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天龙八部武力乱象的进一步思考

avatar
关注

几个月前我曾发过这个帖子 https://bbs.hupu.com/45022401.html ,通过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分析金庸心目中天龙八部众高手的武功水平,当时我对自己的结论很满意,评论区大家的评价也很好,但这段时间没事儿的时候自己再仔细想想,加上在其他地方参与了一些讨论,可能之前的思考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尝试着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于是就有了这个帖子。

声明:本帖会参考前两版的内容,但最终的结论全部以新修版为准,这是我金书论武的一贯原则。以及,大家如果以前没看过,最好先看我之前的那个帖子。

1. 虚竹VS鸠摩智

先从第一阵营的高手聊起,最近我发现,虚竹对鸠摩智的打斗是争议特别大的一段。虽然我一贯不喜欢太抠细节,不过这一场确实值得聊一聊。

首先,从新修版看,鸠摩智的小无相版少林绝技,威力是打折扣的,还是两层debuff:““小无相功”若练到大成,原本威力奇大,不过此功既称为“小无相”,加上一个“小”字,指明毕竟仅为道家高深内功之初阶,以之运使道家功法,确可得心应手,但用之于别家功法,不免凿枘,未能尽臻其妙。尤其鸠摩智所练的小无相功少了第七本,功法中有了缺陷,遇上虚竹完满无缺的同一功法,不免相形见绌。”那么鸠摩智一没大成,二用到别家功法上去了。

从鸠摩智后来一只手被抓改用本门武功后旁白描述的威力看,也确实在之前的小无相版少林绝技之上。新修版还特意把鸠摩智和玄渡对拼拈花指改成了急于求胜,使用火焰刀运功,所以指力凌厉,可见这才是鸠摩智杀伤力最强的招数。但这并不是说小无相功和鸠摩智本来的武功就是泾渭分明的两套不同的运行系统,因为就是在鸠摩智使用自家武功跟虚竹打的时候,虚竹依然是“他见识不足,察觉不到对手冲脉上的功行大有缺失(也就是鸠摩智小无相缺的那1/8),如针对此反攻,早已大胜”的水平,可见鸠摩智的武功是一体的,把小无相功和原本的武功分割开是做不到的。

另外,就算小无相功不是鸠摩智的杀手锏,两人第一段打斗中虚竹体现出来的内力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就算我们认为第二阶段鸠摩智的本门武功特别是他一直用不出来的火焰刀是可以破虚竹防的,依然不会影响这个结论,就像后面火焰刀重创了段誉也不会影响段誉的内力是更高的。不逊钢刀的燃木刀法震得自己手疼人家没事儿,这差距就没得洗了

下面一个问题是重点,就是金庸那段有关“几成”的逻辑略有奇怪的描述。

几个事实:鸠摩智单手相较于双手打对折,剩五成,虚竹因为熟练度,双手只能发挥二三成,单手好一点,四五成。

这时候虚竹是被鸠摩智压着打的,这是不是说都是十成,鸠摩智也不输甚至更强?

我不这么认为,仔细看的话,鸠摩智的五成是相对于他的双手来说的,而他的单手发挥,就是他单手的十成,只不过他单手的十成等于他双手的五成而已。虚竹的四五成却是相对于他的单手来说的,二三成才是相对于双手来说的。比较的对象不同,所以这段描述才看起来这么奇怪。不然总不能两个虚竹对打,一个单手一个双手,单手的那个能压着双手的打吧,怎么看都不是正常的逻辑。

当然,虚竹后面的发挥是有提升的,到四成攻势为止,这时候肯定比四五成有了显著提升。到底是多少呢?参考后面虚竹打丁春秋,双手是“不到六七成”,那么按照单手发挥更好的逻辑,对鸠摩智四成攻势的时候,单手应该比这个值更高,但旁白也没有虚竹已经发挥得非常熟练的描写。那这个值到底多少,就取决于你想吹还是想黑了。。我个人认为大概是七成以上,八成以下。不过并不一定是说这个状态的虚竹就是46开鸠摩智的水平,因为虚竹是从劣势打上来的。借用一个跨书情节,射雕华山论剑,黄药师和郭靖交手,开始放了点水落了下风,但即便马上使出全力(强于郭靖)还是被压着打,用了一百多招才把战局拉平。至于十成对十成,自然是虚竹更强了。

