,并都取得成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08年的《换子疑云》再次获得各大奖项的多项提名,值得一提的是,《换子疑云》的配乐真的很棒,说到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伊斯特伍德还是一个会作曲会演奏会唱歌的音乐家,曾为多部自己和他人的电影做原声音乐,他说过如果不做导演和演员,他肯定会成为一个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2008年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把终生成就奖授予了78岁的伊斯特伍德,没过多久,人们发现这个奖似乎又颁早了。

21世纪10年代

导演的工作繁杂劳累,拍起戏来常常会透支体力,对于中青年人来说都尚且如此,何况已经80多岁的一位老人,但伊斯特伍德这位老先生,不知是不是由于年轻的时候坚持健身而得到的康健身体,还是心中一直放不下热爱的电影事业,总之他仍然没有选择退休,依然奋斗在编导演的一线上。

这十年间,他的影片关注的视角更为广泛,传记(《胡佛》)、歌舞片(《泽西男孩》)、真实事件改编片(《萨利机长》、《15点17分,启程巴黎》、《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骡子》)纷纷呈现。

叙事风格更加客观,虽然从来不用暖人的煽情手段,但却总是能带给人们感动。


21世纪20年代

2021年,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哭泣的男人》上映。目前,还没有任何老爷子打算退休的消息传出。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具有很强的写实性风格,无论从题材选择、叙事结构还是画面风格,都具有写实性描述真实、客观等基本特征,一切从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实际出发。

真实可信是电影和观众间联系的纽带,通过塑造“熟悉的陌生人”,从而让观众感同身受,实现电影的社会功能。

特别是他的后期作品,题材多以真实事件或人物传记为主,这类题材更能体现个体人物的真实状态,让人们通过他们相对了解的事件或人物的状态和变化,产生共鸣和反思,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写实性的叙事结构和画面风格,则是诠释作品思想和艺术内涵最有力的工具和武器。使影片更加冷静和现实,能够深深触动同样面临生活困境和精神孤独的众多现代社会人们的内心。

年过九旬的人还能做什么,是每天养养花喂喂鱼?还是看看电视溜溜弯?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位传奇影人告诉我们,其实这个年纪的人还可以工作。我们常常盼望着退休的那一天尽快到来,觉得自己到那个时候可要好好的正式放松了。

可当我们看到这位伟大的电影人依然毫无退意地继续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战,我们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了呢?

这里是@印记电影,感谢阅读

影视区30天挑战第3期
发布于辽宁阅读 23104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劈啊劈啊地

· 辽宁

经过了岁月的考验,东木不论是表演还是导演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帅,是被岁月雕琢过的帅。岁月的侵袭还是无情的,《骡子》和《哭泣的男人》也能看出他的能量不复当年了。但他只要继续拍,我应该还会继续看吧。

亮了(21)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