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工团]普林斯顿进攻体系(6):战术分解训练的方法及学习素材分享
普林斯顿进攻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有三大核心系列,每个系列有好几个固定的套路配合,每个固定配合还会有好多种针对防守的变化形式,加之有些常年打普林斯顿的教练员还会做出一些战术修改,整个体系已经相当庞大,让人一时间捉摸不清。
但我们仍能从枝繁叶茂的战术体系中,分离出一些支干性地、分解的基础小配合,再加以勤奋地练习与思考,就能初步理解和运用该战术了。
在分享普林斯顿进攻体系分解训练(Breakdown Drills)方法前,我们先做一个解释:
在训练中,所有指代队员的①、②、③ 、④、⑤这些仅仅代表他们的号码、角色,没有数字符号的圆圈,仅代为了演示方便,这样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并无它意,不代表球员属性,也就是说①并非就是控球后卫,②并非就是得分后卫,请大家不要弄混淆。
同样,在训练案例中,没有设置防守队员,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开始练习的时候,不设防守;然后,慢慢加入防守,采取50%的防守强度去练习;最后全力防守,完全按照实战的强度去练。
从而使队员们能够更快地掌握技战术运用、能够适应比赛强度、能够根据实战需要随机应变。
训练内容一:弧顶背切
普林斯顿进攻体系中,大量运用到了背切,它是重要的战术要素之一,所以这个配合不得不练。
首先,①先向②移动,做一个摆脱动作,然后快速背切到篮下;然后,①接②传球上篮。
投篮后,①立刻自抢篮板球,到②的位置,给队友传球。②传完球后,到弧顶排队,做背切练习。
注意:做背切前,一定要先做反向摆脱的假动作。
训练内容二:45°翼背切
这是上述背切的一个变形,这次在45°翼做背切。
首先,①在弧顶向②运球,②以此为信号,做迎球移动后快速背切篮下。
然后,①传球给②,②接球上篮,上篮后快速自抢篮板球。
然后①到②的位置,②到①的位置,继续练习。
注意:做背切前,一定要先做反向摆脱的假动作。
训练内容三:底角背切
这次,训练的目标是做好底角背切。
首先,①朝45°翼运球,②以①运球为信号,假装上提迎球,快速切到篮下。
然后,②接①传球上篮,快速自抢篮板球。
最后,①和②互换练习位置。
注意:做背切前,一定要先做反向摆脱的假动作。
训练内容四:背掩护/后掩护(Back Screen)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要提高队员们做背掩护的能力,以及切向篮下摆脱的能力,这个基础配合在 Chin 战术系列里尤为重要。
该练习涉及到:一名弧顶的切入队员,一名45°翼传球队员,和一名高位掩护队员。
首先,①传球给右侧翼队友②,稍向右做一个摆脱假动作,然后快速利用③的掩护切向篮下。
然后,①快速接②回传球,上篮。上完篮后,①将篮板球传给②。
最后,队员们互换练习位置:①传球给②后,准备上提给队友做掩护;②接球到弧顶做切入练习;③掩护后,转身到侧翼准备传球。
训练内容五:手递手传球练习(Hand-Off Pass)
这个训练的目标提高队员们手递手传球的意识和能力,这个配合在 Point Under 系列配合中,会经常用到。
首先,①在弧顶切向篮下,并在途中与③做手递手配合。
①接球后,运球2-3下,上篮。然后①与③互换角色,继续练习。
关于普林斯顿学习素材:
关于普林斯顿进攻体系的学习素材,网上其实挺多的,好多大神都在分享。
关于教材,这里推荐三个,大家可以自行寻找:
第一个:Installing the Princeton Offense
这本书展示了普林斯顿体系的一些训练方法,如:backdoor cuts, dribble hand-offs and back screens。另外,他在书中也为我们展示了关于普林斯顿不同的落位及战术配合方式。
第二个:Princeton Offense 2.0: Reads, Counters, Set Plays
本书介绍了根据防守所采取的不同的战术方式,以及根据防守变化所采取的不同应对配合。除了介绍基础的 Chin、Low、Point 系列,他还介绍了Quick Hitters,Opportunities from the Secondary Break, 以及 NBA entries。
第三个:Modified Princeton Offense: Point Series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关于Point Away 和 Point Over 系列配合。另外,他也讲解了如何根据防守者做出的相应反应,采取何种应对性战术变化。
这三个教材能看懂,基本上就理解该战术体系了,具体电子书哪里找,有没有配套视频讲解,我没细查,也确实没有深入地学习,因此不能妄加评价,大家可以自行深挖一下。
感谢JRs的点赞与关注!
大肥兔很失落
· 山东princeton offence有一个简单的理解 朝着谁运球谁空切