不过后面虚竹和丁春秋打了半天,似乎不见他的实战发挥继续提升,可能是因为丁春秋不够强,给的压力不够,虚竹带着三层debuff都能打出优势,因此这样的对手没法继续激发出更强的虚竹?至于虚竹打完丁春秋又经历了什么,实战发挥直接飞跃到书末的“随心所欲无往不利”,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不过看样子他比段誉用功多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原文描述看,虚竹的不熟练不仅是影响其招式的使用,同样会影响其内力的发挥,比如和鸠摩智打的时候“掌法虽高,内力虽强,使得出来的却不过二三成而已”,按正常理解,这个二三成同时包含了掌法和内力。同样,打丁春秋的时候,旁白说“武功内力均在丁春秋之上”,而发挥不到六七成的是“功力”,也就是二者兼有,而不仅仅是武功。金庸曾特意区分过这里的概念,比如在冰窖之战就有这样的文字游戏:“他(虚竹)说无崖子将“功力”都传给了他,而不是说“功夫”,这“功力”与“功夫”,虽只一字之差,含义却大大不同”。苏星河也曾说过”要致丁春秋于死地,第一须得内力强过了他,第二要善于运使本门的高明武功,如’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等等,武功与内力相结合,才能生出极大威力”。

因此虚竹前期实战发挥不光是招式的使用不够好,同样,他深厚的内力,用作防御很好使,用来输出的时候就没法充分发挥威力了。这个道理还顺便解释了那个据说是逍遥派永远绕不过去的问题:无崖子传功苏星河为什么胜不了丁春秋,也就是就算苏星河内力高于丁春秋,武功上有差距,内力的优势也无法完全发挥。从这一点看,逍遥派的武功想发挥威力条件还是比较高的,既要有高深的内力,又要有高深的武功,二者不匹配就不那么厉害,不像游坦之,高深的内力配上平常的武功也能发挥出大威力了,易筋经不愧是易筋经(虽然新修给改没了)。

不过金庸好像自己后面写着写着又忘了,还是虚竹打鸠摩智:“一个打了个对折,十成掌法只剩五成,一个却将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成”。到这儿用的词又成了“功夫”,所以……

个人理解:虚竹对鸠摩智的内力优势只体现在防御端,而没体现在进攻端,而从逍遥派的武功特点来说,功夫提上去了,内力发挥也会跟着上去,所以不影响原结论。

另外提供一个逍遥黑角度的理解:既然这里是用的功夫,其他描述作废,虚竹进攻端没体现内力优势,说明他对鸠摩智本来就没有多少内力优势。之前鸠摩智不破防,只是因为小无相版少林绝技太水,而不是内力劣势。当然也有逍遥黑说鸠摩智放水的,不过我觉得鸠摩智的心理活动描写太硬了,这种观点稍微有点侮辱智商。


2. 苏星河是不是被我低估了

因为无崖子传功苏星河赢不了丁春秋的问题,苏星河这个人就不能厉害,不然整个逻辑都崩了,但其实苏星河可能并不弱,最直接的证据是玄难自忖自己的功力可能还不如苏星河:“ 玄难见这块大石无虑二百来斤,苏星河这样干枯矮小的一个老头儿,全身未必有八十斤重,但他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将这块巨石提了起来,功力确真了得,自己武功未失之时,要提这块巨石当然并不为难,但未必能如他这般轻描淡写,行若无事……”

那么,我们对比丁春秋和苏星河的较量,看上去两个人打了很久,但其实苏星河已经竭尽全力,丁春秋却一直是胜券在握,并没有使出全力依然优势明显,所以丁春秋的内力确实高出苏星河许多,同样,也就高于玄难许多。

那丁春秋和玄难一战呢?万幸的是,三联版中“玄难内力与丁春秋相当”的描述被删去了,只说玄难内力较高,能抵挡丁春秋的火星。这么一来就好办了,不然就这一句话直接让这三个人的比较陷入死结。丁春秋拳脚上未必胜过玄难,但功力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其实包括丁春秋中了玄难两拳,也只是身子一晃的表现,同样可以认为丁春秋在内力上是有优势的,因此玄难的攻击无法造成明显伤害。

玄难的身份是达摩院首座(研究武功的),玄字辈中除去公认最强但早早瘫痪的玄澄,和天赋异禀的方丈玄慈,正常来说最强的应该就是玄难(为什么我说“正常来说”呢,因为玄悲大师曾在被慕容博偷袭的情况反击一度让慕容博下风,因此有人觉得玄悲会强于玄难,但我觉得就是慕容博四绝之耻,强行四绝了……)。苏星河之前被我认为是T2守门员,但现在看来,可能得往前提一点,不过考虑到苏星河的武功也不如丁春秋,那就也不如玄难,所以还是T2下游,但至少比段正淳高吧。而丁春秋的综合实力(算上了毒功和化功)则明显高出他们俩。

另外,新修版里无崖子和苏星河有个新的顾虑,就是丁春秋有李秋水帮忙,这也算传功苏星河不可行的另一个理由了。而这样一来,新修版的无崖子脑洞似乎有点大,他的计划是,虽然李秋水和丁春秋一样是他仇人,但从三十年前的情况看,李秋水对他还念着旧情,是可以拉拢过来的人,因此他想收个俊美少年为徒,然后拉拢李秋水,从内部分化敌人,然后从李秋水那儿学到武功杀死丁春秋。嗯。。看上去不是很合理啊,只能说金庸为了修正武功上的bug,拉开三老和丁春秋的差距尽力了。。。


3. 可是丁春秋好像还是排不高?

T2阵营排名,涉及广泛。首先,很多人眼中的崩坏之源,慕容复五对一拿不下段延庆。有些人觉得慕容复放水,但最后段延庆震碎风波恶单刀那一下,让慕容复“骇然”,这可是丝毫不作假的。而且在段延庆中毒后,他的想法是假意答应慕容复的条件,毒一解就把慕容复杀了。慕容复却非常忌惮解毒,认为一但解了自己从此再不能要挟他了。虽然慕容复的考量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也是侧面证明段延庆强于慕容复的。

这样一来的话,以和慕容复交手作为参照,丁春秋的优势似乎不如段延庆来得明显?但也不好说,毕竟丁春秋这个人太特殊,内功还是比较深厚的,但招式上的功夫似乎还不如玄难(新修版丁春秋达成逼玄难拼真力还是靠着玄难中毒了行动不便),很大部分战斗力来自毒功化功。所以以慕容复为参照对比段延庆,丁春秋的真实功夫大概率不如,但真打起来,那就胜负难料了。这二位在连载版倒是交手了,丁春秋一上来就靠毒逼得段延庆扔掉一根竹杖,但段延庆也反手把竹杖崩断扔过去,使得丁春秋狼狈招架,之后的事情不知道,但慕容复和段誉认为二人一时难分胜负,从事后看丁春秋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不过考虑到这段是倪匡写的,参考价值有限,就不作为论据了。

接下来,丁春秋和游坦之少室山直接对话,丁春秋是劣势的。毒功内功都胜过丁春秋的游坦之似乎很克制丁春秋。不过也有人提出,游坦之武技稀松平常,丁春秋却选择了对自己最不利的打法,内力硬碰硬,这才落了下风,那丁春秋有没有机会以巧取胜呢?我只能说。。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在丁春秋自认不如的情况下,翻盘的希望比较小。。

往后,游坦之只和玄慈过了一招,但玄慈的内力显然胜过丁春秋,加之玄慈招式比玄难高明许多(新修版大金刚拳+一空到底),实力显然高出丁春秋许多,我觉得就算丁春秋有赖皮玩法,大概率也不好使了。而玄慈在内力并不怎么输游坦之的情况下,继续打靠精妙的招式取胜应该也问题不大,不要再用魔改电视剧来论武了。

和玄慈同级别的应该就是枯荣,这个应该没什么争议。不过这二位缺乏明确对比,就列为同档次好了。另有一位神山上人,据说和玄慈一样强。不过我认为,神山上人的武功在书中都只是“据说”,并没有任何出手、旁白或可靠的心理活动描述来定位其实力,因此其真实实力是否和江湖传闻一致是未知的。所谓降龙伏虎,说不定是另一个北乔峰南慕容呢?所以我个人不会将其纳入排名,只能说,他有可能和玄慈并列,但同样有可能强于或弱于玄慈,而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真正答案了。作者不给答案的事情,读者再怎么论武也是一场空。


4. 五本=五个段延庆?

接上,那么在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下,T2最靠前的应该是玄慈和枯荣,往下丁春秋,游坦之,段延庆应该属于差距不会很大的同一阵营,其中丁春秋是靠着旁门左道的本事上去的,慕容复可能得往后一点,而一出现段延庆,就得带出五本了。

由于段延庆和段正明双方认可“武功段延庆高,动手段正明略胜”的结论,所以也被读者普遍采用,那段正明也就和段延庆排在同一层次。但天龙寺五本,可能并不是一碗水端平,毕竟原文只是“一阳指造诣伯仲之间”,并不是武功完全一样高。而在面对鸠摩智的时候,保定帝和本相分别接下鸠摩智的两股火焰刀,结果是本相吐血,而保定帝没有,功力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而如果只拼功力,段延庆应该还在保定帝之上,也就在另外四本之上,只是因为残疾拖累了实战水平。虽然五本之间缺乏其他对比,无法判断高下,也一定不会有很大的差距,但直接用五个段延庆代换五本,再去套萧峰的“对付不了五六个段延庆”和练小无相前的鸠摩智对比,还是值得商榷的。当然,鸠摩智也确实是四绝的另外三个里唯一没有被萧峰压的证据的,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回到五本,本相得往后放一点,另外三位就很自由了,跟着保定帝/段延庆还是跟着本相随意。而慕容复和段延庆的差距应该拉多大,中间能塞多少人。。这个我也不很好说。


5. 一些旁白对武功本身的定位

天龙宇宙里,天花板的武功自然就是六脉神剑和易筋经,段誉那并不熟练的六脉,就能让萧峰自认不敌,让鸠摩智认为若有人指点,稍加练习便可成为天下第一高手。鸠摩智自己可是有火焰刀的,很多人觉得火焰刀和六脉看着挺像,鸠摩智是不是在舍近求远?那只能说,从书里的描述看,六脉就是比火焰刀更高档的武功。以鸠摩智见识之高,这种判断想来是不会错的。

易筋经则是玄学武功,得无心插柳才能练成,带着争强好胜之心就没戏,其效果据说是化腐朽为神奇,和扫地僧的出场表现倒是很相似,而且在前两版里,扫地僧一眼看出鸠摩智先用小无相功练72绝技再练易筋经,所以很可能扫地这么强就是因为练成了易筋经。而游坦之靠着冰蚕+易筋经的奇遇,也是普通的一招一式就威力奇大。到了新修版,游坦之改成了练神足经,鸠摩智根本没得到易筋经,走火入魔的原因居然是想把数种少林绝技合而为一(掉价啊),那易筋经就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武功了,不过不影响其T0天花板地位。

往下一级,也就是T1的武功就比较多了,逍遥派绝学,降龙,一阳指,火焰刀,72绝技(不一定全部,72绝技里应该也有一些高下之分)等应该都是同一档的高级武功。比如天龙寺里五本对比少林72绝技中的几门指法和他们自己的一阳指,认为“指法无优劣”,还有逍遥派的:“逍遥派武功本是天下第一等功夫, 但……(后面说的是散功的危害)”,而在书末萧峰教虚竹武功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萧峰拿过打狗棒来,将棒法要诀说了给他听。虚竹记性甚好,人又灵悟(所以虚竹天资其实不差的),且有小无相功根基,“打狗棒法”虽难,却也难不过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等高深武功……萧峰跟着传他“降龙二十八掌”,这是一门高深武学,既非至刚,又非至柔,兼具儒家与道家的两门哲理。虚竹过去所学少林武功以阳刚为主,逍遥派功夫则偏重以柔克刚,两者凝合,甚为不易……”所以打狗棒法相比逍遥派武功和降龙,显然层次要低一点。

也有人觉得降龙刚柔相济(三联版是天下阳刚第一,新修版给改了),所以比以柔克刚的逍遥派要高级,理由是虚竹凝合不易,以及聚贤庄之战,旁白说萧峰的太祖长拳刚柔相济,是拳术中的完美之境。这种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拳术中的完美之境”能否推广到全部武学是个大大的问号,而说到以柔克刚,张三丰的太极拳剑可就不困了。另外玄慈在讨论少林绝技刚路线和柔路线的不能一起练的时候也说过这么一段:“何况各项绝技练到精处高处,总之不过在武学上胜人一筹而已,既能以甲门功夫胜人,便不必再以乙门功夫胜人,至于丙门、丁门,更加不必去练了。”所以我觉得,这一层次的武功,刚柔阴阳之类的,都是路线不同,而不是高下之分,每条路都是可以练到极高境界的。

不过既然说到太极拳剑,那一跨书问题就出来了,倚天里张无忌版太极拳剑在柔的路线上融入九阳的刚,似乎效果更好?而射雕华山论剑,说到以柔克刚也要看柔的功力是否胜过刚,周伯通的柔也未必就克了洪七公的刚,而功力劣势的郭靖通过左右互搏,施展刚柔相济的武功,却能和洪七公的刚抗衡。然而这里金庸似乎忘了自己在天龙里怎么改的了,也可能是射雕改得比天龙早,所以降龙依然是“至刚至坚”的武功……不过从这些跨书细节来看,天龙里的降龙确实有可能在同层次的武功里,靠着境界优势略高出其他一些。

这里稍微有些不确定的是小无相功,好消息:新修版保留了小无相功威力不在任何少林绝技之下的描述,而且这门功夫能让鸠摩智功力大进,开辟新天地;坏消息:新修版的小无相被定为道家高深内功初阶,看上去是不如逍遥派另外几门武功了。另外新修版苏星河在用逍遥派最深奥功夫的下落威胁丁春秋的时候,删除了小无相功,但这也有可能是李秋水已经把小无相功传给丁春秋了的缘故。总的来看我认为小无相功应该还是T1层次的武功,只不过是这一层次武功里的初阶吧。

因此从武藏的角度说,段誉依然是扫地之外上限最高的人,可惜自己不努力。虚竹和三老四绝相比,武功并没有档次上的优势,但胜在配置全面,内力又明显胜出。三老四绝则应该算同一个档次。三老中,童姥李秋水有工龄优势,以及修仙门派不受年龄带来的身体机能衰退的影响的优势,无崖子则有“原本最强”的优势,可惜废的太早。另外李秋水对鸠摩智有小无相功的优势。四绝里萧峰有年轻的优势,实战天赋的优势,和降龙疑似刚柔相济更高级的优势,另外三个有内伤劣势,鸠摩智对萧峰有疑似五本代换段延庆逻辑链优势,慕容博有新修版一堆黑历史的劣势。

结论?结论是没有的,只能说,个人观点基本不变:取最强状态,童姥>李秋水?萧峰>=鸠摩智>=(这两个>=不能都取=)萧远山>=慕容博,30年前的无崖子,不知道放哪儿。


6. 一些版本变化的额外笔记

都是些之前没仔细关注的细节

由于新修版第24章的情节整个推倒重来,萧峰和萧远山雪地慢跑的部分没了,所以萧峰如何天赋异禀,如何化平凡为神奇,如何屡屡战胜招式内力强于自己的对手还令他们心服口服的大段旁白描述也就跟着一起没了,而且也没在其他地方给补回来。所以萧峰的实战天赋虽然还是有一些赞语和实战作为支撑,但当玄学使就不行了。

连载版游坦之化名王星天带着阿紫到处跑是倪匡代笔,所以参考价值有限,但这一支线的收尾是金庸回来后自己写的,其中包括游坦之和段誉对掌内力旗鼓相当的那一部分情节,也是慕容复打算牺牲自己救这两个人的那一段。

连载版逍遥三老可能真的不太行,因为在苏星河当年用逍遥派神功威胁丁春秋的时候,说的是“丁春秋,你此刻的武功虽然胜过了师父和师兄……”,到三联就变成了“你暗算了师傅,武功又胜过我”。所以连载版里,无崖子当年就不如丁春秋了,三十年后丁春秋又武功大进,那原本不如无崖子的童姥和李秋水,一起熬工龄估计也熬不过丁春秋。以此为标准的话,连载版三老,就真得弱于四绝,以及准四绝的丁游慕三人组了。此外还有一些存在解读空间,可以争辩一下的证据,比如虚竹回灵鹫宫的路上就已经“纵使三老复生也内功武功远为不如了”,比如虚竹打鸠摩智后面使出了一招李秋水教他的凶狠招数(连载版童姥李秋水死前还花了近一个月通过教虚竹武功隔空比武,类似神雕的情节),之前童姥半天功夫才妥为拆解的招数被鸠摩智仓促之下,虽然狼狈但别出心裁接下来了。

新修版除了萧峰自述的打不过五六个段延庆之外,另有一处对其武功的量化,玄石、玄垢旁观了萧峰的聚贤庄之战,并认为他们二人加上玄难,可以和当时的萧峰打平。这个描述参考价值如何各位自行考量,当然,萧峰之后在打星宿派弟子的时候提到过功夫似乎有长进,不过嘛,进步完你还得面对游慕联手。。。

鸠摩智新修版掌握的少林绝技是“二三十门”,折打得有点多,他自吹全会胆子也有点大。

连载版虚竹打丁春秋的时候,丁春秋也有一些逼格很高的描写,比如那招袖里藏腿:“这是他生平绝学之一,乃是真实武功,百发百中,当者非死必伤”。又比如虚竹发射生死符的时候:“要知丁春秋武功非凡,接战之际,诸处要穴自然而然的已为内劲护住,虚竹的生死符射他不著,但饶是如此,七片生死符终于还是在其余穴道中钻进了他的身子”。之后还解释说越是内功高深的人运功抵抗,生死符的效力就越强。当然,这些在三联版都已经消失了。

擒辽帝一段,在虚竹段誉抓住耶律洪基后,有亲兵奋不顾身上来抢人,连载版,三联版均为“被段誉、虚竹飞足踢开”,新修版删去段誉的名字,变成虚竹一个人干这件事情。我知道段誉拳脚功夫不行,但金庸你这。。。不礼貌啊


7. 最后

大概就这样吧,扫地继续一个人T0,T1的排名大致维持原样,虚竹说不定能算T0.5。T2上调了玄慈和枯荣,甚至可以当成T1.5看,然后游坦之,段延庆,丁春秋,段正明这几位,后面是慕容复,本相,玄难,再往后苏星河,守门员段正淳,诸玄诸本看着往里塞。T3……懒得研究得太仔细了。从我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金庸虽然修了两次书,但在武民的解构下,他的思维和逻辑也不可能完美,我也只能说尽量解读一下他心目中的定位了。

阅读 25833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杀青散没有解药吗

· 北京

我觉得萧峰被高估了。。。你把他排在和李秋水一个水平,我觉得不合适。个人认为萧峰应该排在两个父亲后面。金庸书中,内力高低决定了武学水平的下限,萧峰的内功修为我个人认为不如萧远山和慕容博。他之所以表现得这么逆天,很大程度上是“降龙掌”的超高额外伤害(暴击)带来的。至于“太祖长拳”这种超常发挥,只能说是运气好+契丹人的爆发力好。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有伊人

· 内蒙古

看到小无相是初级阶段就知道全篇都是扯淡了,有小就有大?小字开头必然是初等?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